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華夏民族的非單元性

看板historia作者 (法克尤五六)時間8年前 (2016/03/31 20:42), 8年前編輯推噓4(4012)
留言1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南北方漢族的差異是很無聊的命題,而戰南方漢族中的客家民系是否是漢族, 更是無聊中的無聊,先丟三篇文章給你,第一篇是http://goo.gl/caU8eK 復旦大學人類學的李輝,2004刊在Nature的文章,由於之前有些人喜歡選擇無 視連結文章的重點,我再幫你把重點引出來 「據歷史記載,受北方戰亂和饑荒的影響,漢 人不斷的南遷,圖 1 中畫出了三次大規模移民的浪潮。在兩千多年間,除了這三次大潮 ,各個時期幾乎都有小規模的南遷。所以,我們NATURE 2878—10/8/2004—VBICKNAELL— 1164034的遺傳研究也與歷史記載相吻合。大量的北方移民改變了中國南方的遺傳構成, 而漢族人口擴張的同時也帶動了漢文化的擴散。除了大規模的人群遷徙,北方漢族、南方 漢族和南方原住民族之間的基因交流造成的族群混合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群的遺 傳結構。」 這個就是打臉你要的數據,早在十二年前就有非常之權威的數據,說明三次大遷徙是確有 發生的事情,而你更仔細的去看,會發現南方漢族父系血緣是漢人居多,母系有南方少數 民族的血緣。 好了,看完這篇無聊的文章,你可以接著看calebjael大介紹 https://goo.gl/kVualV https://goo.gl/ZaLJZP 客家民系遷移的兩篇文章,則介紹了民系遷移的來龍去脈,由於血統方面於李輝文章已經 說得很明白了,這兩篇文章則是處理「語言」的問題。還有客語其實跟贛方言很長一段時 間沒有釐清關係,但不要說客語跟百越比較有關連,隨便拿個苗瑤壯侗這些真正百越後繼 民族的語言,來跟漢語對照,光在文法上的不同,就足以讓語言學家把苗瑤壯侗從漢藏語 族分割出去了。 事實上語言學不只是用音韻跟字彙區分語言間的親疏關係,更重要的是各漢語方言可以共 用的那一套文法,而幾乎所有漢語方言為了因應科舉、文言文、八股文考試押韻問題,並 受當朝官話、官修韻書影響,都會有「文讀」的現象,方言在文法和讀音上契合官方押韻 和官話。 在提古漢語的問題,原PO很明顯沒修過「聲韻學」或「語言學」,這不怪你,因為台灣只 有在大學的中文系才會上,而且即使所有的國文老師都上過這堂課,仍經常會在課堂傳授 錯誤知識「閩南語才是中原正統語言」「客語才是接近唐朝正統語言」之類八啦叭啦的的 觀念所在多有,說明這兩門課的不好懂,尤其中文會學語言學的更少之又少,更加深聲韻 學一知半解現象下國文老師胡亂灌輸些瞎觀念,而更慘的是非語言聲韻專門的中文系教授 也可能有這樣的觀念。 所謂「古漢語」由於漢語沒有記錄聲調的方式(國語四聲調、閩八聲),所以在晚近從瑞典 漢學家高本漢開始「構擬」釐清漢語的發展。但請注意,構擬出來的古漢語並沒有聲調所 以永遠也無法真正完全和古漢語一樣,而高本漢之後各語言學家對漢語構擬又各有見解, 構擬出來的古漢語各有根據和不同,但大致上, 有所謂「上古」、「中古」、「近代」漢語三大發展分期,而會說閩南語、客語,或南方 方言接近古漢語,實際上是對應到「中古漢語」,於聲韻學而論是所謂的「切韻韻音」, 相對北方漢語,南方保留了較多切韻韻音的特色,所以唐詩宋詞入聲押韻得用方言讀會比 較準就這樣。 講了一大串,就只是想說「河南就是所謂中原漢語的源頭,比較接近古漢語」其實跟閩南 語客語宣稱接近古漢語一樣,都不如說,沒有方言可以比出誰比較接近古漢語,因為連古 漢語是上古中古都說不明白。上古有雅言,各地也有方言,而中國標準語音從來不是以中 原河南地當標準,甚至跟統治者從哪來講哪種方言還比較有關,所以上古的漢語會不會在 秦漢之交雜揉入秦音、楚音呢?文化最薈萃的齊魯會不會影響上古漢語呢? 語言學講「語流音變」說明語音的變化,漢語在過去的年代根本很難有一個「標準」的音 ,且在不斷變化的同時,中文體系根本沒有記錄它「聲調」變化和原先聲調的工具,導致 後是構擬永遠都無法接近原音,而無法有原音作標準自然無從比起誰較接近古漢語了。 最後再提你說客家人是百越後代的幾點,如戲曲文化跟近世(宋元明清)的商業發展有關, 商業、文化氣息、開發較早的地方會自然有較豐富的戲曲文化,因為有比較多的閒人願意 花時間跟金錢去看,而相對來說福建兩廣的戲曲發展因為開發和市場人口不夠多,演出人 員少,典故對白通俗的「小戲」一直都有,但是現在留存下來、較有名、有聲勢的都是「 大戲」,大戲是演出人員、故事性都更豐富,而要經營這樣的戲班,需要的是願意供養這 些非農人口的市場,而福建兩廣都是這些大戲的後進者,因為商業開發絕對相對晚近很多 。 而客家人在廣東和廣府人後來有「粵劇」可看,而台灣無論閩客,戲曲發展都更晚到二十 世紀,才有歌仔戲和客家大戲可看(夠商業化、人口夠多、市場夠大夠供養非農人口的戲 班)。 其實像原PO想提出「客家人」非漢族,或是「台灣人」非漢族,或是漢族血統很少,的文 章太多,幾乎是PTT月經文,歷史群族上面也不少這些文章,多爬文不難,你會發現答案比 你想的還不一樣,比如說林媽利和自己的研究生陳叔倬打對台的「台灣人平埔血統」 或是一堆談遷移、方言流變的文章,都相當豐富,內容也具有可讀性,都比起你去修聲韻 學和語言學,及人類學還有趣。而這些學問本身是有一定開放性,專業性沒理工那麼強, 所以也導致不少人能用似是而非觀念說了幾句,最後積非成是。 但積非成是的結果,不會是答案,可很可惜的,文史和人類學某些程度上,都是政治掛帥 ,所以答案往往遭有心人扭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206.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59428143.A.6AC.html ※ 編輯: fku5566 (114.43.206.91), 03/31/2016 20:46:58

