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美國為何不重視高房價帶來的問題?

看板home-sale作者 (舞動人生)時間8年前 (2016/07/15 13:14), 8年前編輯推噓9(12311)
留言26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之銘言: : 上次看到美國的新聞,主播提到房價加速上漲,還說可喜可賀, : 認為房漲是經濟熱絡的象徵,就連美國人對於高房價也是少數人反彈而已, : 大多數人都不支持打房,甚至於只要房價漲幅縮小, : 就有救房市的聲浪出來了,問題是房漲不是更多人買不起房? : 為何他們的看法會跟亞洲國家不太一樣? 一點點小看法... 美國跟台灣不同: 1. 地大,能拿來蓋的地很多,房子不夠住而猛漲,絕對是人禍 2. 人口移入大國,除非法勞工,移民以中產知識份子為主,有強大的買房需求 美國人自己的研究很早就看出,“房價漲幅”跟“房屋供給”有關 當房價上漲時,建商會願意多多推案 推案量增加,供給就增加,此時房價升幅就會被平衡 反之,房價下跌,建商推案少,房子存量變少 居住需求並沒有減少(每年那麼多年輕人成家+移民) 下跌不會持續太久,馬上就會到轉折點,房價會飆升,狂升 當飆升了一段時間,建商看到商機,又大量推案,價跌或緩漲 自由市場經濟就這樣,週而復始在循環,會達到系統內的平衡 這點在金融海嘯前後有得到實證 海嘯前:房價漲,建商拼命推案,市場庫存大增 發生海嘯....Orz 海嘯後,因房價腰斬而建商推案量大減,結果接下來幾年 除了某些鬼州、鬼地帶外 人口聚集、充滿工作機會的州如加州 當餘屋去化的差不多後,就報復性大漲(成屋坐地起價,用搶的) 另外就推案本身,推案大增,代表工作機會大增,推案減少,建築工人會失業 美國的經濟數據,新屋開工這一項是很代表性的指標 所以美國喜歡溫和的房價上漲 1. 建商願意持續推案(投資啊)、銀行錢放得出去、工人有工作 -> 正向循環 2. 溫和上漲的房價,會被市場存貨平衡,推太多就會跌 3. 政府收的到資產稅,美國房價很透明的,歷史交易紀錄、金額網站上就看得到 台灣的房價,近十幾年的漲幅,跟市場庫存變動有很大關係 可惜好像沒人特別去研究 民國80年代後期曾經年推40萬戶,餘屋大增,房市低迷 跌了一段時間後,早期蓋好的餘屋在9x年去化的差不多了時, 因為接續推案少,當然上漲 (加上背景:6, 7 年級每年出生40萬人的成家潮) 而推案少持續了十幾年,就是在2013前的狂漲,好幾年推案都不超過十萬戶 新的餘屋真的很少,中古屋又大部分有人住或租 去年有一坡容積、建蔽管制的搶建潮,所以這一兩年推案大增 拿來看下跌的房價,可以的看得出來一些關係,因為是建商開始帶頭下殺 不過這波過去,推案量又回到之前年推低於十萬戶,甚至更少 那,可能過沒幾年又會開始漲 只是,台灣還有一個變因:人口正式進入中年後半場,我們不像美國是移民國 購房需求會慢慢的變少,所以能不能進入市場平衡模式,誰也不知道 Ps. 前十年如果政府不要把國宅基金拿來變成首購貸款 而是廣建國宅,與建商爭利,把量放出來,大增市場餘屋供給 房價根本不會漲三倍,還不就是瞻前顧後,在那邊保障財團.... 新加坡就是廣建國宅,才能照顧普羅大眾 (建商蓋貴死的私宅賣給富豪,不衝突) 香港跟台灣一樣,大減新蓋公宅,保障建商利益 公宅根本抽不到,香港卻迎來史上最大內地移民潮,香港普通房漲翻天 Pss. 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概念,就是不管制,價高自然會有人增加供給 就跟農產品、民生必需品一樣,商人見到有賺頭,自然願意投資。 投資了就會增加供給,最後達到平衡。 這個去看二戰後,歐洲經濟停滯很久,歐洲各國用物價管制結果造成減產, 物資更不充裕 (戰後不是只有台灣慘,歐洲曾經窮到吃貓肉老鼠肉...) 英國、法國都持續配給制滿久的,反而戰敗國西德,在美國勢力下 比較早恢復自由市場,沒幾年就超越英法,經濟復甦超快 房價本來就不是靠抑制,抑制久了供給不夠,就出現配給制... 搞到平民得去排隊、抽籤才能勉強買到普普通通的房子 -> 這不就是合宜宅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70.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468559667.A.430.html ※ 編輯: Allyssa (118.163.170.73), 07/15/2016 13:24:03

