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板友推薦兒童權利演進史相關書籍

看板historia作者 (廣平君)時間2年前 (2021/09/05 21:55),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enfu35 (廣平君)》之銘言: : 我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在隔壁古八板看到文章提到: :     在嚴重男多女少,而且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則妻奔 :   則妾……的情況下,聘金當然不會便宜(雖然正常來說會有一 :   定的嫁妝),娶得起老婆的人必然有一定經濟實力否則付不起 :   聘禮…… :     也因為至少有一定經濟實力,這個家庭原則上能夠撫養若 :   干小孩,而當時人養小孩並沒有現在嬌嫩,三歲該能餵雞,五 :   歲該能打豬草,七歲就能揹著嬰兒管著弟妹在家裡幹活。在不 :   餓死的情況下,兒童也是家庭勞動力,十歲以上就能變為經濟 :   來源(務農、紡織、做工等),這跟現代小孩養到二三十歲照 :   樣在家啃老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 :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626602439.A.57B.html : 從我的父母、與他們同輩的其他親戚的回憶,乃至於其他資料可知, : 已上小學的兒童「揹著嬰兒管著弟妹在家裡幹活」在至少60年前的台灣並不罕見; : 但是這種事情在現在是犯法的。 : 另一方面,也許有些經歷過那段時間的老一輩的人, : 會覺得現在的小朋友不像自己小時候那麼能幹、甚至太嬌貴。 : 對於這種說法,我自己則覺得不盡合理, : 畢竟你小時候能作的事情有些是現在的法律明文禁止的; : 甚至講更難聽,你如果覺得現在小朋友太嬌貴, : 你應該去問立委為何同意立那種法、有關機關為何要定這些規則來保護小朋友。 : 回過頭來,雖然已經過了20多年,但我還記得高中歷史課本講過, : 19世紀英國通過一系列法案限制童工, : 也規定某個年齡層的童工每天必須上學2小時、政府會補償雇主這2小時的損失; : 但是後續的變化、特別是「小孩照顧小小孩」為何逐漸被認為不當,我就不知道了。 : 所以我想請板友推薦相關書籍給我看。 : 感謝板友的協助。 首先感謝mikamikan和YouthSouth兩位板友推薦書籍。 在此回覆我的閱讀心得、兼分享相關資料。 A.閱讀心得  我上個月去看了他們分別推薦的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和《童年的消逝》,  發現《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裡面的一些觀點能清楚回答我的問題。  書上舉例說,現在的治安其實比以前還好,  但是為什麼以前的家長敢讓小孩獨自或與其他鄰居小孩到住家附近自由遊玩,  現在很多家長卻不但不敢讓小孩獨自搭地鐵、還斥責敢這樣做的家長?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發生了一些兒童獨自出門後失蹤、甚至死亡的案件,  經過媒體大規模報導及協尋,使得後來的家長認為需要這樣保護小孩。  依我之見,這可以用兩種方式「一言以蔽之」:  心理學名詞「閃光燈效應」,以及俗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B.資料分享  今年8/05上網的《教育部電子報》中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人員編譯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是重新思考兒童權利的機會〉則提到另一種解釋,  不但回答了關於禁止童工的原因,  而且可以把相關原因追溯到19世紀、甚至更早以前。  文章說:     結合娛樂、鍛煉和教育兒童成為成功成年人的壓力,今日的父母    可能覺得要經由保護孩子使他們免於悲傷、恐懼甚至失望等來製造    一個天真又美好的童年。     童年無憂 (childhood innocence) 是一種現代解釋,主要受    Jean-Jacques Rousseau等早期現代思想家的作品啟發。他和其他    人的童年無憂信念是基於白人、中產階級、以歐洲為中心父權制的    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僅限於最有特權的達官貴族生活。     自19世紀以來,這種信念助長了對童工、健康和教育的擔憂,並    以促進特定白人和上層階級經濟利益的方式塑造了歐洲和北美的社    會政策和法律,童年無憂的理想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具排他性。    https://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25467  這樣看來,教育哲學「自然主義」的代表盧梭對此有一定的影響力。  最後附帶一提:  若我沒記錯,這個盧梭不但在政治上主張「主權在民」,  也寫過歌曲(包括中文〈銅鈴響叮叮〉、日文〈むすんでひらいて〉的原曲),  生活還多彩多姿、甚至有些事情要到西斯或SM板才適合進一步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31.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30850141.A.B01.html

09/05 22:06, 2年前 , 1F
吳姊姊說歷史故事
09/05 22:06, 1F

09/05 22:28, 2年前 , 2F
現在小孩生得少也是原因之一吧
09/05 22:28, 2F

09/06 00:45, 2年前 , 3F
童年觀確實受到階級的影響不小 《童年之死》《拚教養
09/06 00:45, 3F

09/06 00:46, 2年前 , 4F
》這兩本也有提及
09/06 00:46, 4F

09/07 00:56, 2年前 , 5F
看完X調查講的某些案件後 某方面可以理解當時的父母的
09/07 00:56, 5F

09/07 00:57, 2年前 , 6F
擔憂 雖然那些社會案件發生的機率其實非常低 但在輿論
09/07 00:57, 6F

09/07 00:58, 2年前 , 7F
聚焦而炸鍋後 各地的立法機關還是必須回應民意要求
09/07 00:58, 7F
文章代碼(AID): #1XDCnTi1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XDCnTi1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