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只有我覺得公設比高不錯嗎

看板home-sale作者 (brian)時間1年前 (2023/04/21 21:20), 編輯推噓5(5035)
留言40則, 6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techih (Super)》之銘言: : 有沒有高公設比跟有沒有公設一點關係都沒有。 : 北美的房子都是實坪制,價格只計算室內面積, : 但難道都沒公設嗎? : 當然有,還不是有一堆豪宅大樓,什麼三溫暖游泳池都有。差別只是同樣地點,有游泳池 : 的每坪可能貴5%,有高級管理的又再+5%,有超大陽台的+5%,等等 : 誰管什麼公設比,把實坪價格寫出來,大家自然會判斷。 : 然後就會發現台北實坪價比溫哥華紐約還貴… : ※ 引述《VVVV5555 (東興烏鴉-耀揚哥)》之銘言: : : 看板上很多人 : : 只要一講到新大樓公設比 : : 就是一陣謾罵 : : 也不管法規修改前後差異 : : 好像公設佔30%以上就是無良建商 : : 垃圾故意炒房 買家盤子 : : 花好幾百萬買公設 蠢 : : 偷坪數 灌水等等等的 : : 但是我從舊大樓換到新大樓 : : 就覺得還不錯啊 : : 以前舊大樓房子大歸大 : : 但是公設的部分只有醜跟破爛可以形容 : : 一堆老舊日光燈 : : 一閃一閃要壞不壞 : : 公共區域輕鋼架天花板醜到靠背 : : 連個最基本的集中垃圾的空間都沒有 : : 還有車道窄的要死 : : 逃生樓只有一個 : : 倒楣一點 這個坍塌你就不用逃了 : : 而且老大樓管委會最講人情味 : : 樓梯間擺滿各式各樣雜物也是非常理所當然 : : 真的出事 遇到雜物堆積 : : 就只能原地唸阿彌陀佛了 : : 反觀新大樓雖然公設很高 : : 但幾乎都有綠化造景 : : 光是回到家的那個感受就不一樣 : : 寬敞的車道不用心驚膽戰的過彎 : : 遇到會車不用不知所措 : : 逃生梯還有兩個 : : 大家同時逃也不會堵住 : : 為什麼大家只要一討論到公設高 : : 就只有負面的想法 要算要把所有的東西一起算 沒有只看好的不看壞的 美國房貸利率30年期6.39%,稅實價每年算1.5%就好 美國以600萬來算 台灣房貸利率30年期2%,房屋加地價稅以第一年以3萬來算 還會隨著房屋現值慢慢變低 台灣以一千五百萬來算 持有十年賣出,用都沒漲來算 美國 支出頭期120萬 本利和360萬 稅90萬 償還房貸405萬 總計975萬 賣出得到600萬 十年共-375萬 台灣支出頭期300萬 本利和532萬 稅30萬 償還房貸876萬 總計1738萬 賣出得到1500萬 十年共-238萬 如果用三十年算呢 美國 -120 - 1080 - 270 +600 = -870 台灣 -300 - 1600 - 90 +1500 = -490 那如果房子還漲的話呢? 台灣持有成本低就是這樣來的,要打房很簡單把利率跟稅拉到跟美國一樣就好 而且是要連自用一起打才會有效果 如果美國的房地產真的那麼好買,為什麼美國人的租金較台灣高且自有率會比台灣低 買的起,養的起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183.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82083229.A.F38.html

