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羅馬-拜占庭經濟史》一種觀點的見證。

看板historia作者 (伊達楓)時間11年前 (2012/11/06 23:56),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1359915 其實要討論一個國家的興亡盛衰,往往是要從多方面的角度的,光是羅馬帝國 的故事,就說也說不完。從吉朋開始,不知多少學者試著說出個梗概,但都是 各說各話。 作者厲以寧先生以一位經濟學家的立場,嘗試從另外的角度來觀看從羅馬到拜 占庭千餘年的盛衰原因。 基本上,從羅馬王政開始,經歷過共和國,到帝制,最後進入拜占庭的另外一 種文明,是否都是一脈相承,也是個史學命題。但沒人能否認的是,這之前都 是有因果關係的。 從最早期的部落國家進入城邦,發展成為義大利國家,最後進入帝國時代,三 世紀後轉型成為東方式專制神權,羅馬每個階段的變遷都有不同的背景因素, 難以一言道盡。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這之前彼此都是互相的延續,不可跳躍的 。正如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又怎會有後來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 另外一個值得吾人觀察的是經濟的因素。就厲以寧先生提出的觀點,他認為在 農業時代裡,國家的興亡盛衰確認在自耕農跟城市工商業之上,前者是國家糧 食跟兵源之所在,而城市工商業發達則是財力的稅收的保證。羅馬的農業在很 早期就脫離了奴隸制度,因為他們發現使用這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是遠比不上租 佃出去再分帳,於是解放奴隸或者是士兵分地等方式就成為政權鞏固自耕農的 方式。城市則延續城邦時代的自治傳統,加上“羅馬和平”帶來的貿易利益, 手工業的興盛雖然比不上後來的工業時代,但也足夠支撐起龐大帝國。 三世紀後,帝國的戰亂跟高額的軍費造成財政上的負擔,加上當上層貴族跟地 主過多的兼併,跟過重的稅賦導致自耕農開始淪為佃戶或逃走,惡性循環的結 果,兵源銳減跟社會動盪。和平的消失,第二個受害的就是城市手工業者,大 家都知道,高度的商業貿易唯有建立在安全之上,當界線崩解,國家的財源也 就短缺了。 當然,這一切的被破壞,無疑的,都跟日耳曼人的入侵有關。分裂成兩半的帝 國只存活了一半,顯然跟兩邊承受的壓力與經濟上的體質密不可分。經歷過五 、六世紀的慘澹經營後,帝國一度復興。原因在於實行了軍區制適度的恢復自 耕農,並兼顧了兵源;城市工商則依靠君士坦丁堡的地理要衝,獨佔東西貿易 ,並適度調整經濟政策,振興了產業。 馬其頓王朝結束後,拜占庭帝國就一落千丈,天災人禍因素之外,外在的情勢 變遷也有關係。當時,義大利各大城邦都市的興起,開始爭奪商業貿易的利益 ,帝國內戰導致軍力衰退,海權易主,商業也就一蹶不振。農業方面,教會、 貴族的兼併依舊,加上第四次十字軍的破壞後,中央威權淪喪,地方割據,自 耕農不是奔逃,就是淪為佃戶,尤其是在小亞細亞的失去後,已然無可救藥。 到了十五世紀的拜占庭,只是奧斯曼帝國口邊的一塊肉罷了。 總的來說,在農業時代,怎樣在貴族地主上等階級及自耕農、城市工商業等 “中產階級”中保持一個平衡,是政權穩定跟國家興盛的最大課題,只要一旦 失序,就開始動盪不安。這就是厲以寧先生的主張。 其實這個觀點,不論放在哪種社會,哪個國家都能適用。說到底,每個階級都 有扮演的角色,吾人早該認清,很難達到均富(均貧倒是不難),但怎樣不讓差 距擴大到失衡的境界,卻不是做不到的。 坦白說,配合當下的境遇,吾人讀羅馬-拜占庭的千年興衰,心中更有戚戚焉, 特別是讀到當年羅馬為了顧及政權,必須要在首都養一堆失業貧民(他們大多是 故意不工作,特別依賴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救濟的),造成財政的嚴重負擔,更 是令人聯想到許多時事。 厲以寧先生的文筆相當不錯,本書參考了許多資料,除了中國已經出版的專著, 甚至加上了許多外文資料,可以說是引經據典。同時,他本人的論述跟掌握的重 點也都頗為細心,有說服力,讀者閱讀的同時,也可以思量是否如此。不過,也 由於本書是部“經濟史”,所以側重在某一個方面是理所當然的,讀者本身宜對 羅馬-拜占庭史有個基礎,甚至觀點後,再來閱讀為佳。 共勉之。 PS:記得版上有位朋友曾問過相關的問題,時隔多日,如今在下確信本書可以為 你解惑了。XD -- 如果這輩子一定要寫些書讓自己不白活, 我希望能夠效法Edward Gibbon,寫出《中華民國衰亡史》, 媲美蘇維托尼烏斯,留下《台灣五帝傳》(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35.88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book 11/06 23:56

11/07 00:21, , 1F
讀史知興衰,不過學史有所為的政治人物不多見啊。李熬最後
11/07 00:21, 1F

11/07 00:21, , 2F
也只能寫寫書啊!
11/07 00:21, 2F

11/07 00:35, , 3F
木敖?
11/07 00:35, 3F

11/07 01:35, , 4F
吳敦義呢?做到副總統呢 還是下任總統熱門人選
11/07 01:35, 4F

11/07 05:43, , 5F
白先生的確是有所成的人,只是不知政治能力是否源於歷史了
11/07 05:43, 5F

11/07 05:43, , 6F
。頗能趁勢更上層樓。倒是忘了有所成的人不一很有為這件事
11/07 05:43, 6F

11/07 13:03, , 7F
吳先生能夠扶搖直上 一定能力不只這樣
11/07 13:03, 7F

11/07 13:13, , 8F
因選舉助選和寫作考據是兩回事。它必須熟捻謊言,宣傳
11/07 13:13, 8F

11/07 13:14, , 9F
,組織,分化選民需求與交涉,以及在組織中奪權。
11/07 13:14, 9F

11/13 13:58, , 10F
大推..這要買回來好好研究
11/13 13:58, 10F
文章代碼(AID): #1GcJCdsA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