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漢軍的戰鬥力為何普遍都很肉腳??

看板historia作者 (冠元大師)時間7年前 (2016/09/27 01:16), 7年前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對於這部份其實我想表達的重點是: ※ 引述《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 引述《gkc (冠元大師)》之銘言: : : 前幾天看大陸製作的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的記錄片,雖然很多內容之前就知道,但整體 : : 貫串下來,深深覺得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漢軍好像除了 韓信 比較會打仗之外, : : 整體來說普遍相當肉腳。 : : (比較1)~ 漢軍 V.S 項羽軍 : : 項羽去平定齊國叛亂時, 劉邦 聯合各部反項羽勢力多達四五十萬人圍攻彭城,結果 : : 令人無言的是, 項羽 只回師三萬就把漢軍打得丟盔棄甲,連 劉邦 都嚇到將兒女丟 : : 下車,以減輕重量迅速逃跑。想到就覺得漢軍全是烏合之眾嗎?? : : 甚至我覺得秦軍的一代名將 章邯 要不是20萬大軍全被項羽坑殺了,不然以他的才能 : : 我怎麼樣也很難相信,光是用暗渡陳倉之計,就能打趴 章邯 。 : 1. 這種兵力數據是否可信?古代文獻的數據很多都亂喊的,可能需要找學者的考據。 : 2. 項羽本來就善戰,親自帶領的必然也是精銳,劉邦猝不及防確實很可能被慘電。 重點是3萬 V.S 四五十萬,再怎麼毫無防備,也不至於以逸待勞還輸這麼慘。 何況其實楚漢之爭漢軍其實除了上面所說的韓信之外,其他確實都是慘敗,在韓信攻下 齊國時向劉邦討封王,劉邦當時的OS可是: (老子被困在滎陽快掛了,你沒來救我還在跟 我討封王,也就是如果漢軍少了韓信,或韓信當時兩不相助自己稱王,楚漢的歷史可能就 要改寫)。 : : (比較2)~ 漢軍 V.S 匈奴 : : 劉邦 發兵40萬,竟然還被圍困在白登,最後還只能狼狽逃跑求和,往後七八十年都任 : : 匈奴魚肉,最後漢武帝還是動用漢朝先祖累積七八十年的財富來打匈奴才勉強把匈奴打 : : 跑了,但同時也耗光漢朝過去七八十年的積蓄,想想實在很弱。 : 羅馬耗盡心血才擊敗帕提亞,在中亞的擴張也很快就又喪失,所以羅馬帝國很弱? : 你是不是太小看匈奴人或草原政權了?什麼叫做很難打敗匈奴所以很弱? : : (比較3)~ 七國之亂 : : 景帝時,吳王聯合七個諸侯國發動超過四五十萬的大軍直攻長安,但沒想到七國之力卻 : : 連個梁國都攻不下來,打到最後被 周亞夫 斷糧道就全部GG了,實在讓人覺得漢軍是不 : : 是通通都戰鬥力低於5,所以人數再多也沒用。 : 原來周亞夫和梁國不是漢軍喔 @_@ 其實這部份我想表達的邏輯是,梁國其實只是死守而已,並未主動求戰,周亞夫也不是 正面擊敗七國聯軍,而是在七國聯軍跟梁國雙方消耗了個把月,才來檢尾刀斷聯軍糧道 ,也就是仍然是靠消耗戰及續戰力贏的本身武力如何值得商確。而七國打一國打了個把 月還攻不下來,所以才覺得漢軍實力很差。 退一步說,假設即便梁國因為和景帝是兄弟,所以梁國和周亞夫手握的都是精兵,其實 這背後要表達的邏輯是,七國的軍隊相加差不多就是漢朝可調動軍力的70%,也就表示這 個國家70%以上的兵都是肉腳,這個才是令人害怕的地方,因為打仗打的是全國的國力。 : : (比較4)~漢軍V.S秦軍 : : 而最直接讓我認為漢軍最掉漆的對比就是,漢朝派大軍40萬打匈奴,卻落個慘敗而歸, : : 花光了七八十年的積蓄才好不容易幹掉匈奴。但是同樣是對付匈奴, 秦始皇 建個大秦 : : 直道,派蒙恬用個二三十萬大軍直驅漠北就蕩平匈奴大勝而回。 : : 所以,整體看來,似乎讓我覺得漢朝這麼爛的武力能得天下,純粹是 項羽 IQ不夠高, : : 漢朝純粹只贏在疲楚之計,以續戰力取勝,不然深深覺得漢朝的武力真的爛到一種極致 : : ,不過究竟為什麼漢朝的武力這麼爛??? 有沒有高手知道背後的原因??? : 匈奴勢力的統整和崛起在冒頓單于的時候才得到完成,也就是秦始皇死後、漢朝建立時, : 劉邦遇到的匈奴和蒙恬攻擊的匈奴根本就是不同的水準。 : 要不然按照這種說法,西漢後期和東漢初期的匈奴都打不贏漢朝,所以漢朝當時變得超級 : 強大?不弄清楚不同時間的狀況,怎麼能隨便比較。 : 漢初的軍力確實有限,但是以上的推論可能都需要重新審視...... 我知道中間有時間差,但為何這部分會覺得漢軍太爛,主要還是數據面真的差太多,因 為,確實在冒頓單于的整軍建武下匈奴的實力有增加,但是從秦始皇掛掉到漢朝建立也 不過7年的時間,而秦始皇死時蒙恬和扶蘇都還在北方戰線,這時匈奴仍遠不是秦軍的對 手,而短短七年要有什麼人口或資源上的大革新相當困難,所以即便 匈奴 被秦軍打敗 後有了七年的的時間重整旗鼓,退一步說就算十年好了,中原政權也不該是從可以用二 三十萬大軍漂亮大勝,十年間一下子就爛到多帶10萬人還慘敗而歸。多帶了十萬人就算 沒打贏,至少也該做到打成平手,就算不能打成平手至少也該小輸而剎羽而歸,問題是 漢軍是被打到大敗落荒而逃。 假設秦始皇和蒙恬多活10年,要我想像再多派給蒙恬十萬大軍,變成40萬然後蒙恬居然 會慘輸匈奴,我幾乎無法相信。更何況 秦始皇 還留給漢朝極利於打匈奴的""大秦直道 ""和""萬里長城"",漢朝幾乎是承接前人留下來的優勢還慘敗,只能說漢軍跟秦軍比實 在太弱。而匈奴只花十年就180度扭轉戰局,漢朝居然要花七八十年的努力積蓄,用盡全 力才好不容易打敗匈奴,兩者相差實在太大,實在不得不讓人覺得漢朝軍力太差。而西 漢後期和東漢基本上匈奴已被漢武帝重挫,所以不及漢朝是理所當然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73.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74910171.A.A34.html ※ 編輯: gkc (114.44.173.104), 09/27/2016 01:18:36

