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開始吃肉了沒?

看板love-vegetal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2/17 13:14),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也在美國。 ※ 引述《vide (wrench)》之銘言: : 2005年的某一天我決定開始吃素 same : 沒什麼特別原因,只是覺得..."不想吃肉" : 吃素以健康觀點來說,其實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 我偶而吃蛋,也喝奶,蜂蜜也會吃(並非非常的純素) : 吃東西也會不小心吃到有蔥蒜的食物,我並不會特別的警告自己不可碰 : 也就是說, 我吃素,但是沒有非常的嚴格。 : 只是我很挑食...>"< <--吃素好像不該挑食 : 有菜我一定吃, 我也吃很多豆腐 , 盡量不吃香菇(怕痛風/風濕?) 基本上,菇類我吃蠻多的,只是混著吃,沒有一直吃同一種菇類。 怕痛風?那可能連豆腐都不能吃。可是事實是,人還是需要蛋白質啊。 蛋白質過量自然會有尿酸過多的問題,怕的話就多多運動了。 奶製品可以接受的話,可以去找一些cheese來試試,美國就是cheese最方便。 推薦Trader Joe's的cheese,因為他們的cheese都很明確的標明,animal rennet、 micro-bio rennet與vegetable rennet。只是聽聞財務危機的名單也有這家 公司,有點小擔心。 : 可是,只要沒有菜沒有飯...我就會去買餅乾吃而不吃正餐了...@@" : 有的時候沒東西可以啃(此刻我家啥都沒有) : 我會直接拿起高麗菜直接啃來吃... : 有趣的事:我身邊有兩團好朋友 一團素食團,一團愛肉團 : 今年的身體狀況好像挺不好的... : 我猜可能跟遺傳性疾病有關 : 但是朋友跟我說,因為我吃素又沒有好好的吃, : 所以才會導致年輕輕的就併發(他們猜的) : 常常問我"開始吃肉了沒" : 我...還沒....>"< : 真的去吃肉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藉口說不要 : 頂多一開始會有點怕怕的吧? : 我真的該開始吃肉所以才可以解決我不均衡的飲食習慣嘛? : 自己一個人下廚,往往菜還沒煮完,就先爛掉了....>"< (美國的食物份量都超多) :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類的狀況,又是用核種心態看待的呢? 平常心看待吧。煮飯需要一點時間慢慢磨練,也需要自己用心去做。 沒來美國之前,我是君子遠庖廚的一份子,當初也沒意識到自己在這裡需要這樣子 生活。 在台灣,早餐路邊買,午餐跟同事商量到哪裡吃,時不時都有同事願意跟我去吃素 食,晚餐回家的路上到處都找得到。三不五時還可以大街小巷的找找哪裡有特別的 東西吃。 在這邊,即使Seattle已經算亞洲裔多的區域了,在做亞洲素的餐廳也是一樣屈指 可數。更多的是素食餐廳把蔥蒜當作主要佐料、大部分醬料也皆含蔥蒜。 也因為在外飲食的困難(主要困難在蔥蒜),同時餐飲的花費遠高於台灣的水準, 所以大部分的時間會選擇自己處理食物問題。住了一陣子下來,發現原來自己處理 食物也有許多的奧妙,更幫我省了不少錢。 自己煮飯,重點就是要掌握時間,分配時間。從買菜開始就是時間的規畫。美國不 像台灣,樓下轉角就是小七,走兩條街就是超市。剛來的第一年沒有車,買菜沒有 先計畫好要買什麼,缺了一樣東西,就是等公車、搭公車來回兩個小時的困擾。 甚至,從我當初住的地方要去大華超市,假日公車還要來回四小時才能解決。 菜買了,還要計畫好要煮多少。因為煮太少,洗菜、洗鍋子、洗碗的時間成本會一 直累積上去,把預估時間一下子就消耗完了。美國火爐/電爐通常有四個,如果一 次能夠同時利用兩個以上的爐子,就可以節省煮菜時的閒置時間。根莖類削皮、洗 菜、切菜等前置處理動作也可以與鍋子放下去預熱(尤其是電爐!)等等重疊。煮 完一道,另一道還在等的空檔還要盡快利用來洗占板、菜刀、水果刀跟洗菜的容器 等等。 煮完、吃完,洗完碗,還要收剩菜。別小看這門學問,在台灣的媽媽常剩菜收一收 放冰箱,沒用保鮮膜。我在美國有樣學樣,才發現,遭了,怎麼菜一下就乾扁了? 原來在台灣的家裡,大家是幾個人一起吃,turnover很快,剩菜這餐沒吃完,下一 餐就會吃完。在美國,就自己一個人,煮一道咖哩要吃至少三天(每餐吃)。