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公民理性討論空間難尋

看板media-chaos作者 (亞典波羅)時間17年前 (2006/09/09 22:15),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本文轉貼自Benla' Blog http://blog.yam.com/benla/archives/2120424.html 8月24日晚上,一樣是喧鬧、混沌的政論節目上演的時間,前立委林正杰在 民視《頭家來開講》裡痛毆名嘴金恆煒,雖然民視新聞在事件發生時立即進 廣告,避免觀眾直擊鬥毆事件,不過,在隨後的整點新聞中一方面譴責暴力 ,卻不斷重播打人畫面,甚至還把原本進廣告後的肢體衝突,曝露在螢光幕 前,這種邊譴責暴力,邊擴散暴力、消費暴力的作法,實在荒謬至極。 在台灣的政論節目中開打、暴力相向,其實也沒什麼需要特別大驚小怪,這 幾年,媒體經營為利是圖,政論節目不斷引發對立、私設刑堂、販賣情緒, 不但未能促成理性對話、政策辯論、公民發聲,更將社會中本已存在對立意 識擴大,轉換成換取利潤的商品。也因此,在這類節目中,「語言暴力」早 就漫天亂黑,肢體衝突必然發生,只是早晚的問題。 然而,「政論節目」討論的主題只能侷限於狹隘藍綠鬥爭?更重要的階級、 性別、種族、世代、環境、社福等「政治」與社會議題,永遠無法登上媒體 的公共論壇?這些節目難道只能是少數「無所不知」、「無所不談」的名嘴 舞台?公民在節目裡只能是被動員的「鐵衛軍」?或者穿梭於主持人與來賓 間的龍套角色?每個人只能有20秒的串場機會? 事實上,政論節目的議題可以更多元,讓公民發聲也能成意見的主體。例如 ,英國BBC相當著名的政論節目《Question Time》每集的節目來賓、議題、 地點,可由觀眾透過網站在說明理由後投票決定,討論的議題涵蓋政治、教 育、經濟、社會民生等多個面向,除了邀請政黨代表,也會邀請新聞評論者 、產業、社團、宗教等不同代表,而觀眾則可透過BBC的網站報名,在製作 單位評估並衡量居住地、年齡、職業及政治立場與族群代表性後,再決定參 與人選。 公視從今年4月開播的《公民眾意院》大體上仿效《Question Time》製作方 式,節目除了學者專家、政府官員外,也同時邀請社團代表及邀請在年齡、 性別、居住地、職業具有差異性的公民參加。不過,和《Question Time》 不同的是,該節目並未透過網路篩選,大多是由各社團、社大推薦。討論的 議題則是相當廣泛,這半年來包括「外籍看護」、「育嬰津貼」、「墮胎」 、「卡債」、「治安」、「八年八百億」、「全民健保」、「節慶產業」等 文化、教育、經濟、社福議題,可惜的是,敏感性的「政治」議題,似乎不 太能受到《公民眾意院》的青睞。 期待利益當道的商業媒體製作出類似《Question Time》或《公民眾議院》 節目,在這個社會逐漸成為一種奢求,只是,即使公視的《公民眾議院》討 論了多樣議題,給我們不同的「政治」視野,也讓公民較大的發言空間,但 對於「敏感性」的政治議題卻極少碰觸。公視作為公共媒體卻無法在當今資 訊不明、立場鮮明媒體環境中針對目前爭議性的政治事件提供公共性的理性 討論,實在需要多多加油! -- 每個人想伸手去捕捉那屬於自己的星球。但卻沒有人能正確地知道自己的星星在 哪一個位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92.39

09/09 22:37, , 1F
上個禮拜我回家有看到討論倒扁運動的議題
09/09 22:37, 1F

09/09 23:44, , 2F
今天看民視異言堂 算是感覺除了探討倒扁活動還有對內容
09/09 23:44, 2F

09/09 23:44, , 3F
的關心與操作方式,應該會讓我想再觀察一段時間...
09/09 23:44, 3F

09/10 08:21, , 4F
推..這才是真正要去擔心的問題..
09/10 08:21, 4F
文章代碼(AID): #150io7fo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50io7fo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