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近百年中國十大哲學家

看板historia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0年前 (2013/10/29 12:32), 編輯推噓7(7028)
留言35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5/11 (看更多)
※ 引述《apullo (apullo)》之銘言: 又是一個英美看不起歐陸的 :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結構與後結構一般指的是當代法國哲學 : 這裡指的是Althusser與Levi-Strauss,以及Derrida的解構 Levi-Strauss在人類學還是有影響吧 Derrida多少根現象學有關 請參考這本: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6191814908 Althusser和意識型態有關 怎麼會後繼無人呢? 左派需不需要組織? 之類的問題, 這問題從列寧和伯恩斯坦爭論一路吵到後現代馬克思和激進馬克思的脈絡 他和傅柯是個明顯的對比 傅柯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機器或是宣傳系統可以被奪取, 只能從新建構自身主體來導致意識形態轉變 但阿圖塞認為有一個國家機器需要奪取,只要奪取這國家機器才能讓意識形態轉變 巴迪巴和紀傑克等等...繼承這爭論 ps: 舉個簡單的例子,茉莉花革命探討左派需不需要組織之類的問題 : : 你該更新一下資訊摟 : : http://tpa.hss.nthu.edu.tw/page/3105 : : http://tpa.hss.nthu.edu.tw/page/3106 : : ps: 現在才從清大回到家而已,想發表但來不及投稿 : : 去看看前天和大前天的場次討論吧 : : 現象學的討論越來越多 : : 法國哲學的研究大量增加 : : 古希臘哲學研究也增加 : 這裡請恕我講得不夠清楚, : 我這裡的「其中許多議題迄今已乏人討論」 : 指的是已缺乏明顯且直接的承繼與回應, : 多剩下後人對他們進行回過頭來的觀察與研究。 : 我這個印象來自過去學習當代歐陸哲學的課程時 : 教授所提到他對當代研究的省思 : 他認為法蘭克福學派到了Habermas以後,一直沒有明顯的承繼者 : 而Lacan的精神分析學除了斯洛維尼亞一個現代的哲學家Zizek以外 : 也不再有更多的討論,有逐漸衰竭之象 : 而Derrida的解構也是後繼無人, : 至於Gadamer則有不少學生,哲學詮釋學的討論似可再持續一陣子 : 總之,根據這些,他認為於歐洲大陸一度蓬勃的現象學 : 其中各支流派的議題許多已乏人討論,逐漸邁入所謂的「死議題」 : 相較之下,分析哲學當代對形上學與心靈哲學的討論仍是分析學界交鋒的熱點 : 例如Armstrong對共性(universals)問題的討論 : Tyler Burge主張的Perceptual Anti-individualism : 這些在今日都仍是活議題,還時常受到新理論的挑戰, : 也能夠有立即的回應,在第一線上能夠不斷被更新。 : 當然這個印象可能有出錯的可能,因為我不是這方面專門的研究者 : 無法太精準地回應這個問題,先說聲抱歉。 : 至於你舉出的台哲會研討會,確實,國內對歐陸哲學的討論越來越多, : 但那只限於觀察式而非開創式的研究,台灣的歐陸研究甚至還無法跟國外接軌 : 仔細看論文題目,也不難發現我們台灣的研究若不是對某一現存的哲學主張做梳理 : 就是以此為應用,與其他領域的內容作比較與結合。 整段幾乎都在亂講 可以請你看一下中山哲研所歷年來的課表和課程安排好嗎? 我還不知道左派相關哲學討論,當代藝術相關哲學討論,現象學討論等等...和社會脫節 : : 英美分析的場次大幅度減少 : : ps: 我認為這也跟英美分析研究遇到瓶頸有關(現在情況有點類似晚期士林哲學的狀況) : : 有點像歐陸哲學靠攏的情況 : 說句老實話,比起國內歐陸那種作梳理或比較的題目, : 我覺得要在分析哲學中對當前議題作較嚴肅的討論,真的有比較高的難度 : 比起國內中國哲學或歐陸多數長到不行(還有副標)論文題目 : 英美的論題通常較簡短 : 例如:Understanding Self-as-Subject : The sensorimotor basis of symbol-referent mapping : Origins of Objectivity : 雖不是說前者的題目多是濫竽充數, : 只是我對前者目前缺乏創造性的研究現況感到十分憂心 : 在我目前的系上,投入研究英美分析的真的多是強者 : 中國哲學與歐陸哲學則一直對此缺乏自覺 : 仍一直活在埋首整理或初步比較的世界, ^^^^^^^^^^^^^^^^^^^^^^^^ : 不打算對英美的創造性與強勢做出太多回應 ^^^^^^^^^^^^^^^^^^^^^^^^^^^^^^^^^^^^^^ 這兩句是不是矛盾阿? 