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1968年法國學運(五月風暴)

看板historia作者 (calebjael)時間10年前 (2014/03/25 14:5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xflies ()》之銘言: : 查了一些資料,幾個面向想與大家討論。 : 1. 法國共產黨 : 戴高樂從1946年開始從政以來就打著很鮮明的反共旗幟, : 同時也把反對派通通打成共產黨。 : 1958年終結第四共和後,新憲法的公投上, : 戴高樂陣營的一個宣傳重心就是在戴高樂和共產黨中作選擇。 : 從1946年開始,整個第四共和時期法國共產黨長時間都是國會最大單一政黨 : (雖然離過半非常遙遠),然而歷經而第四共和12年的政治僵局, : 到第五共和時期的法共已徹底邊緣化,不再有力量主導政局。 這是錯的。法共在第五共和時期長期是選舉得票大黨。 : 然而並沒有看到1968年戴高樂又拿共產黨來作文章的相關紀錄(有則請大德指明)。 因為1968年﹐法國共產黨支持戴高樂。 所以如《劍橋插圖法國史》所說﹕“足夠諷刺的是﹐對政體穩定起至關重要作用的是 嚴厲批評它的共產黨﹐共產黨把整個運動歸於左翼的背離和中產階級的冒險主義。 戴高樂在緊張和壓力之下幾近崩潰﹐共產黨人給他的不止是援助。” 正是法共的堅持﹐法國總工會跟隨法共一起譴責了這次運動﹐並要求工人恢復 正常的工作秩序。 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原因是﹐法共與蘇共的關系較強﹐而當時主導運動的左翼﹐ 主要是托洛茨基主義者、毛澤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這三者都是蘇共的敵人。 : P.S. 有趣的是戴高樂攻擊自己國家的共產黨,國際上卻主張與蘇聯來往, : 當然骨子裡是因為反美,也讓人著實見識到其精明的現實主義。 : 2. 其他反對派 : 當學運演變成大罷工時,共產黨以外的其他反對派也紛紛出來表態(收割?), : 譬如第四共和當過總理的曼德斯.法蘭西(Pierre Mendès France)出面表示要組織 : 臨時政府取代戴高樂,而社會黨的密特朗更表示將出來參選總統。 : 然而同年的國會改選,以及接下來十餘年的政局發展,可以看出反對派 : (尤其是左派)反而支持度大幅下滑。1969年戴高樂辭職後,其接班人龐畢度(蓬皮杜) 左派並沒有支持度大幅下滑。 : 當選總統,這場選舉中左派十分無力,密特朗也沒有出來參選,主要的反對派候選人 : 是代理總統的溫和派國會議長波葉(Poher)。整個1970年代左派的支持度一直低迷, 1968年事件﹐造成法國左翼的大分裂。因此在1969年﹐密特朗的主要精力用於整合左翼。 包括從1969年開始﹐到1971年最終成型的社會黨。 在1968年的法國國會大選中﹐戴高樂派總共得票46%(但得到354個席位)。 整個右翼得票58%(得到394個席位)。 而相對的﹐法國共產黨得票20%(卻僅得到34個席位)﹐左翼聯合得票16.5%(57個席位) 整個左翼得票41%(得到91個席位)。 所以在前文推文中已經說了﹐戴高樂派能夠得到國會72%席位﹐不是得票率72%﹐ 而是通過配票從46%得來的。不要一直說什麼左派支持度低。 1969年總統大選﹐法國共產黨的候選人第一輪得票是21.27%﹐何來邊緣化之結論﹖ 但法國實行的是兩輪選舉﹐法共候選人居第三而不入第二輪﹐但事實上能夠進入第二輪 的Poher﹐僅僅比法共的Duclos多了46萬票。(第二輪左翼轉投Poher﹐ Poher最終得票41.8%) 要注意到這兩次選舉﹐由於左翼的大分裂﹐法共與左翼聯合互相攻擊﹐ 左翼選民的棄權數不少。(1969總統選舉第二輪﹐棄權者919萬﹐超過31%) 否則法共的Duclos是很可能進入第二輪﹐從而獲得40%以上的選票的。 到了1974年蓬皮杜死後的總統選舉﹐第一輪已成功整合左翼的密特朗得票43.2%﹐ 遠高於後來當選的德斯坦的32.6%十個百分點。 在第二輪的單挑中﹐密特朗最後也僅以49.2%對50.8%(總票數差42萬票)而落選﹐ 這次選舉及其微弱優勢﹐被戲稱為“密特朗輸在電視上看起來不夠帥”。 在這1970年代的時候﹐法共的得票率還是經常在20%左右。 (真正法共下滑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前後﹐但現在依然是法國第五大黨) 綜合以上﹐哪裡得出結論說五月風暴之後十幾年﹐左翼支持度大幅下滑﹐ 或第五共和國中法共被徹底邊緣化這樣的結論﹖ : 直到季斯卡.德斯坦總統後期開始回復,並以1981年密特朗當選總統才終結這個時代。 : P.S. 當1974年龐畢度去世後,波葉第二次成為代理總統。世間再巧也不過如此。 : ==== : 個人一點淺見,1968年儘管掀起大波嵐,離第四共和(1946-1958)結束不過十年, : 多數經歷過的法國人民不願意再回到混亂的十二年(第四共和內閣更迭二十餘次), : 戴高樂把握這股氛圍,將之再次導成1958年時的「混亂,或是我」, : 同時也對工會的要求作出部份妥協,最後化為選票。戴高樂掌握住民心動向, : 所以儘管他在次年一項議題本身無關緊要,卻可視為對戴本人信任投票的公投未過關 : 之後辭職,戴高樂主義依然高張,整個1970年代依然由承接戴高樂的右派掌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3.4.218.22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395730344.A.2F9.html

03/25 16:05, , 1F
多謝C大指證
03/25 16:05, 1F

03/25 16:06, , 2F
所以1970年代法國左翼是大分裂而不是大幅下滑
03/25 16:06, 2F

03/25 16:07, , 3F
直到密特朗完成整合
03/25 16:07, 3F

03/26 14:50, , 4F
法國共產黨跟俄共那票關係如何?
03/26 14:50, 4F
文章代碼(AID): #1JCIUeBv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CIUeBv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