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淡水如何被台北取代的
共 4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9(19推 0噓 30→)留言49則,0人參與, 5年前最新作者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時間5年前 (2018/09/17 13:38), 5年前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有鄰海的國家幾乎都把主要城市沿著海岸闢建. 香港在新界有大塊平地也沒發展,硬是跑去維多利亞港附近發展只有小平地的中環尖沙嘴東京沿東京灣發展,大阪神戶沿大阪灣發展,福岡沿博多灣發展. 天津、上海、廈門......也都是從海岸線發展. 高雄是這樣發展,台南也是這樣發展,但台中跟台北卻很奇怪. 為什麼台中
(還有460個字)

推噓14(14推 0噓 37→)留言51則,0人參與, 5年前最新作者Lobo23 (阿寶)時間5年前 (2018/09/17 16:24), 5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從來沒有取代過。. 如果沒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 ",請先google。. 這三個早期發展地區都是靠海。. 中部地區早期發展就是鹿港。. 老台中市區,是鐵路發展後才興起。. 台北早期發展就是在萬華(艋舺),. 所以城區(臺北城)位置就建在萬華區再往內陸一點的中正區,北門-西門-小南門-東門圍起來的範圍
(還有655個字)

推噓3(3推 0噓 0→)留言3則,0人參與, 5年前最新作者pds1 (莫對惡人慈悲)時間5年前 (2018/09/17 17:05), 5年前編輯資訊
0
0
5
內容預覽:
這很簡單啊,. 早期絕大多數都是農業為生,. 淡水多丘陵,良田少,可耕面積有限,. (新市鎮其實是丘陵地,舊城區往新市鎮更是高低起伏). 漢人移民一波波當然到處去探索新世界去找地方開墾啊. 沿著淡水河岸進來就開發新莊,再來艋舺,再來大稻埕. 臺北盆地就是個大平原,人口越積越多,. 當然經濟活動也更加
(還有367個字)

推噓5(6推 1噓 24→)留言31則,0人參與, 5年前最新作者koushimei (平安順心)時間5年前 (2018/09/19 09:16),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其實傳統中國人就真的是旱鴨子,不具有海洋主義的思維.相信這也某種程度. 影響了當初在台的選址邏輯.下面有篇中國論壇的文章我覺得還滿有道理的. 轉載分享給大家. *為方便閱讀,已先轉成繁體. 作者:相信凱撒.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38494/ans
(還有978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