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儒家真的不處理怪力亂神的問題嗎?

看板historia作者 (エミリアは俺の嫁)時間7年前 (2016/10/08 15:58), 7年前編輯推噓7(7062)
留言69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uncanHines (DuncanHines)》之銘言: : 雖然說子不語怪力亂神 : 但在中國常常身為主流思想的儒家不處理這一塊,這方面的問題要怎麼處理? : 民間發展了民間信仰解釋這方面的事,儒家有沒有跟進呢? : 懷疑理學派否有跟進,可是理學好難懂啊... 最近看到這篇影片 也提到孔子 影響西方 啟蒙運動 可能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7Z160SejE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誤讀「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話認為孔子不談論精怪、勇力、叛亂和鬼 神,其實這句話裡的「怪」,為動詞非名詞,意謂疑惑、惟恐;「力」是名詞,指力氣; 「亂」是動詞,指擾亂、攪亂;「神」非鬼神,而是指心神、精神。因此【子不語怪力亂 神】正確意思是:孔子不說話,惟恐用力分心擾亂心神;並非孔子不談論精怪、勇力、叛 亂和鬼神。唐子:不能繼續誤讀「子不語怪力亂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67.1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75913528.A.C63.html

10/08 18:06, , 1F
看來有孔丘肚裡的迴蟲
10/08 18:06, 1F

10/08 19:51, , 2F
對照前後文,這解釋不太通。
10/08 19:51, 2F

10/08 20:41, , 3F
積非成是的概念,不用想得太複雜。
10/08 20:41, 3F

10/08 20:46, , 4F
古時候的用詞和現代人的解讀方式不同,造就誤傳迄今
10/08 20:46, 4F
以前無聊去找的,做了筆記起來 懶人包 http://imgur.com/zKgMgMo
出處 草根论文网 论“子不语怪力乱神” www.cglunwen.com/lunwen/20151020/6266.html ※ 編輯: maruin14 (122.117.67.186), 10/08/2016 21:00:33 ※ 編輯: maruin14 (122.117.67.186), 10/08/2016 21:25:09

10/08 22:25, , 5F
這種論語新說的模式很單純,就是拿一段論語說你們以前都
10/08 22:25, 5F

10/08 22:26, , 6F
學錯了,這個字古代是另一個意思啊。其實古代兩種意思都
10/08 22:26, 6F

10/08 22:28, , 7F
有,甚至有三四種意思。但不管,只要你舉出古人用這個字
10/08 22:28, 7F

10/08 22:31, , 8F
有別的意思,喜歡標新立異的網民就瘋傳,感覺用舊說就遜
10/08 22:31, 8F

10/08 22:33, , 9F
掉了,用新說才潮。其實一個詞好幾種涵義古人比你懂,但
10/08 22:33, 9F

10/08 22:35, , 10F
為什麼他們不這樣解,因為這個解釋沒有比較好啊
10/08 22:35, 10F
在舉一個例子 http://imgur.com/IPyLuBn
你看哪個比較正常? ※ 編輯: maruin14 (122.117.67.186), 10/08/2016 22:48:46

10/09 00:01, , 11F
這就是典型的標新立異,拿不出證據啊!他說是指以前的
10/09 00:01, 11F

10/09 00:02, , 12F
過錯如同死掉,請問翻遍論語,統計各個死字,哪一個是指
10/09 00:02, 12F

10/09 00:05, , 13F
"過錯"死掉?又或者時代相近的文獻,講過錯改掉是用哪一
10/09 00:05, 13F

10/09 00:07, , 14F
個動詞?這才是摸著證據說話
10/09 00:07, 14F

10/09 00:09, , 15F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是明朝袁了凡的話,拿明朝的話去附
10/09 00:09, 15F

10/09 00:11, , 16F
會解釋先秦的論語,沒想到也有人信。
10/09 00:11, 16F

10/09 00:17, , 17F
夕可死矣 是用死來強調你有多重視聞道 這就像西方先人講
10/09 00:17, 17F

10/09 00:17, , 18F
我不同意你的發言內容 但是我願意以死捍衛你的發言權利
10/09 00:17, 18F

10/09 00:17, , 19F
一樣來強調維護的價值的重要性
10/09 00:17, 19F

10/09 00:18, , 20F
而你的說法 早上聽到下午就改了 聽起來就很虛
10/09 00:18, 20F

10/09 00:29, , 21F
朝聞道的例子 我覺得課本教的解釋比較自然 過錯死掉什
10/09 00:29, 21F

10/09 00:29, , 22F
麼的感覺超藍色窗簾的啦XD
10/09 00:29, 22F
大家的看法也蠻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剛才沐浴思索:客觀難道就不曾存疑? 客觀不一定永遠是對的 工具遇到對的使用者 好比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概念 門外漢(客觀)和 師傅(專業)使用工具所帶來的效益是不同的。 扯遠了 或許 美麗的誤會 有可能 或是 不存在,科學推翻舊學說,然後又講保留態度 說死也不是,非常難處理。 ※ 編輯: maruin14 (122.117.67.186), 10/09/2016 01:03:29

