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作假誇大韓國經濟新聞的評論

看板media-chaos作者 (宅男)時間16年前 (2007/11/25 23:13), 編輯推噓21(21034)
留言55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轉錄: http://www.rickchu.net/detail.php?rc_id=1505&rc_stid=14 作者:朱立熙 韓國經濟真的很危險! 2006年7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忙著趕寫書稿,有一位自稱是「中天新聞」的記者打 電話來要訪問我,請我以韓國問題專家的立場來評論「韓國將引進台灣勞工」的新聞。 我當時的直覺反應是,「請告訴我,這消息是從哪裡來的?」「是我們今天收到 的外電報導。」「請問是哪一家外電?」「讓我查一下……。」然後支支吾吾沒 說出來。「我每天看韓國的新聞,但怎麼沒有看到這一則新聞呢?」「喔,是嗎 ?……那你能接受我們訪問談一談嗎?」「沒有的事情,要怎麼談?又要我怎麼評論?」 我當下就拒絕了。 當天晚上我還特別留意了中天電視,並沒有播出這樣的新聞。幾天之後,網路上出現了, 是引用「中廣」的報導。然後,這一條假新聞就在網路上被無限轉傳。大家利用電子信 件大肆傳播,以訛傳訛。後來各路名嘴又在談話性節目擴大渲染,以這條假新聞痛批民 進黨政府執政無能,讓民生凋敝,失業率攀高,所以只好到韓國去當外勞。 一年多來,三不五時就會在電子信箱收到這則新聞,我實在懶得理會,就立即刪除。稍有 時間的話,我會回信告訴來信者:「謠言止於智者,智者不會散佈這種假東西。」但是網 路上已經欺騙過多少台灣的「愚者」,就不得而知了。 泛藍媒體與藍營的失業學者聯手炮製這個假新聞,在第一時間被我質疑之後,不敢播出,卻 轉從其他管道放出這則百分之百的假消息。如果當天我接受訪問,豈不是替這則假新聞背書? 還好我沒有上了泛藍陣營這個卑鄙的當。 最近,又有人在媒體上討論韓國經濟的優勢。東森新聞並且做出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台幣七萬 元,讓台灣大學生震驚之餘更加痛恨政府經濟施政的無能。媒體上連續的「揚韓抑台」聲浪不 斷,即使引用的數據錯誤百出,或是只見表象而以偏蓋全,但是「假借韓國唱衰台灣」的意圖昭 然若揭。國民黨的電視文宣,甚至找來一位「五流」的韓國人,來批評台灣政府只會拼政治,不會 拼經濟。(美國人或日本人絕不會笨到介入外國政爭,並替外國政黨當宣傳工具,而且此君來台七 年不會說華語、還說得一口爛英文,所以我才批評他是「五流」的韓國人。) 像東森新聞那種弱智媒體、腦殘記者炮製的新聞,根本不值得智者浪費時間去回應,繼續散佈謠言 遲早會被戳破牛皮,只會讓它的媒體公信再度淪喪。但是一些學者或民進黨政府對「揚韓抑台」的 回應,只讓人看出他們對韓國經濟的本質問題毫無瞭解,也不肯認真下功夫去研究,在謠言已經如 此滿天飛的情況下,回應的論述對社會大眾幾乎毫無說服力。 問題就在於,南韓經濟果真有台灣泛藍學者與統媒所形容的那麼好嗎?它的真正問題出在哪裡?為 什麼沒有人能夠具體舉證它的弊端,讓那些拿韓國來唱衰台灣的人能夠立即閉嘴呢?讓我舉日本專 家如何看南韓經濟當教材,來給泛統學者跟腦殘記者上一課吧! 今年九月中我利用參加世台會論壇之便,在大阪梅田驛的「紀伊國屋書店」買了一本才出版不久的新 書:《本?? ???! 韓國經濟——迫?來?通貨危機再來?恐怖》(真的很危險!韓國經濟——通 貨危機即將再度來臨的恐怖)。這本書在七月三日第一刷上市,我買的是七月三十日發行的第四 刷(不到一個月之間就能印行四刷,顯示它在日本受關心的暢銷程度)。 作者三橋貴明服務外商IT科技企業多年,2005年取得「中小企業診斷士」資格,目前從事各國經濟的 分析診斷與諮商工作。 這本書光是看它的目錄頁就很嚇人——第一部:陷於惡性循環的韓國經濟、第二部:崩潰中的 韓國社會。各章的標題則是——第一章:六項赤字、第二章:泥沼中的國際收支、第三章:日圓「套 利交易」(Carry Trade)的逆襲、第四章:通貨危機再來的惡夢、第五章:韓國出口企業的實態、第 六章:可怕的全教組與教育平準化、第七章:殖民地經濟大國、第八章:留守父親的悲慘現況、第九 章:嚴重的國內空洞化、第十章:「綜合股價指數」(KOSPI)最高值的疑惑、第十一章:崩潰中的韓 國社會、第十二章:激增的出走(脫南)潮、第十三章:GDP成長5.0%之謎、第十四章:新聞報導的 可信度。 