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一篇有爭議性的文章

看板historia作者 (最大的心願是能留學德國)時間14年前 (2010/01/21 19:49),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這篇文章有牽涉受訪者的觀點 所以如果版主覺得不適合 可以刪掉沒關係 我只是覺得 以受訪者的學術地位 似乎有部份的言論不太適宜 http://news.sina.com/tw/ausdaily/101-102-101-103/2008-11-17/04023430839.html   廣州日報/台灣地區著名史學家許倬雲訪問大陸,接受記者專訪   他一生不斷地著書、立說、教學;他出生時手腳不全,15歲前沒上過學,卻取得芝加 哥大學博士學位;他任教于美國與海峽兩岸,王小波和李銀河皆是其學生。他就是受人敬 重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史學家許倬雲先生。   許倬雲寫歷史,不寫政治、戰爭、帝王將相,專寫老百姓。他的代表作有《中國古代 社會史論》、《漢代農業》、《萬古江河》等。他的《從歷史看人物》、《從歷史看管理 》等很具有現實借鑒意義,78歲高齡的他以《江口望海潮》宣布封筆。近日,他的《許倬 雲觀世變》、《許倬雲問學記》在大陸出版。借許倬雲先生回大陸之機,本報記者對他進 行了專訪。   許倬雲先生告訴記者,本次返回大陸是為了幫助東南大學做發展推動工作,因為年紀 大了,加上行動不便,很少有與讀者的互動。與許老的談話離不開歷史,一開始他便就陳 水扁被羈押的新聞發表了看法。   許老表示,這次陳水扁被羈押,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第一次靠以法律和證據的手段將 一個前掌權者抓起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具有歷史意義,這將可以被樹立成精神傳 統的事件。   許老說:“我覺得應當哀憫。陳水扁這個家族是沒有什麼文化的。他家窮,窮沒什麼 可非議的,但他家窮得沒文化。他是個聰明孩子,靠台灣的考試制度考上台大,等於讀書 不花錢,做到律師,能言善辯,又參加了反對黨,一步步有了今天的位置。趙家、陳家的 家教都不行,這種家庭教出來的孩子,不稀奇。他們現在借著權力搜羅大量的財富,這更 像是利益集團,用親緣組織形成利益小集團,謀個人私利。”   解決三農問題,當從傳統農業特色中尋答案   記者與許老談到他今年7月以《江口望海潮》一書宣布封筆一事,他在電話里以低沉 的語氣問記者,“你知道我是瘸子嗎?我78歲了,不想封筆也不行,當然如果身體允許我 還想寫一寫《江口望海潮》的續集,這並不是我想偷懶,不寫了。”   在採訪中,許老說,他一直在研究農業的問題,關于農業的書籍,他一共寫了三本, 希望決策者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他認為,解決三農問題,不應該讓大量的農民進城,而 應該將農產品加工廠放到農村去,讓農產品附加值留在農村,要讓農村有更多的力量來解 決教育和福利的問題。   他認為,解決“三農”問題,當仍從中國傳統農業經濟的特色中尋求答案。雖然漢代 農業已是遙遠的過去,古為今用,漢代農業發展的各項特徵,仍可為今人之借鑒。第一, 公私單位應該為農業提供現代的科技,使農業生產得生物科技之賜,致力發展有價值的經 濟作物。第二,費孝通先生當年提出的鄉土重建的方案,在于農業為工業配套。近年來, 大陸農村也不斷嘗試建立農村工業,然而績效未彰。第三,公私有企業及學術單位,均須 不斷提供市場資訊作為農民決策的依據,應使農民不致有“賺一次,虧三年”的痛苦。第 四,國家必須注意建設農村交通設施   廣州日報:您覺得我們現在的歷史教育怎麼樣?   許倬雲:不行。你去街上看看,像我寫過的《萬古江河》,有第二本沒有?我寫這本 書就是要給大家一個可讀的東西,我不再去記錄朝代、皇帝、祖國的光榮,我要看老百姓 過日子怎麼樣,老百姓怎麼想。   我的書里沒有一個英雄人物。我只希望拋磚引玉,這本書出來後,我的同行也會做類 似工作,《百家講壇》出來就是應這個需求。但不幸的是講《百家講壇》的人不曉得老百 姓要什麼,他是以講故事、說書的方式來講的。他並沒有認真地想我要把哪個信息傳給百 姓。所以我覺得于丹《論語》講得蠻不錯的,至少大家聽得懂,這就不錯了。她沒自己的 見解,可她懂《論語》就行了。我們還是需要很多像她這樣的人。   廣州日報:您怎麼看今天儒學大熱,國學經典像是“四書”熱賣?   許倬雲:出現研讀四書的熱潮是可喜的,反映出民間對這個東西的渴望。但可悲的是 我們的一些搞學術的專家老是沉溺于經典之中無法走出來,學術界和文化界不能緊密結合 。學術界不能正確地回應民間的渴求,而且講文化應該在一個嚴禁而健康的環境里進行。 某些傳媒為追求廣告而把這些學術的東西搞得很花哨,是很不好的。   廣州日報:您的歷史人物中很多講到了知識分子,您認為如今的知識分子該如何定位 呢?   許倬雲:現代的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員,不是知識分子,他們掌握的是特殊 的知識,用來作生產和服務用的。