10/09 01:07, , 23F
sh大我在查資料看到奇摩知識家的解答也一整個無厘頭阿XD
10/09 01:07, 23F

10/09 07:03, , 24F
所以歷史跟文學的東西就沒有正確答案啊!除非妳把他從墳
10/09 07:03, 24F

10/09 07:03, , 25F
墓挖出來,否則這種東西就是『信者恆信』,看你喜歡哪派
10/09 07:03, 25F

10/09 07:03, , 26F
說法而已,沒什麼研究的價值
10/09 07:03, 26F
maruin14:轉錄至看板 Confucianism 10/10 14:13

10/10 18:01, , 27F
此新解不可取,太強辯。
10/10 18:01, 27F

10/10 23:08, , 28F
樓上兩者都是?
10/10 23:08, 28F

10/10 23:26, , 29F
Sabingga說的沒錯 從同時代的書籍來解論語會比較接近原意
10/10 23:26, 29F

10/10 23:26, , 30F
就像度量衡一樣 每個朝代多少有變動
10/10 23:26, 30F

10/11 05:14, , 31F
古文「怪」當動詞,是指對某件事感到奇怪而疑惑,我沒
10/11 05:14, 31F

10/11 05:17, , 32F
看過解釋成「惟恐」怎樣的,有點硬拗
10/11 05:17, 32F

10/11 05:35, , 33F
莫名其妙把「力」解釋成「用力」,孔子變成一個講話講
10/11 05:35, 33F

10/11 05:37, , 34F
到一半要停頓,不然講話太用力,心神會分散,這種有氣
10/11 05:37, 34F

10/11 05:38, , 35F
無力的衰老頭。這太荒謬了。
10/11 05:38, 35F

10/11 05:41, , 36F
現代人為了讓孔子替自己的立場背書,真是奇招盡出。
10/11 05:41, 36F
子不語怪力乱神可以理解為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或者理解為孔子怕一種 神秘的力量分神,亂了自己的思續. 社會大環境文化風俗習慣影響每一位國人根深蒂固認為文化流傳下來便是不容置疑的思想 觀念,毫無理性判斷是非分明的精神,好比中古世紀的歐洲故事如下 ※ 文章代碼(AID): #1N8DyRWf (ScienceNote) ※ 一天下午,戶外才剛下完雨。教會裡的一位教士推開窗戶,看著天上正 ※ 掛著一道彩虹。他翻開手裡握著的聖經,虔誠地念了一段福音,笑著說: ※ 「那彩虹一定是天主給予我的祝福!」 ※ 此時,一位陌生男子不屑地訕笑著:「那只是雨滴中陽光的反射罷了!」 以上這一段故事就是說明著既有的成見別人說是對的然後自己沒有主見只是單純的隨 波逐流罷了。 諸位很抱歉 我漏了一段 另外參考的網頁 出處:百度作業幫 讓學習更簡單 http://www.zybang.com/question/932f6eeb39fa72e0f3492973ecd54713.html “怪力亂神”之“怪”,此為動詞,而非名詞,意謂責怪、疑惑、惟恐. 《淮南子.說林訓》:“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亂神”之“力”, 指力氣、力量、功夫,是名詞,卻不是“勇力” .這在《論語》中,亦非罕見.《憲問》:“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怪 力亂神”中之“亂”,動詞,指擾亂、攪亂、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亂其神也.”“ 怪力亂神”中的“神”,是指“神誌”“精神”,不是鬼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 生”.《淮南子.原道訓》:“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應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 神”解釋為“精神”而非“鬼神”的.要之,筆者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七字,應該是“ 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即“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他跟佛教所提到的心隨境轉,就是被外界的力量所影響,而導致並不是出自原來的本意, 就像找工作要和面試官面試,但在面試之前會有個腦補,但與實際在面試對談中與原先所 想的彩排對談過程中是有出入的。

