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清朝逆轉勝?

看板historia作者 (折翼的企鵝)時間8年前 (2015/11/26 15:09),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 a7v333: 跟制度有關,中國的政府權力並沒想想像中深入基層 11/26 10:15 : → a7v333: 印象中,好像是《橡皮》書中有提到,人口不到2000萬的英國 11/26 10:18 : → a7v333: 政府官員有四萬多人,人口四億的中國呢? 剛好也是四萬 11/26 10:18 歐洲的官吏數量在十七與十八世紀持續暴增, 以俄羅斯為例,在十七世紀初不到一千人(戰爭時期會增加人數), 到十七世紀末就已經可以達到四千六百人了, 又過一個世紀,在1800年更提高到將近四萬人(當然這也與人口有關)。 清朝的人口也有大量增加,但是官吏的數量似乎依然少得可憐, 土耳其也是官吏太少、政府控制力低落,結果在十八世紀下半葉被揍到很慘。 : 推 bobju: 所以大清看起來地大物博,其實當時已經算是貧窮國家了?就 11/26 14:11 : → bobju: 算沒有割地賠款 11/26 14:11 按照 Angus Madison 在 The World Economy 中使用的估計,(網路上可以找到pdf喔XD) 中國在1820年的GDP約為228,600(單位:百萬美元,美元以1990年計,以下皆同), 這個數字比全西歐合計的163,722還要高,日本則是20,739; 到了1870年,中國的GPD不增反減,掉到189,740,日本提高至25,393, 西歐的GDP總和則上漲到370,223,單一國家最高的是英國的100,179。 西歐在1820-70年間的GDP成長率約在1.65%,英國是2.05%, 日本是0.41%,中國則是 -0.37%。 如果看全國的GDP中國好像直到1870年代都還是超級強權,看人均GDP則完全不同, 中國的人均GPD在1820到1870年從600掉到530(單位:1990年美元,以下同), 日本從669提高至737,西歐從1232提高至1974,其中英國更是1707提高至3191, 也就是說,在1870年,英國人的平均收入是清朝人的六倍! 這段時間的人均GDP成長率方面,西歐約在1.32%,日本1.48%,中國0.1%。 總結來說,清朝直到1870年代、甲午戰爭前都仍稱得上地大物博, 事實上中國的GDP直到二十世紀初才被英國追上, 但是不但人均收入很慘,政府的控制力也很慘,導致稅收低落, 沒辦法像俄國一樣發揮出人海戰術。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48521774.A.34C.html

11/26 15:47, , 1F
如果當時及早進行組織改革,招收一堆公務員,原本的秀才們
11/26 15:47, 1F

11/26 15:47, , 2F
支持度也會上升,後面也不至於鬧革命
11/26 15:47, 2F

11/26 15:49, , 3F
科考出身的一堆文人沒官做,要維護朝廷也難
11/26 15:49, 3F

11/26 16:39, , 4F
11/26 16:39, 4F

11/26 17:33, , 5F
擴大公務員招考 國考救台灣
11/26 17:33, 5F

11/26 18:11, , 6F
中國似乎有把人本身當作"資源"的傳統...讓權力者消費用
11/26 18:11, 6F

11/27 08:46, , 7F
即便到了1920年代中國連基礎的行政能力都缺乏
11/27 08:46, 7F

11/29 00:02, , 8F
官吏如此之少也是明初種下的遠因吧
11/29 00:02, 8F

11/29 04:44, , 9F
明朝果然是"光明"的朝代
11/29 04:44, 9F
文章代碼(AID): #1MLh0kDC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Lh0kDC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