歐陸和英美之爭早在海德格時代就開始了,海德格講了一堆語言問題, 但從不稱他談的是語言哲學 普遍來說歐陸認為英美問題意識不夠深入,沒辦法回應更深層的問題, 只是很表層很簡化的處理問題,甚至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已 看不起歸看不起,但還是承認他是哲學,也只是懶得回應英美而已 ps: 嚴格來說根本沒有歐陸這東西,那是英美學界把非他們哲學脈絡全部歸類再一起的產物 -------------------------------------------------------------------------- 早期英美是完全不承認歐陸是哲學 ps: 早期英美學界還有3h不能念的講法,念了腦袋會混亂 : (但不是否定整理的價值,只是認為僅有整理的學術缺乏生命與活力) : 真的有向英美哲學作出批判,並向歐陸靠齊的哲學家 : 我想可以參考Richard Rorty,他本來是個分析哲學家,後來改變研究方向 : 雖然他的轉變並沒有得到太多回應,但也算很有名的例子。 : 不過我想k大將分析哲學場次直接歸因在遇到瓶頸似乎是有點言之太過 : 分析哲學縱有自己領域內的難以解決問題, : 目前看來也沒有靠向歐陸哲學的趨勢, : 反倒是持續出面解決的學者仍舊很多。 這裡我是不太了解拉,只是和大陸交換生討論過這類議題 英美在這二十年內沒有一篇是具有創新的論文,而只是資料整理而已 再者,最頂尖的心靈哲學和人工智慧也僅只限於象牙塔的研究, 其他人和學派根本不會進去 ps: 他們是有想要把人類的政治問題化約成腦神經組織的相關問題,但做出來的研究... 其他像是羅爾斯等等...根本也不需要哲學系才能研究,甚至一般人隨便讀都讀得懂 都可以做研究... 象牙塔那裡的就類似晚期士林哲學的困境 ps: 我對英美不太有研究,這部分的討論我倒是沒太多意見就是了 : : 另外,2010年舉辦第四屆東亞現象學年會後 : : http://4thpeace.wordpress.com/ : : 中山哲研已經是現象學對外的接口,政大反而只做國內的 : 這方面我不太熟悉,感謝提供資訊。 : : 宗教現象學,宗教詮釋學等等...還是會開在哲學系之內 : 我主要是研究中國哲學,因此對中國哲學面對的批判有切身之痛 : 有些學科雖然會被開在哲學系內,但不一定就會被成認為具有哲學性 : 例如每次上周易哲學等課程 : 最常遇到學生的問題就是這似乎與哲學有很大的距離 早期的英美分析認為歐陸非哲學,那中國思想更不像哲學, 不過現在是比較好了,比較具有開放性就是了 : : 不是吧,是拿來研究的方式也不是完整的西方哲學派別研究方式 : : 而只是把西方哲學簡化或基礎拿來處理中國思想而已 : : 就好比馮友蘭第一位寫中哲史的學者 : : 把西方哲學史的處理方式拿來套用中國思想 : 比較常見的框架 : 例如到現在仍有許多人用 : 存有學(ontology)、認識論(epistemology)、 : 宇宙論(cosmology)、方法論(methodology) : 與邏輯的框架來討論中國哲學。 : 一些大陸的學者也會拿 : 唯物論與唯心論這套西方哲學史的觀念(但是很粗糙的理解) : 強套在中國哲學之上。 你去看馮友蘭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七冊, 就是拿馬克思史觀硬套在中國思想發展階段上,現在基本上不會有人這樣談了 至於歐陸的大概都是漢學的討論居多 你可以去翻閱朱利安,宋灝,何乏筆,畢來德等等...人的文章 ps: 這些人大都在台灣,也有出版中文書,有空可以翻翻看 ps: 當代歐陸在海德格以降有一脈道家轉向,上述談的這些漢學家, 大部分是跟著這脈來到台灣 : 至於一些帶有新儒家色彩的論述,也多會強調中國哲學裡「主體」的概念 : 這就是我所謂的援用。 : : 是當代新儒家在現代社會已死了吧,一堆學者注意到這問題 : : ps: 我在Confucianism版有寫到這一類的東西,你可以翻來看 : 現代還有不少研究牟宗三的學者。 我知阿,我說的是當代新儒家和社會脫鉤的問題 : : 在傳統與革新中徬徨 : : ──1950-1960 年代間台灣思想界的幾個科學觀的拉拒 : : 這一篇寫的不錯,看這篇就好了 : : (和我前年去<<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大會時洪漢鼎講得差不多) : 感謝用心回覆,我會找時間好好參考。 拉回主題 主要還是兩股文化衝突的問題 但台灣社會運作方式被逼得是歐美文化的成果運作 自然科學是比較不牽涉到歷史和文化的差別,當然從後設的角度來看是有 要從表面的器物探討背後的原理原因,勢必得回歸思想不可 但思想卻不可能脫離社會文化脈絡 若台灣學者要研究當代思想,無論是社會的還是人文的 都非要先了解西方文化和社會運作方式不可 非西方文化要理解西方文化勢必有一到門檻,常常只能把西方思想轉譯進台灣而已 這問題也出現在中文和其漢學的相關研究 西方文化製造出來的工具和制度就是比較好使用, 若要研究中國文化非得使用西方的工具不可,繞了一圈還是要回到理解多少西方文化 要回應a874622的問題只能等中華文化能不能超越西方文化吧 但在這之前只能把西方文化盡量搬進來而已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7.38.197