本書開宗明義就引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理事會」(ESCAP)在今年四月十八日發出的警告說,在 1997年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國家當中,韓國、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四國,極可能再度遭逢通貨危機 ,其中「以韓國面對金融危機的『脆弱性』最高」。作者指責,這項警告並不被日本媒體所注意,實 際上在他本書完稿的今年五月,韓國經濟持續惡性循環,正面臨著高度的危機。 韓國經濟的「惡性循環」指的是:短期外債激增→資本收支盈餘增加→韓元升值→出口企業不振→經常 收支赤字→國內資金不足→短期外債激增。週而復始地惡性循環不斷。 接著,書中引用南韓「朝鮮日報」一月二十二日的報導說,「韓國經濟已到了政府、家庭、企 業『三重赤字』的火燒車地步。」作者進一步指出,韓國經濟正處於「六種赤字」併發的狀況:經 常收支赤字、資本收支赤字、政府財政赤字、家庭收支赤字、企業收益赤字等五大赤字,還加上全 世界僅見的「中央銀行赤字」(p. 14~16)。才讀完第一章,就已經讓人怵目驚心了, 在本書之前,2007年2月22日網路新聞「亞洲時報」(Asia Times)在一篇評論(Economic crisis closing in on South Korea)中就已指出,到去年底,南韓的「短期外債」(即一年內必須償還 的借款)累計已達到1,200億美元,佔整體外債的46%。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爆發東南亞經濟危機 時,泰國的短期外債佔外債總額的比例,也不過是43%。 這篇由市場投資風險分析師Jephraim P. Gundzik撰寫的評論進一步指出,1997年南韓的短期外債 在外債總額中的比例超過60%,但其構成與今日有很大不同。90年代中期,南韓短期外債急劇增 加,都是大財閥企業造成的。 而去年的短期外債膨脹,則是南韓的商業銀行所導演(短期外債佔了2006年借進的整體外債的八成 它們迫不及待地借入日圓,藉以擴大國內的住戶信用額度,從中獲得巨利。南韓人在房地產市場的 大量投機活動,多數是用商業銀行的超低息日圓貸款來支付分期付款的。這樣,不少南韓家庭便被 日圓走勢套牢。若日圓升值,勢將引發很多南韓家庭拖欠分期付款的問題,而南韓銀行則不得不吞 下苦果。最近日元升值,南韓股市跌跌不休,就可以證明。 Jephraim P. Gundzik在文中指責,金融危機的陰霾其實在2006年就已顯現,韓國的商業銀行大量借 進低利的短期日圓資金,也就是「日圓套利交易」(Yen Carry Trade)提供房地產炒作,同時讓南 韓企業把資金大量投資到海外,顯示內需市場的低迷不振。2006年流到海外從事組合證券投資的金 額達220億美元。 Jephraim P. Gundzik和三橋貴明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短期外債如此暴增,加上國際收 支赤字、出口萎縮導致企業純益銳減、日圓套利交易的反噬等交相作用之下,結果就是導致韓元暴 跌、外匯存底減半、股價崩盤,只要國際金融作手伺機進入翻雲覆雨,就可能釀成第二次金融危機。 短期外債的激增,反映了韓國人玩金錢遊戲的特質:「專玩別人的錢——你的錢就是我的錢」,「 以債養債——借新債還舊債,也就是挖東牆補西牆」,手法永遠如出一轍,九七年金融危機之前 如此,之後更是如此。(1997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許多南韓失業者流浪街頭成為露宿族,靠慈善 團體供應伙食接濟。這些形同乞丐的露宿族,每個人都有七、八張信用卡交替使用,蔚為奇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第三季,南韓的總外債已達2494億美元,這是歷史的新高紀錄,遠 遠超過1997年9月金融危機時的1774億美元。數據已充分顯示,韓國距離第二次金融危機確實已經不遠了。 還有一個外界鮮少注意的事實是,南韓地下經濟活動猖獗,主要的金融投機又以房地產炒作、短 期資金(地下錢莊)借貸等為大宗。地下金融活動之興盛,從1980年代以來,就佔了國民總生產 的一半。這是金融制度健全的國家所無法想像的情況,一般投資銀行家或市場風險分析師根本都 沒有注意到這個南韓獨特的經濟現象。 光從前述的這兩項玩錢特質,就可知道台灣人玩錢的稟性與金融產業的體質,比韓國正常也健全 太多了。韓國人一向玩別人的錢絕不手軟,而且總是借別人的錢來花、來裝闊,也喜歡打腫臉充 胖子。這就如同他們「重外表」的民族性(俗諺說:寧可家裡失火,不能掉進毛坑),導致整形 手術成習,作假與文過飾非也蔚為社會風氣。 