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日本>國名,你可能會意外的小知識 2-1

看板historia作者 (莎莉油奶凍)時間9月前 (2023/09/13 00:3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9月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對於YAMATO這個固有名詞,溯其原義,將其解釋為山+跡我是第一次見到, 可能是什麼新說吧。 不過,一般主流學說,要折分的話,都是山+門, 公元600年到759年之間的《萬葉集》把Yamato寫作「山」(yama)和「門」(tö)。 這「山」「門」,很可能是從地形而來,九洲筑紫平野邊緣就有「山門郡」, 離熊本平野也很近,YAMATO如果起源於九洲的話,YAMATO原義來自於山門也不出奇。 以日本列島的信史而言,公元700年左右才開始有,自然YAMATO這個讀音的信史, 也只能是公元700年左右,更早的記錄,就得要從中原王朝的信史之中找。 中原地方以後的發展不管怎樣,起碼在公元前都是東亞科技文明最屈指先進的地方, 日本列島的不少技術,如農耕鐵器,推斷都是要經中原或者吳地傳播過去。 據中原史書記載,主要是三國志、魏志、倭人一節,日本列島存在很多國, 可見其時日本列島也談不上什麼民族、整合。 這些國之中,有一連合多國,比較強大的勢力,是三國魏國在日本列島之中, 唯一有拉攏的。 (個人認為,其他小國勢應該不成氣候,又或者太遠,就遭魏國無視, 不與之建交,所以就沒詳細記錄了。) 這個日本列國上,被魏國拉攏,賜金印紫綬,合三十餘國的國,叫邪馬臺。 這個邪馬臺,它的讀音,很可能就是YAMATO。 上古漢音、中古漢音,甚至是現代各種中文方言,都能用邪馬臺讀出接近YAMATO的音。 至於這個邪馬臺,和現在的日本國、大和王權有什麼關係,也還眾說紛紜。 有邪馬臺九洲說,邪馬臺畿內說,邪馬臺東遷說等等, 因為日本列島本土的信史未能涵蓋這範圍,所以也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至少到隋朝,這邪馬臺起碼在表面上依然存在。 成書於7世紀的《隋書》記載倭國「都於邪靡堆 則魏志所謂邪馬臺者也」,成書於唐代的 《北史》四夷傳記載「居于邪摩堆 則魏志所謂邪馬臺者也」。 雖然這時候的倭國,內裡肯定已經替換成為大和王權了, 就算不知道它究竟是畿內起源再冒名頂替,還是邪馬臺地方勢力分家吃本家得位不正, 還是純粹的就東遷過去了導致東升西落,至少YAMATO,如果邪馬臺發音真的是YAMATO, 這固有名詞就是來源於邪馬臺。 回到本題,那長篇介紹了邪馬臺之後,和「日本國」國名有什麼關係? 無他,就是結論,假如自己不為本國起一個國名,依中原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世界觀, 日本國就會是啊,邪邪邪倭倭倭靡摩堆堆,讓中原人音譯起名就會這樣。 當日本還在中原冊封體制時,蔑稱什麼的應該也是可以忍忍,但當要完全獨立, 國名的用字也自然是要好好的選一選。 在公元607年或者609年寫出「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國, 被回「皇帝問倭王」之後,還是摸摸鼻子,倭就倭吧,正式國名就仍是倭國。 個人認為啦,這時對國名的選字也開始有研究了。 從「日出處」,衍生出「日本」作為國名,我猜有一定才智和漢文文化修養的人, 應該也想得出,還設想要別人、要外族教,或者是太看扁當時的日本人了。 然後,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之戰後,YAMATO跟中原王朝關係決裂,倭倭倭是不能忍, 一定要叫「日本」,更別說邪邪邪了。 當然中原人會說,是自國皇帝賜名「日本」做「日本」, 但這說法連誰賜的都自相矛盾,有說是唐太宗,又有說是武則天。 至此,YAMATO就從邪馬臺的蔑稱音譯改做了日本,倭也改做同音的和,大倭變大和了, 但是還是讀YAMATO。 有關邪馬臺變大和、變日本的事,如果聽得懂日文,我推薦古代史新説チャンネル, https://www.youtube.com/@J-history 這是九洲說的,畿內說在YOUTUBE比較難找到好的,只比四國阿波說和琉球說多一些, 或者是因為日本學術界的主流還是畿內說佔優,所以學者不用花時間在YOUTUBE吧, 找不到我就不推薦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2.166.97.25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4536628.A.B6F.html

09/13 08:53, 9月前 , 1F
倭=やまと屬乙類字 與九州山戶=やまと古音不同
09/13 08:53, 1F

09/13 09:19, 9月前 , 2F
3國志倭人傳第1段剛好30國 狗奴國不屬女王 邪馬臺合30餘國?
09/13 09:19, 2F
文章代碼(AID): #1b09Eqjl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09Eqjl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