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TMAC 對系上做的評鑑報告及系上回覆

看板med543作者 ((1981~2003))時間22年前 (2002/06/11 01: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hoshin (最喜歡褲子)》之銘言: : ※ 引述《Arsa (nightmare scenario)》之銘言: : : 真的全文都有嗎? : 是阿 茲節錄一些我比較注意的語句 注意,這只是"斷章取義",不是完整原文 同時,為了練習彩色字體,加了一些顏色,請不要被它們所誤導..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之現況 七年制開辦初期保留頭兩年為醫預科施行一般大學之初意,早已不復存在。 行政與資源 實際上此次評鑑訪視之面談中,"台大長庚化,長庚台大化"之評語重複地從 台大主治醫師口中出現。 台大醫學院的教師和學生雖然都認為台大醫學院是國內最優秀的醫學院,但 是卻有不少不快樂、不滿意的聲音。 共同科與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缺乏中心思想,其實是全國大專院校通識教育的通病。 有不少學生批評台大通識教育總是在"聽一些大大小小的演講" 任何通識教育與專業課程並排,絕大多數的通識課程必敵不過專業課程之壓 力與競爭,而淪為營養學分。 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均在理學院上課,同學們感覺這些課與高中所學相比 ,似乎沒有重大的加權效益,唯一好處是得以閱讀英文教科書而已。 基礎醫學教育 台大內部教授稱,許多課,學生出席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訪視小組所參加旁 聽的課,許多學生是下半節實驗課將開始時才三五成群地來到課堂, 可見演講課不太引人入勝。 出席率低落是全國醫學院醫學系之通病。 訪視小組人員在後排與同學學生同座,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幻燈片,字是看不清的。 國內教師,授課內容太詳細,只顧填鴨的毛病仍舊,不考究視 聽教材的品質,是一個通病,而台大亦不例外,這是對聽眾的不尊敬。 學生的感覺是很靈敏的,因為教師講課不用心,或無精打采,很容易由學生察覺。 例如訪視小組成員有人請教鄰座的後排同學今天的講者是誰, 連問數人皆能回答,可見學生也沒有預先研究校方所提供的課程時程表 教室501R的後排,坐下來後雖然螢幕勉強可見,講者則不在視界之內,亟待改善。 微生物課程教室501R是否容得下醫、牙、技三系學生合班上課,亦應速予查明, 有數名學生是站在教室外的。幸好學生聽講出席率不高,如果學生全數都來是否 就會有座位不足的現象? 對排課順序與課程的教課內容需要集體檢討。根據自我評鑑的資料,在二下所上 的寄生蟲學,學科老師覺得因學生尚未上過組織學與解剖學,故教學有困難 自我評鑑文件中又有"微生物老師很容易鑽牛角尖",該科"部分老師偏重分生或過 細的基礎微生物"等自評,這在訪視訪談中亦經證實,請台大予以重視。應知道百 分之九十九的醫學系畢業生是會行醫的,什麼該教什麼不必教,屬於教學技巧的範 疇,是老師的責任。 有生理學科的老師被稱為"單槍投影機教學"恐怕指的是講50分鐘課用100張幻燈片 的典型老師。這種老師恐怕從不看學生一面,只面對螢幕,內容失去重點,提不起 學生之興趣。其他尚有有關教材不足等之評語,希望台大能盡力改善。 PBL的教學方法尚有改善的餘地,應加入人文成份及基礎探討的角度與深度之外, 議題的討論只限於被指定之學生的獨白,而其他學生則因事先未準備只能靜坐聽講, 未能參與討論。這樣的PBL與被動式的學習沒有兩樣,也失去PBL引導團隊學習的本意。 臨床藥理的PBL,則是指定課題讓學生以分工的方式,每人念一段書本的文章來互相 報告而已,在旁的facilitater沒有誘導學生做整合的討論是一缺點。 臨床教學與研究 醫五、醫六進入臨床課程之後,同學認為不太容易碰到導師,這有待進一步的改進。 "被動式的教學容易忘"(直接引用)。"以小兒科為例:兩個星期的核心課程 core course加上幾個星期在病房的"閒混","翻翻病歷表外常常沒有事做"。 "上了太多過不久便忘了的課,給的是 'primary care',其實是 'pseudo-primary care'。 