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大家在用的納甲法 乾卦可能是錯的..

看板kualab作者 (依法不依人)時間8年前 (2016/05/10 22:03), 編輯推噓0(007)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cyliu12 (Q我看看)》之銘言: : 這個問題前賢論述不少,系統也很完整 : 要錯這麼大這麼久沒人發現怕是不太可能 : 引一段文供參考。在網頁上配著圖看是比較好 : 易漢學卷六鄭康成易 : http://www.eee-learning.com/book/3196 : ()裡面是鄭康成注 : 《易緯乾坤鑿度》曰: : 「乾陽也,坤陰也,並如而交錯行。乾貞於十一月子,左行陽時六 : ;(康成注曰:貞,正也。初爻以此為正位,爻左右者,各從次數之。) : 坤貞於六月未, : (乾坤,陰陽之主,陰退一辰,故貞於未。) : 右行陰時六,以順成其歲,歲終從於屯蒙。 : (歲終則從其次,屯蒙需訟也。) : 又云:「陰卦與陽卦同位者,退一辰一未為貞,其爻右行,開辰而始六辰 : (陰陽同位,陰退一辰謂左右交錯相避)。 乾若起子 (冬至一陽生) 那坤就要納午 (夏至一陰生) 才合理 至於為什麼坤要退一位而乾不用 左右交錯相避 這是什麼易理我看不懂 乾坤生的六子就沒有在相避 父母就要相避?基本上 沒人發現是很正常的 因為通曉易理的人鳳毛麟角 古書寫的沒多少人看得懂 當然也不敢亂改 我看過太多例子 解命盤或解卦腦補得厲害 通易理者豈能如此斷? : 棟案《易緯》之說與十二律相生圖,合鄭于《周禮·太師注》云: : 「黃鍾,初九也,下生林鍾之初六;林鍾又上生太蔟之九二,太蔟又下生 : 南呂之六二,南呂又上生姑洗之九三,姑洗之九三又下生應鍾之六三,應 : 鍾又上生蕤賓之九四,蕤賓又上生大呂之六四,大呂又下生夷則之九五, : 夷則又上生夾鍾之六五,夾鍾又下生無射之上九,無射又上生中呂之上六。」 : 韋昭注《周語》云:「十一月黃鐘,乾初九也;十二月大呂,坤六四也; : 正月太蔟,乾九二也;二月夾鍾,坤六五也;三月姑洗,乾九三也;四月 : 中呂,坤上六也;五月蕤賓,乾九四也;六月林鍾,坤初六也;七月夷則, : 乾九五也;八月南呂,坤六二也;九月無射,乾上九也;十月應鍾,坤六 : 三也。」鄭氏注《易》,陸績注《太玄》,皆同前說。是以何妥《文言注》 : 以初九當十一月,九二當正月,九三當三月,九四當五月,九五當七月, : 上九當九月也。宋儒朱子發作十二律圖,六二在巳,六三在卯,六五在亥, : 上六在酉。是坤貞于未而左行其誤甚矣。今作圖以正之,並附鄭氏易說於後。 : 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圖右圖朱子發云:子、寅、辰、午、申、戌,陽也, : 乾之六位。未、巳、卯、丑、亥、酉 : (此亦誤,當云:未、酉、亥、丑、卯、巳,所謂右行陰時六也。) : 陰也,坤之六位。位之升降,不違其時,故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 康成注月令云:「正月宿直尾箕,八月宿直昂畢,六月宿直鬼 : (又云:六月宿直東井),九月宿直奎,十月宿直營室。」又云:「卯, : 宿直房心(二月);申,宿直參伐(七月)。」又注季冬云:「此月之中, : 日歷虛危。」《參同契》曰:「青龍處房六兮,春分震東卯;白虎在昂七 : 兮,秋分兌西酉;朱雀在張二兮,離南午*。」又云:含元虛危,播精於子, : 皆與圖合。若以日所歷言之,則右行,西周二十八舍。明堂月令所謂「孟春 : 之月,日在營室」是也,與此不同。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 : 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滅趾,无咎」, : 此之謂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无益而弗 : 為也,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 我有買一本香港作者出的 增訂京房繼傳 內容就引一堆這種古文 也不解釋 老實說把這些內容照搬的倒不如不出 因為你並沒有理解 光吊古人書袋 讓別人以為你的程度很好 其實自己根本沒看懂 乾和震的納甲我認為是一定有問題的 豈有二卦重複之理? 有作者出書論述改震或改坤的 問題很大 改乾比較正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72.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ualab/M.1462889028.A.A27.html

05/10 22:26, , 1F
補充 我是認為古人搞錯了 乾坤不參與四季 午未合日月
05/10 22:26, 1F

05/10 22:27, , 2F
日月是四季的原因 非四季的現象 六子才是四季的現象
05/10 22:27, 2F

05/10 22:28, , 3F
你乾若納子 震就要納寅 坎辰 艮午 豈有重覆同位之理
05/10 22:28, 3F

05/10 22:30, , 4F
坤納未 巽就得納酉 離亥 兌丑 所以學理非冬至夏至那個
05/10 22:30, 4F

05/10 23:44, , 5F
這不是一兩篇文章說得完的。我也不是引古文引了就完事
05/10 23:44, 5F

05/10 23:45, , 6F
沒有幾分理解,我也不會引這一段上來。有時間慢慢發文討
05/10 23:45, 6F

05/10 23:45, , 7F
論...
05/10 23:45, 7F
文章代碼(AID): #1NCUf4ed (kuala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CUf4ed (kua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