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疑問] 漢伐匈奴 VS 唐征突厥
共 6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9(9推 0噓 17→)留言2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fallicemoon (硬底子老梗開派對)時間14年前 (2009/10/11 22:48),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我之前很認真的在想. 漢武帝伐匈奴之後. 晚年國力衰退 還得下個什麼罪己輪台詔. 相較之下. 唐太宗征討突厥. 感覺就完全沒這種問題. 照樣有貞觀之治. 稍微研究一下之後. 我發現. 漢武帝是「連年征討匈奴」. 唐太宗則是利用突厥連年天災. 加上戰術運用得當. 讓東突厥「一戰而潰」. 所以漢朝跟唐朝
(還有206個字)

推噓1(1推 0噓 3→)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時間14年前 (2009/10/13 01:18),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幫你做個簡單的結論。. 漢武伐匈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反攻河套地區,這些地方其實戰國/秦朝就已經有開發了,但在秦末漢初的兵荒馬亂中沒人管所以被匈奴的勢力收下了。 這階段基本上頗順利,而戰果也是持久的。. 打回河套後漢武就腦充血了,覺得說只要再殺出去擊敗匈奴此後百年都不用擔心外患了,問題是跑出去就幾
(還有914個字)

推噓0(0推 0噓 3→)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omena (本仮屋ユイカ命)時間14年前 (2009/10/14 11:46),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武帝為了擴編騎兵主動出擊,不但派張騫到大宛找馬,還以國家的力量養馬。. 設太僕掌管馬政,向民間頒「馬復令」,養好馬上貢可免除部分繇役。. 馬匹的供應應該不是戰爭失利的原因。. 游牧民族需要草地綠州養馬,森林的木材和內蒙的鐵沙製作武器. 以及透過貿易和掠奪周邊農業民族換取所需物資. 透過控制河套,河西
(還有148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njou (天佑台灣)時間14年前 (2009/10/14 14:4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這跟所有的軍事問題背後的原因都一樣~因為距離的障璧. 漢朝依靠富庶的關中平原物資來進行對西北戰爭的物資供應. 但是能夠依靠的依然只有關中物資而已 關東資源就算運來也不划算. 而漢朝武帝拿下河套之後更是動員了國內大量物資支援開發河套築城移民. 在漕運不發達的漢代大部分的物資都浪費在距離上面了. 唐朝漕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rinceBamboo (竹筍王子)時間14年前 (2009/10/14 23:21),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查了一下河套的歷史:. 秦朝統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在前215年至前214年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三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二世二年(前209年)移民都返回中原,匈奴又佔領河套。. 後面我簡化敘述: 漢朝在此開墾築城,引黃河灌溉 後來又讓給歸附的匈奴人住. 東漢時又取回領土權 五胡亂華
(還有250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