學生事務及學生輔導工作之評估 侯主任充分顯示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領導功能與能力。 在評鑑訪視期間耳聞台大同事曰台大的現況有"苟且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來 形容,訪視人員深覺以台大為台灣醫學教育界龍頭,而同仁之間有此感受而頗為痛心 。其意何在,台大人應最清楚。台大更不應每次遴選領導者,就加深院內之分裂與暗 鬥。 醫學院二號館確是謝博生院長領導下的一個傑作。它承襲,也吐放台大醫學院的一些 傳統,不但代表著昔日的氣息,入口兩處的石刻板,館內的擺設與陳列皆有高度的教 育意義,TMAC訪視成員印象深刻。 總評 人文教育要成功,與好的臨床教育一樣,都應該訓練學生對於問題的發問、解決、辯 論與討論的能力。 人文學問與素養的問題,往往沒有絕對的邊際與定義。學生所要知道的,第一是問題 的存在,其次是討論解決的各種辦法,再從自我的思考批判中尋求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應為人文教育的基本,而不是許許多多不同課題的雜陳傳授。 閱讀能力的缺乏,是台灣一般學生通病,在人文課程裡,沒有閱讀的能力, 很難成功。提倡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是人文課程的第一步。 台大醫四到醫七的臨床教育有一連串的課程,例如光是內科即有四十多週的課程,這 些課程幾經改進,無疑地已比以前注重病人。但教學仍以書本及演講為本,到了醫六 、醫七以及實習的階段,台灣的臨床教育顯示了他最大的缺陷。在台灣實習的階段, 學習的學員在醫護的系統內對病人沒有充分且實質的責任(responsibility),因此 防礙正確的臨床學習。這一點台灣必須學習英、美等國,他們的學生或實習生們雖是 學習的角色,可是醫師、同僚、以及病人們都尊重他的專業與地位,並認為他是醫護 團隊的一員,不僅台大,所有台灣的醫學院,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良空間 。 與之相較台灣的臨床研究極為淺顯的,多數屬於個案報告(case reports)與連續個案 (case series),或者借歸納整理醫院診斷實驗室的材料,缺乏向疾病機制挑戰,向下 挖深探討有實質科學價值的研究。其中另一大缺陷是沒有具健全規模的對照臨床實驗。 要提倡這種研究,須要一些周邊條件架構(infrastructure)。一是好的優良的醫療 系統,一為完整的病案記錄,另外則研究者本身要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去接觸病人, 以及研究病歷的優秀研究人員,加上研究的傳統,如限制嚴格的臨床科學學會與編選 嚴格的臨床研究雜誌。 台灣不大講究這些條件的原因,一是現在所謂的基礎研究幾乎完全被分子生物學所壟斷 ,相形之下臨床研究不被重視。因為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上要有所斬獲不需要上述的種種 條件,因而台灣許多重要的臨床問題就無人問津。 請儘快設立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訓練與繼續教育教員教學之技巧 ,包括演講、講義之準備、視聽教材之準備與使用,如何強調基礎知識與臨床之 Relevance等技巧。 台大應全面檢討並善用其透過委員會之教授治校(有分寸而有意義的教授治校), 使下層(指科部教師,或學生以及職員)對教育各層面的不滿或改進意見能向上暢通。 台大醫院各科內派系林立,為外界所週知。希望領導者能致力協調, 消除隔閡,以利人力之運用與教學效率之提高。 建議 研究如何激發學生,提高上課出席率。 將臨床與基礎之上課時間盡量減少,精簡內容,教材依照"教如何釣魚"之原則盡量 提綱契領而予以減少教材之量,只教"essence",務必限制醫學課程於四年,包括 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 「見習」兩字極易誤導師生,應予避用。TMAC亦將向教育部建議廢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219
文章代碼(AID): #z1ENj00 (med543)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z1ENj00 (med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