07/15 13:24, , 1F
台灣房價怎麼可能會漲
07/15 13:24, 1F

07/15 13:38, , 2F
台灣有炒房政客在,怎麼可能居住正義
07/15 13:38, 2F

07/15 13:48, , 3F
好文耶...不過看到最後結論真的都是台灣不一樣= =
07/15 13:48, 3F

07/15 13:49, , 4F
台灣沒有居住問題 問題在都是想買而且是在台北市
07/15 13:49, 4F

07/15 13:50, , 5F
很合理且客觀的分析,但是事情卻往往沒這樣單純
07/15 13:50, 5F

07/15 13:57, , 6F
美國飆漲的房子倒是挺不錯的 台灣漲的是古蹟QQ
07/15 13:57, 6F

07/15 13:59, , 7F
加入人性貪婪的黑暗元素之後,開始失去平衡循環,長期
07/15 13:59, 7F

07/15 13:59, , 8F
來說只能往上
07/15 13:59, 8F

07/15 14:03, , 9F
對哪個國家都一樣,溫和漲一定是最佳解
07/15 14:03, 9F

07/15 14:11, , 10F
推~
07/15 14:11, 10F

07/15 14:37, , 11F
好文推
07/15 14:37, 11F

07/15 16:04, , 12F
人也不一樣,我們喜歡住商混雜人口群聚
07/15 16:04, 12F

07/15 16:05, , 13F
美國人可接受買東西都要開車才到的了
07/15 16:05, 13F

07/15 16:06, , 14F
不用硬擠市區,買不起也可以接受租屋
07/15 16:06, 14F

07/15 16:06, , 15F
台灣若是周圍沒便利商店超市,大概被笑死。
07/15 16:06, 15F

07/15 16:07, , 16F
寧可擠8+9群聚的市區,也不要去鳥不生蛋區
07/15 16:07, 16F

07/15 16:34, , 17F
國情不同 國外租屋率都三成左右 呆丸...
07/15 16:34, 17F

07/15 17:03, , 18F
雲林嘉義地也大,一間透天100,你會去住嗎
07/15 17:03, 18F

07/15 17:29, , 19F
學者最愛吠:台灣的都計能住三千萬人啊! 呵呵
07/15 17:29, 19F

07/15 17:30, , 20F
荒郊野外 野狗比人多 誰想去住啦~~擠北市 才潮到出水
07/15 17:30, 20F

07/15 18:22, , 21F
因為工時不同...非台灣人下班時間很多
07/15 18:22, 21F

07/15 18:23, , 22F
不是因為國人愛擠市區,下班都幾點了 再扣交通
07/15 18:23, 22F

07/15 22:43, , 23F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啦
07/15 22:43, 23F

07/16 13:24, , 24F
如果事情像你講的這麼簡單, 美國就不用拚命的QE了....
07/16 13:24, 24F

07/16 17:48, , 25F
房屋稅,美國房屋稅幾%查一下好嗎?
07/16 17:48, 25F

07/20 23:14, , 26F
聽你在鬼扯 最好是台灣之前大漲跟庫存有關
07/20 23:14, 26F
文章代碼(AID): #1NY74pGm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Y74pGm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