本書第二部「崩潰中的韓國社會」,舉出的社會現象與實例,讓人對韓國除了「瞠目結舌」之 外,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第五章指出,由於原油與韓元價格上漲,今年上半年韓國的上市公司中,十家有三家是赤 字。其中的招牌企業,像「現代汽車」與「浦項製鐵」的純益更是大幅減少。十大財閥企 業之一的LG,去年(2006)的營業額比前一年成長了6.6%,但是純益卻大減了91%;「現代 汽車」的純益則減少了35%;「三星電子」從今年第一季起,半導體部門的獲利銳減,純益減 少了15%,是2003年第二季之後,四年來最差的獲利。 三橋貴明也寫到韓國大學的學費,一年高達一千萬韓元(約合台幣35.7萬),已經與日本的 高學費無分軒輊,但是韓國的平均個人所得卻只有日本的一半不到。而且現在韓國大學畢業 生的就業率,只有49.2%,也只為日本百分之百就業的一半。所以,縱使韓國只有一半找得到 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起薪真的是七萬台幣(是東森記者起薪兩萬四的三倍),他的薪水付掉高 價的房租與償還助學貸款,還有多少可以用來因應高物價的生活開銷,實質價值究竟還剩下 多少,台灣大學生其實也可以不必羨慕了。 「崩潰中的韓國社會」這一章指出,由於房地產的投機炒作猖狂,2006年韓國主要都市的不 動產上漲率高達20%,為亞太地區漲幅最高者,但是當年的物價上漲率只有2.9%;今年一月 底發行的「韓國經濟月報第143號」則指出,2001~2005的五年間,首爾江南地區的高級公寓 上漲了263%。首爾相同坪數的公寓,一般價格是台北市的三倍。韓國的房地產何時會泡沫化, 任誰都沒有信心。 為了支付房屋貸款與信用卡開支,韓國的家庭負債也創下史上新高,到去年底為止的家庭借 款總額為582兆韓元,比前年增長了11.6%。以信用卡來支付房貸和消費支出,使得信用卡借 款也達到高峰。而582兆韓元的家庭債務,也超過了1997年金融危機當時的三倍多。許多韓國 人是靠借貸次級房貸來購屋,而且採多重交互擔保,當不動產價格暴跌時,所導致的連鎖波及 效應將不容小歔。 2007年三月中旬,次級房貸的風暴開始從韓國各地的地方銀行引發,後續效應將導致不動產泡 沫化或金融體系的混亂與崩解,韓國人莫不屏息以觀。 由於信用高度膨脹,處於破產邊緣的信用不良者,只好轉向非法金融機構(地下錢莊)借貸 。據統計,一共有564萬人利用非法金融,佔了韓國人口的12%,也就是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家 庭,是靠著200%的高利率在過活,如此導致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連鎖倒債的情事經常發生 ,因而自殺的人也不少。 所以韓國又被形容為「國家級的借款地獄」。為了討債,動員幫派組織施以暴言暴行、挾持 監禁、殺害,強迫割賣器官、簽署「放棄身體切結書」,甚至人身買賣等像地獄般的醜惡行徑 ,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韓國仍是常有的事情。數千名流落到美國、澳洲、日本去賣春的女性, 都是償還不了債務而被迫出國賣身。 由於在韓國生活與就學、就業的壓力實在太大,加上價值觀與意識型態兩極化對立、社會差距 與疏離日益擴大,迫使許多南韓人民選擇「外逃」,也就是所謂的「脫南潮」(相對於逃離北 韓的「脫北者」)的興起。美國國土安全部2006年11月發表的統計顯示,在美國的外國留學生 人數第一位是韓國人,共有86600人,而目前共有一百萬沒有居留權的韓國人滯美不歸。 事實上,韓國人民厭惡自己國家、想出走海外的現象並非始自今日。2001年「朝鮮日報」針 對20~30歲的薪水階級所做的民調就顯示,有88%的年輕人想離開韓國、移民到其他國家。2005 年梨花女子大學的校內刊物所做的調查則顯示,有62%的該校學生表示「來世不想生為韓國人」。 2006年八月底「世界日報」以八千人為對象所做的網路民意調查結果,有69.7%來世想出生在 先進國家,只有7.9%的人還想生為韓國人。 世界上真的很少見到一個國家像韓國一樣,充滿如此兩極化的爭議性,連自己的國民都想棄而 出逃。極端的民族性、作假成風的價值觀、以債養債的玩錢術、「非信用」社會等等,在在都 和台灣人不同。欣羨韓國表象的經濟成就時,台灣人不妨想想:「借別人的錢買名牌穿來裝闊 ,而且一直過著被追債的日子」,這種事你學得來、做得來嗎? 拜託大家,別再拿韓國經濟來唬爛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75.40

