Re: [心得] 政治符號學

看板media-chaos作者 (黑洞裡的人)時間16年前 (2008/02/21 12:2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A1Yoshi(妖西)曾經對於藍綠雙方的意識形態和工具做一番評析,我個人是覺得很不錯。 他認為相對於民進黨的愛台灣主體論述,國民黨也自有一套意識形態的國家目標論述, 那就是「民生」(拼經濟)。而且這一討意識形態的操弄與推動遠比民進黨的台灣主體性 還要來的久遠,早從老蔣時代建設復興基地、小蔣的十大建設起,就開始灌輸人民經濟 優先,民生第一,其他的國家認同等議題都可以擺在次要地位。此符號操作被國民黨延 續至今,並以各種不同的面貌出現,造成了台灣人民對經濟衰退的恐懼。 相關討論串可見於妖西在P2的個版《PinkParties》□ [心得] 意識型態與工具.... 在連結「愛台灣」和負面形象時必然有所倚,這裡我跟原PO的所觀察的現象並不相同。 我認為,愛台灣仍然是一個不可撼動的公共利益代表論述,泛藍陣營也從未放棄愛台灣 的論述權爭奪,但他們所用的武器是: 只有民進黨才有愛台灣的獨占權嗎? 為了破除泛綠陣營對愛台灣的專賣權,才會特意挑出泛綠人士將他人排除在愛台灣的領 域外的事例與言說,並進行反操作,塑造泛綠陣營假公共利益之名謀私黨之利的形象。 所以你可以看到當陳水扁講出「太平洋沒有加蓋」等言論,正是敵對陣營抓住辮子大加 撻伐的時機。 所以,攻擊的對象根本不是愛台灣,而是喊著愛台灣喊得最大聲的的那一群人! 我還想提出一件事。「愛台灣」這三個字,仍然可能具有很多不一樣的意涵。我相信你 所認為的「被建構的負面意義」也必有所本,但要不要提出更多的理據,以證明台灣主 體性確實已經被污名化了?至少到現在,我並沒有看到這概念的本身跟你所指稱的民粹 、反智連結在一起。 截至今日,還沒有什麼人敢挑戰「拼經濟」和「愛台灣」的聖像。至於要如何運用媒體 操弄來連結自己和聖像之間的關連,我只能說媒體的進用權力和所得效果的掌控,並非 完全握於居於政經優勢的那一群人裡。更多的時候,是各方利益各有盤算、互相角衝, 共同形構你所看到的媒體形象。 在我之前所做的研究中,我便發現社運團體在面對媒體以負面刻板形象,形構社會運動 的面貌時,仍然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策略,將自身的訴求包裝在戲劇化的事件當中,甚至 可能以製造衝突的方式,來換取媒體的關注。 簡言之,各取所需,互有詮釋。這是我對媒體行動的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77.1

02/21 15:36, , 1F
連馬英九都說"愛呆完"了
02/21 15:36, 1F

02/22 07:34, , 2F
為了吃飯...什麼都可以
02/22 07:34, 2F
文章代碼(AID): #17lFmYAw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7lFmYAw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