10/29 12:43, , 1F
我對歐陸的想法沒你想像的極端,只是如實反應一些身邊看法
10/29 12:43, 1F

10/29 12:46, , 2F
我沒有宣稱現象學討論與社會脫鉤、只是比對國內研究現狀
10/29 12:46, 2F
一般而言,都把胡塞爾視為當代歐陸開端 <<解讀歐陸哲學>> Continental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Simon Critchly 著 這一本你可以找來看 再者,當代法國哲學像是傅柯,德希達,德勒茲等等...怎麼會跟社會脫節? 一堆台灣社會學學者還蠻常把傅柯當作工具分析台灣社會問題,怎麼會是死的? 其他的不怎麼熟就不多談了...

10/29 12:47, , 3F
不過我必須承認對歐陸了解不如你深,這方面有賴指導
10/29 12:47, 3F

10/29 12:50, , 4F
不過你對英美的了解似也與我理解不一樣,20年無創新不中肯
10/29 12:50, 4F

10/29 12:52, , 5F
法國Bileter與Julien的作品拜讀過,我很欣賞前者
10/29 12:52, 5F

10/29 12:54, , 6F
後者下週在台有系列演講,美漢學家方法與他們也很不一樣
10/29 12:54, 6F

10/29 12:54, , 7F
有機會可以看看
10/29 12:54, 7F

10/29 13:04, , 8F
無矛盾,要回應的是後世研究者如你我,不是說分裂過就不碰
10/29 13:04, 8F

10/29 13:05, , 9F
而且回應的內容不是英對歐批判,而是社群有無創新與生命力
10/29 13:05, 9F

10/29 13:08, , 10F
教授說是死的,我猜是因為他不把跨學科的應用當作哲學承繼
10/29 13:08, 10F

10/29 13:10, , 11F
你們教授沒跟上當代歐陸的相關研究和討論吧
10/29 13:10, 11F

10/29 13:11, , 12F
他可能認為哲學必須是對關鍵問題作根本的反省,而非應用
10/29 13:11, 12F

10/29 13:12, , 13F
歐陸就沒有反思?
10/29 13:12, 13F

10/29 13:12, , 14F
而且我提到了,歐陸的問題是問得更深入,英美的問題是
10/29 13:12, 14F

10/29 13:12, , 15F
簡化
10/29 13:12, 15F

10/29 13:13, , 16F
就以技術層次和處理方式而言,英美相對歐陸是比較不像
10/29 13:13, 16F

10/29 13:13, , 17F
哲學的
10/29 13:13, 17F

10/29 13:21, , 18F
歐陸就沒生命力? 大概是你們教授沒接觸到相關討論吧
10/29 13:21, 18F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36.237.38.197 (10/29 13:34)

10/29 14:11, , 19F
可以換標題另起新討論串了:歐陸VS英美思想大亂鬥
10/29 14:11, 19F

10/29 17:23, , 20F
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英美分析是如何簡化問題或是缺乏問
10/29 17:23, 20F

10/29 17:24, , 21F
題意識?或者反過來說,能不能舉例給我們這些沒念過哲學
10/29 17:24, 21F

10/29 17:25, , 22F
的人知道,歐陸哲學對哪些重要哲學問題有獨到貢獻?也就
10/29 17:25, 22F

10/29 17:27, , 23F
是說,哪些重要哲學問題分析哲學使不上力,而只有歐陸能
10/29 17:27, 23F

10/29 17:27, , 24F
解決這些問題?
10/29 17:27, 24F

10/29 17:33, , 25F
我沒說他們沒問題意識
10/29 17:33, 25F

10/29 17:38, , 26F
好吧,你說的是問題意識不夠深入。那也許只會得到膚淺的
10/29 17:38, 26F

10/29 17:40, , 27F
答案。那麼,我們能得到一些比較性的例子嗎?
10/29 17:40, 27F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36.237.41.171 (10/29 21:38)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36.237.41.171 (10/29 21:44)

10/30 12:42, , 28F
(路過)我不喜歡板主在一開頭扣人帽子的口氣。
10/30 12:42, 28F

10/30 12:44, , 29F
至於歐陸與分析的迴異,可以看一下兩種同時代卻不同類型
10/30 12:44, 29F

10/30 12:44, , 30F
的哲學-例如邏輯實證論與存在主義。可以看出它們很不同
10/30 12:44, 30F

10/30 12:45, , 31F
的問題意識與處理手法。
10/30 12:45, 31F

10/30 12:46, , 32F
但其實分析並不與歐陸全然衝突,例如晚期維根斯坦的語言
10/30 12:46, 32F

10/30 12:47, , 33F
遊戲,也常常被後現代思潮引用。
10/30 12:47, 33F

10/30 12:48, , 34F
我自己覺得夠「當代法國」(歐陸)的書可以看看李歐塔
10/30 12:48, 34F

01/01 21:58, 5年前 , 35F
有機會可以看看 https://muxiv.com
01/01 21:58, 35F
文章代碼(AID): #1IRpfZHP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RpfZHP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