04/21 23:33, 1年前 , 1F
美國地價稅高租金更高,屋主只是把房屋稅轉嫁給房客,賺
04/21 23:33, 1F

04/21 23:33, 1年前 , 2F
的回報率還是高於台灣不少,所以買房還是優於租房的,能買
04/21 23:33, 2F

04/21 23:33, 1年前 , 3F
的還是會買,當然這要在拿得出頭期款的前提下。而房屋稅
04/21 23:33, 3F

04/21 23:33, 1年前 , 4F
其實是躲不掉的,除非你睡路邊,不然你在這個城市住只能買
04/21 23:33, 4F

04/21 23:33, 1年前 , 5F
房或是租房,而這些稅都會直接或間接課在你身上。唯一差別
04/21 23:33, 5F

04/21 23:33, 1年前 , 6F
是你不把房租出去,只囤房,那這成本就大了。所以要控制
04/21 23:33, 6F

04/21 23:33, 1年前 , 7F
房價,其實是要提高空屋的持有成本,而不是提高房屋的稅
04/21 23:33, 7F

04/21 23:33, 1年前 , 8F
金。以上個人見解。
04/21 23:33, 8F

04/22 00:27, 1年前 , 9F
市場以長期來看,就是需求跟供給兩個因素影響,供給很難
04/22 00:27, 9F

04/22 00:27, 1年前 , 10F
一直增加,但需求卻很好控制,加稅加利率都是很容易減少
04/22 00:27, 10F

04/22 00:27, 1年前 , 11F
需求的手段,台灣自有率那麼高不打自有住宅很難達到顯著
04/22 00:27, 11F

04/22 00:27, 1年前 , 12F
的效果,但真的是想要買的人想要的嗎? 已經買的人都是
04/22 00:27, 12F

04/22 00:27, 1年前 , 13F
想要持有成本低一點。
04/22 00:27, 13F

04/22 02:26, 1年前 , 14F
美國投保才6% 是長期持有才能賺錢喔
04/22 02:26, 14F

04/22 05:21, 1年前 , 15F
美國是無追索權房貸 所以利率比我們高得多 風險貼水啊
04/22 05:21, 15F

04/22 10:19, 1年前 , 16F
管理費也是房價一年的1%最好空空去美國買的起
04/22 10:19, 16F

04/22 11:35, 1年前 , 17F
加稅減少需求?你不買還是需要租,不然真的像美國人連房
04/22 11:35, 17F

04/22 11:35, 1年前 , 18F
間都租不起,睡車上有比較好?
04/22 11:35, 18F

04/22 11:42, 1年前 , 19F
講了一堆自以為理性思考,但其實根本沒在看一樓的發言。
04/22 11:42, 19F

04/22 12:00, 1年前 , 20F
所以很多空空思考事情只思考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他只希望
04/22 12:00, 20F

04/22 12:00, 1年前 , 21F
打了房價看能不能下來,讓他能上車。
04/22 12:00, 21F

04/22 12:00, 1年前 , 22F
加稅這回事,加了就回不去了。只會造成往後的人更難過。
04/22 12:00, 22F

04/22 12:09, 1年前 , 23F
搞到後面成本堆疊反而越疊越高
04/22 12:09, 23F

04/22 12:09, 1年前 , 24F
完全是顧前不顧後的想法
04/22 12:09, 24F

04/22 12:09, 1年前 , 25F
唯一的核心思想就是回檔一些讓他上車。
04/22 12:09, 25F

04/22 12:09, 1年前 , 26F
但是像股票一樣,萬八回檔到萬一有幾個空蛙真的進場?
04/22 12:09, 26F

04/22 12:09, 1年前 , 27F
不是萬一、不是八千
04/22 12:09, 27F

04/22 12:09, 1年前 , 28F
他們只想等3945,號等
04/22 12:09, 28F

04/22 13:01, 1年前 , 29F
真正大跌那一定是台海危機或經濟大蕭條了 那時又有幾個人
04/22 13:01, 29F

04/22 13:01, 1年前 , 30F
敢上車
04/22 13:01, 30F

04/22 13:14, 1年前 , 31F
所以我說有效啊,但不是想買的人想要的,你才是沒再看人
04/22 13:14, 31F

04/22 13:14, 1年前 , 32F
說話吧。需求不是想買的人就叫需求,是想買而且會下手的
04/22 13:14, 32F

04/22 13:14, 1年前 , 33F
才叫需求,近年qe導致大家手裡有錢了要準備下手了需求增
04/22 13:14, 33F

04/22 13:14, 1年前 , 34F
加,利率上昇原本要買的人收手了需求減少,有一句老話男
04/22 13:14, 34F

04/22 13:14, 1年前 , 35F
人心裡都有一台法拉利,但法拉利的需求有很大嗎?
04/22 13:14, 35F

04/22 13:29, 1年前 , 36F
所以你從減少需求這方面去思考,我怎麼看都覺得不對勁。
04/22 13:29, 36F

04/22 13:33, 1年前 , 37F
跟父母住,不要想者買房租房,連女友都不要交,更不要說
04/22 13:33, 37F

04/22 13:33, 1年前 , 38F
結婚,就完全沒有搬出來的需求。
04/22 13:33, 38F

04/22 15:11, 1年前 , 39F
沒錯啊,大家都不買,那東西還有漲價的空間嗎?
04/22 15:11, 39F

04/22 15:12, 1年前 , 40F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嗎?
04/22 15:12, 40F
文章代碼(AID): #1aGesTyu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GesTyu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