本來,知識分子的知識是為了使人生豐富,既有批判性 ,又有創造性的。在今天,這一部分工作是丟在文化人身上。而文化人在整體結構上常常 是弱勢。古代的“士”已經沒有了,因為我們的飯碗都交在人家手里了。   廣州日報:您跟王小波有段師生情誼,您眼中的他是什麼樣的?   許倬雲:王小波在匹茲堡大學的時間不長,我們之間的交往也只是在我研究室中每週 一次工作後的談話。但是,這一段交往在我數十年教學生涯中,確是相當特殊的記憶。他 是一位情深義重、好奇心切、求知若渴、領悟力強的年輕人。   小波在美國時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他老是問我什麼是自由,我反覆地給他講自由的 定義。但他離開的時候心裡還有這樣一個疑問。小波是用嬉笑怒罵來反映非常嚴肅的主題 。他這個人,松垮垮的,老穿一件大汗衫,坐無坐相,站無站相,到我辦公室里來聊天, 我們兩個腳都蹺在桌子上。他跟張承志剛好相反,張承志的文字非常簡練,《北方的河》 ,那個文字真好。我跟他講,要煉字煉句。我把他的文章改給他看,說這幾句是多余的, 那幾個字是白加的,他開始並不服氣,但他也知道文字的力量所在。   李銀河我也很喜歡,匹茲堡大學那麼多中國留學生里,她學習最好。別人沒有她那麼 鑽,而且能一下抓準題目,討論班她表現最好。   廣州日報:《漢代農業》一書是您早期學術的代表作,是什麼原因使您關注農業問題 呢?   許倬雲:這是一個偶然的因素,因為西雅圖的華大(華盛頓州立大學)有一批學者,要 編一個漢代的叢書,分門別類,有個題目叫“漢代的農業”,這個題目本來是交給哈佛大 學的楊聯?先生寫的,楊先生不想寫了,交還給他們。他們就叫我來寫,我說可以呀。   我在抗戰期間顛沛流離,在中國農村里走過不少地方,別人是走路,我是坐在椅子上 、坐在小板凳上。逃到哪個農村,別人忙,我不忙,我不能做事嘛。我坐在那里看別人幹 活,觀察整個操作過程,小時候看了不懂,長大了慢慢反芻就回來了。我就寫一個精耕細 作制度,從書本上找出精耕細作演變的過程,以及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漢武帝。從這個角 度寫,結果和他們叢書的體例是不合的。他們叢書的體例是希望有一本敘述型的東西,我 變成這個分析型的東西了。   廣州日報:有人把您和前輩錢穆先生相比,您眼中的陳寅恪和錢穆兩位前輩是什麼樣 的?   許倬雲:陳寅恪先生是個了不起的史學家,他用的史料都是最常見的史料,他習慣用 大量史料歸納出一個現象,那些歸納其實在他腦中早有觀察和思考。他經歷同光之爭,但 在寫唐代的牛、李黨爭時,並沒有影射同光黨爭;他面臨中西文化交匯和衝突,但他在寫 唐代佛教文化進入時也沒有一點偏袒。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而錢穆先生也是了不起的史學家。他從來沒上過學,純粹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真正聰 明絕頂。他的史學研究的特點是另闢蹊徑。當時正是今古文之爭,他沒有受正史教育里那 些派別的約束,另外找到一條路,打破了今古文之爭里的一些課題。他後來寫《國史大綱 》,了不起的著作,貫穿了民族史觀和愛國史觀。日本的飛機在頭頂上轟炸,他抱著講義 還在樹底下講,他不能不講民族主義。這個人眼光真好,他一本《國史大綱》里埋著七八 十個博士論文題目,大家看不見就是了。但也由於他的民族史觀、愛國史觀的限制和西方 知識的局限,他對中國歷史的評估是有偏差的。錢穆先生是我景仰的前輩,但出於對歷史 的忠實,我必須指出這一點。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34.84

01/21 21:34, , 1F
先不說政治 只是覺得窮的沒文化是可非議的嗎?
01/21 21:34, 1F

01/21 21:42, , 2F
單純看個人說法即可,不過他的角度的確符合PRC胃口
01/21 21:42, 2F

01/21 21:45, , 3F
歷史學會告訴我們先看這篇文章日期----是陳剛被羈押的時候
01/21 21:45, 3F

01/21 21:48, , 4F
許應該也是跟大多人一樣感到某種震撼吧 然後表達出來
01/21 21:48, 4F

01/21 22:01, , 5F
有甚麼爭議?非政治正確的爭議嗎?
01/21 22:01, 5F

01/21 22:16, , 6F
許老說的有些挺中肯,當然有些是錯誤的
01/21 22:16, 6F

01/22 11:53, , 7F
扁無文化是事實,被抓也是自作自受活該,但是扯人家家族
01/22 11:53, 7F

01/22 11:53, , 8F
窮得沒文化作什麼?好一個文化霸權心態
01/22 11:53, 8F

01/22 21:24, , 9F
跟他所研究的東西如出一轍,非常有原則的人!!
01/22 21:24, 9F
文章代碼(AID): #1BM3yjmr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BM3yjmr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