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職場] 想問版上各位翻譯/口譯界的先進前輩們

看板interpreter作者 (羅敷)時間16年前 (2008/03/16 12:23),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0 (看更多)
我以前經濟學沒有學好,不過我十分同意市場內供需自會達成平衡的想法, 人為制度會有影響,但是有限。 這不意味著不須建立制度,但我覺得透過制度充其量也是達成某種市場區隔而已, 還不至於「扭轉」市場的生態。 所謂不一樣的市場,依我粗淺瞭解大概有兩大區塊,也許可再細分, 非專業的市場,利少量多,削價競爭比較普遍,像是translator版的徵件。 專業的市場,利多一點量也不少,有行規有默契,如會議口譯、in house等。 「既得利益者」聽來有點邪惡(像是小布希旁邊那個冷笑的錢尼), 說穿了就是已經在專業市場相當活躍,制度的建立與否對他們生存影響有、但有限, 卻也是這批人,才有餘裕憑藉自己多年對市場的瞭解,設計並推廣制度, 目的是希望建立一個更方便、更好用的市場-- 對他們來說更方便、更好用的市場,對非既得利益者來說會不方便、不好用嗎? 我覺得不見得啊,假使制度的設計,例如目前推廣的證照制度, 是要針對能力做分級,那麼有能力的人不用擔心, 藉由證照,你就跟無法取得證照的人區隔開來,或許也可藉此得到較充分的客源。 但是要朝專業市場邁進,需要的東西可能就不只是證照。 前面也有人寫過,可以從in house開始做起,培養實力建立名聲。 這麼說好了,這些「既得利益者」多半很愛惜自己的羽毛, 因為口譯員的工作特性,是失敗了一次就沒有下一次, 所以對於自己的搭檔當然要慎選,與其信任證照不如信任人脈。 這不是他們不想訓練新人,不然他們就不用到處去兼課, 而是職場的生態很現實,使得他們對新人的接受度較低、觀察期較久; 一般公司新人進去還有三個月試用期,口譯是砸了一場就莎幽娜啦。 如果你相信市場,有實力的人不必擔心沒人要, 常見的問題其實是,不知道怎麼表現「實力」去說服他人, 同樣學歷進入同樣產業,五年十年後境遇可能大不同, 我認為這就是市場的本質,優勝劣敗, 這就不是制度可以介入、或介入得了的吧。 ※ 引述《unununx (par)》之銘言: : ※ 引述《Mapleseed (Simple Gifts)》之銘言: : : 我反而認為制度本來就是保障既得利益者耶 : 既是如此,非既得利益者因不受制度保障,而得靠自己求生存的方式,當然也 : 就無可厚非了。 : 生態的話,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 制度的話,是人去定出來的。 : 但要小心的是:是什麼人定的?他的目的又是什麼? : 既得利益者的目的未必等於非既得利益者的目的,也未必符合客戶的利益。 : 如您所說,客戶可能根本就分不清品質的好壞,我們也不可能教育所有的 : 客戶要「學會聽出好的口譯」。 : 既然如此,客戶不會管你「行規」那一套,他只會看他的預算跟需求。 : 非既得利益者也不會管你行規那一套,因為你的行規幾乎是與他的利益背道而馳的。 : 所以...如果行規都是既得利益者定的,所追求的目的也是為了符合既得利益者的 : 最大利益,那非既得利益者必須殺價以打進市場的方式,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 客戶為了他的最大利益,選擇符合他的預算跟需求的譯者,也是沒什麼好說的了。 -- Blessed are we who can laugh at ourselves, 'cause we can not cease to be amused. -- ※ 編輯: Rough 來自: 118.165.2.72 (03/16 12:27)

03/16 17:25, , 1F
FL'SDLF'SDFSDF'SFSD'LF';DSLSL'FLSD'FSLD'FSDL'SFDL'SF'DFL
03/16 17:25, 1F
文章代碼(AID): #17tA3OHi (interpret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7tA3OHi (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