11/25 23:17, , 1F
排個版好嗎? 囧
11/25 23:17, 1F

11/25 23:26, , 2F
在日本買了一本書 就變成韓國問題專家啦
11/25 23:26, 2F

11/25 23:30, , 3F
樓上的 雖然一本書不能稱上韓國專家
11/25 23:30, 3F

11/25 23:30, , 4F
不過他的確算是台灣的韓國專家 GOOGLE一下
11/25 23:30, 4F

11/25 23:37, , 5F
他非常有資格掛上"韓國專家"的頭銜
11/25 23:37, 5F

11/25 23:38, , 6F
反正不信的人還是不會信吧...
11/25 23:38, 6F

11/25 23:44, , 7F
不是有人也對某本日文書籍"M型社會"迷信不已
11/25 23:44, 7F

11/25 23:45, , 8F
變成M型社會專家了嗎?XD
11/25 23:45, 8F

11/25 23:48, , 9F
雖然文章很多地方看不懂 不過之前就很懷疑
11/25 23:48, 9F

11/25 23:49, , 10F
二樓又何必如此諷刺自己呢?
11/25 23:49, 10F

11/25 23:49, , 11F
韓元升值怎麼可能對科技業(or出口)沒影響
11/25 23:49, 11F

11/26 00:01, , 12F
總比二樓一句話否定人家一篇文章的好
11/26 00:01, 12F

11/26 00:06, , 13F
2F意識型態掛帥 不知道朱是韓國專家
11/26 00:06, 13F

11/26 00:08, , 14F
科科 有人急著否定作者結果卻出糗囉
11/26 00:08, 14F

11/26 00:09, , 15F
要表人之前 奉勸先了解想表的人
11/26 00:09, 15F

11/26 00:21, , 16F
2F寧願信記者也不信專家?
11/26 00:21, 16F

11/26 00:22, , 17F
雖然我覺得有點誇張, 不過看一下平衡也好
11/26 00:22, 17F

11/26 00:23, , 18F
-------上面五樓都是專家--------
11/26 00:23, 18F

11/26 00:26, , 19F
他對韓國的了解比現在把韓國捧上天的
11/26 00:26, 19F

11/26 00:25, , 20F
有人相信記者都是M型社會專家、韓國專家
11/26 00:25, 20F

11/26 00:27, , 21F
大部份人都多 想酸前看人家什麼資歷
11/26 00:27, 21F

11/26 00:28, , 22F
還有不景氣專家 營養午餐專家
11/26 00:28, 22F

11/26 00:28, , 23F
iamsvchen = umbra = pash8877 又開分身囉
11/26 00:28, 23F

11/26 00:31, , 24F
iamsychen 可去 Violation 板申訴廢此分身
11/26 00:31, 24F

11/26 00:35, , 25F
去申訴啊 反正又不會成立
11/26 00:35, 25F

11/26 00:37, , 26F
樓上,請給我一字一句的說明,我提的意見
11/26 00:37, 26F

11/26 00:38, , 27F
哪一點能讓你得出我泛政治的結論?
11/26 00:38, 27F

11/26 00:40, , 28F
改個名字也不會死 趕快去申訴喔^^
11/26 00:40, 28F

11/26 01:14, , 29F
別忘了 朱立熙也是記者 只是現在沒頭路
11/26 01:14, 29F