10/11 16:03, , 37F
你引的這段之前就有人貼出來了,就是這個解釋根本顯示
10/11 16:03, 37F

10/11 16:04, , 38F
那個作者水準之低。不是舉一堆荀子淮南子就算數,要舉
10/11 16:04, 38F

10/11 16:06, , 39F
我隨便編一個新解,再貼一堆古書的引文有何難度?
10/11 16:06, 39F

10/11 16:08, , 40F
首先,"怪"從來不做"惟恐"解釋,"疑惑"跟"惟恐"差這麼
10/11 16:08, 40F

10/11 16:10, , 41F
多,這種拙劣的偷換手法,輕易地就能看破手腳
10/11 16:10, 41F

10/11 16:13, , 42F
第二,古文中不會隨便跑出一個"力",然後不講是什麼力
10/11 16:13, 42F

10/11 16:14, , 43F
比方管仲之力、驥稱其力,都很明顯告訴你是什麼力
10/11 16:14, 43F

10/11 16:16, , 44F
絕對不會莫名其妙跑出一個力,然後讀者都知道那是超自
10/11 16:16, 44F
感謝回饋說實在我也不是應用中文系只是認為有不一樣的解法 若不看那些註解,只看一開始他所說的 可能的幾種看法 子不語怪力乱神可以理解為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或者理解為孔子怕一種 神秘的力量分神,亂了自己的思續. 就比較沒這麼複雜了 ※ 編輯: maruin14 (122.117.67.186), 10/11/2016 16:21:59

10/11 16:17, , 45F
然力量。古代沒有這種用法。
10/11 16:17, 45F

10/11 16:18, , 46F
「社會大環境文化風俗習慣影響每一位國人根深蒂固認為
10/11 16:18, 46F

10/11 16:18, , 47F
文化流傳下來便是不容置疑的思想觀念,毫無理性判斷是
10/11 16:18, 47F

10/11 16:19, , 48F
非分明的精神」←這帽子扣得有點大啊
10/11 16:19, 48F

10/11 16:19, , 49F
第三,你有發現那個作者舉例最早只能舉荀子嗎?"神"是
10/11 16:19, 49F

10/11 16:20, , 50F
不是否定一個缺乏明確根基的新說法就是毫無理性判斷好
10/11 16:20, 50F

10/11 16:20, , 51F
有心神的解釋沒錯,但在較早春秋時代幾乎都是指鬼神
10/11 16:20, 51F

10/11 16:21, , 52F
嗎?
10/11 16:21, 52F

10/11 16:32, , 53F
《論語》的「不一樣說法」太多了,推薦去翻閱程樹德的
10/11 16:32, 53F

10/11 16:33, , 54F
《論語集釋》就收錄好幾種不同的解法,那個才是可能的
10/11 16:33, 54F

10/11 16:36, , 55F
幾種看法,至於網路盛傳的這些,算是"不可能的"解法
10/11 16:36, 55F

10/11 16:38, , 56F
或許可說是"國學界的網路謠言"。
10/11 16:38, 56F

10/11 16:39, , 57F
儒家版倒是認為孔子有研究易經..不過已成懸案了只有當事
10/11 16:39, 57F

10/11 16:39, , 58F
者心裡清楚...。
10/11 16:39, 58F

10/11 22:50, , 59F
不語怪力亂神,就如同現代人有一大部分對於飛碟,外星人及紅
10/11 22:50, 59F

10/11 22:51, , 60F
衣小女孩等傳說不置評論.
10/11 22:51, 60F

10/11 22:53, , 61F
這些都是神祕主義者宣染與商業炒作的東西,沒有福利民生
10/11 22:53, 61F

10/11 22:53, , 62F
的價值,也無從研究起.
10/11 22:53, 62F

10/11 22:55, , 63F
孔子不想駁斥或評論這些東西,基於一種直覺.
10/11 22:55, 63F

10/11 22:56, , 64F
各大文明古國,都有智者.智者都十分務實,排斥虛妄.
10/11 22:56, 64F

10/12 00:17, , 65F
「子不語怪力亂神」當與「敬鬼神而遠之」「知之為知之」
10/12 00:17, 65F

10/12 00:18, , 66F
對於不知、不可知的鬼神,當敬而遠之,不必多談論明明不
10/12 00:18, 66F

10/12 00:19, , 67F
知的鬼神 才是智者 而其他文獻中是否有孔丘高談闊論關於
10/12 00:19, 67F

10/12 00:20, , 68F
所謂怪力亂神的事象?據我所知是沒有,孔丘談的總是人與政
10/12 00:20, 68F

10/12 00:22, , 69F
補第二段起始漏句:一起看,對於...
10/12 00:22, 69F
※ 文章代碼(AID): #14y4E0KG (Confucianism) 這是儒家版網友和他人討論得出的答案 ※ 編輯: maruin14 (122.117.67.186), 10/12/2016 12:15:18
文章代碼(AID): #1N-ASunZ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N-ASunZ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