有時 要冰起來的時候,一放冰箱沒去注意,不是湯汁乾掉,就是忘記有道菜在那邊沒吃, 開始發霉。 所以,連吃完之後,剩菜的量都要有個概念,每一餐要再煮的時候還要先計算一下 冰箱的空間、剩菜的保存期限等等。 最後,還要看一下還沒煮的菜剩多少,還能冰多久等等。又因為買菜距離太遠不方 便,常常是週末假日一次買齊,有些菜沒弄好,有機會還沒煮就壞了。 自己摸索好一陣子,才知道煮飯也是幫助自己organize、management的一門學問。 當一切都自己來的時候,才能體會到過去母親的辛勞,也才能真正學到感恩。很想 回台灣的時候跟朋友講,你們有空也該自己好好的煮飯一個月,不,一周就好。那 會從中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 ------ 同樣的,後來也開始漸漸樂於把自己煮出來的東西與朋友分享。當見到朋友把自己 忙了好一會的食物吃完時,自然會有一種成就感鼓勵自己繼續。 常常幾個朋友小聚,他們不吃素,我也沒關係,桌上就留一半的空間給我,我會把 菜變出來擺滿。有時好吃,有時不好吃,半路出家的總是沒辦法維持穩定的品質。 也常常宴後自己把剩菜全部帶回家慢慢吃。漸漸的,有的朋友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 就慢慢的聚集起來,大家一起吃,漸漸的,桌上的葷食就變少了,很自然。 能跟素食的朋友聚在一起吃飯,當然很開心,畢竟人在異鄉,一丁點的人情就能感 動許久。但是我更高興的是,當我跟葷食的朋友一起吃飯時,他們也漸漸的接受我 的飲食,漸漸的他們也能不再抗拒素食而誠心接受不反感。那麼素食者或葷食者何 嘗會是個問題呢?他們都是好朋友啊。 : ps. 我在美國東岸...華人人口沒有多到吃素餐廳到處開的地方 : 所以外面吃飯的時候往往都是直接特別單點的情況居多 : 美式餐廳更不用說沒有菜可以吃了...(經常直接就叫薯條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在吃過的一般餐廳所在地漸漸的遍布美國各地了。如St. Louis Houston、Nashville、Las Vegas、Portland、Denver等等(去LA反而都吃純素食餐 廳),也常常在一般餐廳點餐。 我自己的心得是,在賭城的飯店反而是最難點餐的,為了展覽在那邊停一個禮拜, 每天的早餐都是Omelet吃到飽,雖然公司出錢,吃到後來真不是滋味。甚至在一個 高級排餐廳裡面,吃了一客$65的烤馬鈴薯、燙蘆筍跟沒有醬的沙拉... 其實美國的餐廳,大多能自己要求做特殊的菜,至不濟都還可以叫他弄個Pasta+大 量的cheese(我在某海鮮餐廳,點半天他們沒有,只好做pasta給我)。餐廳去得多 了有時還可以有特別的驚喜。 只要自己有信心,其實也不會去在意別人怎麼說,怎麼看。更何況在外點餐時,如 果覺得怕太麻煩,或者怕看不懂菜單上那種常常用法文、義大利文來描述的食物時, 就老實跟服務生說,你吃什麼,什麼不吃,請他幫你想方法。點得好的,就多給他 一點點小費即可。 當然啦,如果只是去速食店,那我也沒辦法囉,畢竟他們的素漢堡餡都必含蔥蒜, ketchup也都無一例外加上了onion,也只能找像subway這種速食店解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164.8.38

02/17 14:17, , 1F
說到痛風 我男友有痛風 不過豆類可吃 他不會痛也
02/17 14:17, 1F

02/17 14:17, , 2F
倒是香菇吃了就穩痛
02/17 14:17, 2F

02/17 17:09, , 3F
大推 大家都是好朋友阿 分享勝過於互相質疑
02/17 17:09, 3F

02/17 19:55, , 4F
看到後後半段覺得超恐怖的 還是台灣好 吃素的天堂
02/17 19:55, 4F

02/17 21:08, , 5F
我本身有痛風,吃菇類或豆類會不會發作我覺得是看運氣
02/17 21:08, 5F

02/17 21:09, , 6F
菇跟豆有些人說普林高,但是除非我一個晚上吃到200元的
02/17 21:09, 6F

02/17 21:10, , 7F
炸香菇,不然我平常都常吃豆類跟菇類也沒再痛風發作
02/17 21:10, 7F
文章代碼(AID): #19caUuka (love-veget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caUuka (love-veg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