11/26 01:15, , 30F
不當記者就變專家了 整篇專業的部份都在
11/26 01:15, 30F

11/26 01:18, , 31F
引用別人的書 自己的見解只有在批評韓國
11/26 01:18, 31F

11/26 01:20, , 32F
人的人格 不過這也是他的一慣風格啦
11/26 01:20, 32F

11/26 01:21, , 33F
嘩眾取寵
11/26 01:21, 33F

11/26 01:31, , 34F
萬一這本書錯了 專家豈不砸了自己招牌
11/26 01:31, 34F

11/26 03:31, , 35F
至少人家講的有憑有據,而不是仇恨性的
11/26 03:31, 35F

11/26 03:32, , 36F
唱衰
11/26 03:32, 36F

11/26 05:16, , 37F
什麼又叫仇恨性唱衰XDD 講的真好笑
11/26 05:16, 37F

11/26 07:44, , 38F
2樓,某種程度說來他的確稱得上韓國專家
11/26 07:44, 38F

11/26 08:31, , 39F
看完以後對台灣更悲觀 因為他指出韓國的問題
11/26 08:31, 39F

11/26 08:32, , 40F
台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11/26 08:32, 40F

11/26 08:47, , 41F
排版...= =
11/26 08:47, 41F

11/26 09:31, , 42F
推 反正沒有專家 只有支持自己人才是專家
11/26 09:31, 42F

11/26 09:35, , 43F
報韓國好的-->台灣好爛
11/26 09:35, 43F

11/26 09:37, , 44F
報不好的-->台灣更爛 是這樣子嗎?
11/26 09:37, 44F

11/26 09:43, , 45F
像短期借貸這種事在台灣應該不會那麼嚴重
11/26 09:43, 45F

11/26 13:17, , 46F
給JCC:怎麼看這幾點台灣都比韓國好
11/26 13:17, 46F

11/26 14:51, , 47F
看文章就是大師之流的文史
11/26 14:51, 47F

11/26 15:27, , 48F
以後那些太過看好韓國的電視新聞跟報紙
11/26 15:27, 48F

11/26 16:09, , 49F
少看為妙。
11/26 16:09, 49F

11/26 22:14, , 50F
台灣家庭負債比高=>台灣快倒了,人快死光了
11/26 22:14, 50F

11/26 22:15, , 51F
南韓家庭負債比更高=>南韓經濟大好,大家都敢
11/26 22:15, 51F

11/26 22:16, , 52F
借錢來花,創造內需......這就是爛媒的邏輯XD
11/26 22:16, 52F

11/28 06:21, , 53F
哎呀 呆完經濟差不用跟韓狗比也看的出來
11/28 06:21, 53F

11/28 06:21, , 54F
大溼之流就別在護航了
11/28 06:21, 54F

11/28 08:53, , 55F
哪有分身大師 umbra = iamsvchen 厲害
11/28 08:53, 55F
文章代碼(AID): #17IP4UEb (media-chao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7IP4UEb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