03/31 22:08, , 1F
你那個李輝的並沒有客家人數據
03/31 22:08, 1F

03/31 22:16, , 2F
第二篇calebjael的po文完全是胡扯
03/31 22:16, 2F

03/31 22:28, , 3F
看完你給的三篇沒助益,只知道藍鍾盤都是客家姓
03/31 22:28, 3F

03/31 23:13, , 4F
所謂的漢人血統是怎麼定義的?
03/31 23:13, 4F

04/01 02:52, , 5F
善。
04/01 02:52, 5F

04/01 05:27, , 6F
在電台和頻道教"古漢語"的不是教授是幾個名嘴.
04/01 05:27, 6F

04/01 05:27, , 7F
看幾分鐘你就倒地不起了.
04/01 05:27, 7F

04/01 10:36, , 8F
說別人胡扯 好歹也說明哪裡胡扯吧
04/01 10:36, 8F

04/01 13:20, , 9F
煩請一樓舉證cale胡扯的地方@@
04/01 13:20, 9F

04/01 15:23, , 10F
漢人血脈也很難說清,我是傾向文化認同為主
04/01 15:23, 10F

04/01 15:36, , 11F
藍鍾盤三姓都是南方氏族,藍出於楚國宗系,後二於楚國治下
04/01 15:36, 11F

04/01 15:45, , 12F
南方各姓也很多是非漢族的,住到暹羅的可能變為諸傣,同世
04/01 15:45, 12F

04/01 15:45, , 13F
系分支在越南是歸京族,住在那個領域被文化影響,就可能變
04/01 15:45, 13F

04/01 15:45, , 14F
成當地傳統族群,我一直傾向民族是文化認同就是如此
04/01 15:45, 14F

04/01 15:48, , 15F
有漢以前沒人稱漢族,但不能以此稱漢族不存在。大和族建立
04/01 15:48, 15F

04/01 15:48, , 16F
期間還還更晚,但絕大多數人絕對相信他存在
04/01 15:48, 16F
文章代碼(AID): #1M_HilQi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M_HilQi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