09/27 01:25, , 1F
........請問是那七國打一國? (希望不是我誤會你在亂套
09/27 01:25, 1F

09/27 01:25, , 2F
憑印象,原始齊國,一分為六,其中四國參加所謂的七國之亂
09/27 01:25, 2F

09/27 01:26, , 3F
這四國在打齊地的另外一國;另外,舊趙地一個諸侯國也參加
09/27 01:26, 3F

09/27 01:29, , 4F
,不過這個趙國好像只是在打醬油。真正圍攻梁國的,只有吳
09/27 01:29, 4F

09/27 01:30, , 5F
、楚兩國。並沒有什麼七國打一國
09/27 01:30, 5F
※ 編輯: gkc (114.44.173.104), 09/27/2016 02:27:47

09/27 10:24, , 6F
戰國秦趙燕都有跟匈奴長期打交道的經驗吧,劉邦跟他的軍旅
09/27 10:24, 6F

09/27 10:27, , 7F
說不定對北方狀況不熟?劉邦自身的將才可能也有限...
09/27 10:27, 7F

09/27 12:08, , 8F
劉邦親征打敗英布、陳狶,比起楚漢相爭時成長很多吧
09/27 12:08, 8F

09/27 12:10, , 9F
韓信跟鍾離味在一起都不敢反叛,沒兵有將才也枉然...
09/27 12:10, 9F

09/27 12:21, , 10F
李廣長期防守匈奴,敗多勝少,還輸給靠裙帶關係的衛青
09/27 12:21, 10F

09/27 14:26, , 11F
進步應該有,但這四人說不定也退步了XD 像章邯那樣
09/27 14:26, 11F

09/27 14:30, , 12F
李廣部分我是想到趙國非得李牧才行的狀況,能力仍很重要吧
09/27 14:30, 12F
文章代碼(AID): #1NwLVReq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wLVReq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