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在經研所的日子

看板graduate作者 (sheng)時間11年前 (2013/07/08 21:41), 編輯推噓9(902)
留言1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先說大家比較有興趣的部分好了 先說畢業學分吧 台大經研所碩士班畢業學分為至少32學分 其中必修14學分 總體一(4) 個體一(4) 計量一、二(2,2) 數量方法入門(2) 然後還要修三學期專題演講(各2學分 共6學分) 專題演講有個體、總體、貨幣、經濟史等可以科目選 反正就是隔兩三周一次 請學者演講 主要是簽到 然後有些可能要寫報告 看主持教授的情況 所以往往大家選的可能是不用教報告只要簽到就好的 而不是想選興趣的 以至於有一學期有一門專題就大爆滿 然後有些專題就沒人去 所以之後好像就限制人數了 要注意的是要選三學期而不是六學分 所以一學期修兩門專題 是只有一門可以當專題學分的 然後系上是推薦碩一下開始修 所以就是碩一下 碩二上下各修一門 還有12學分選修也不能隨便選 要選兩個學門 然後每個學門至少修兩科 學門的選擇 理論上是要指導教授認可 但大部分指導教授都不會太硬性規定就是 所以就注意學門然後修自己有興趣的就好 有哪些學門就自己上經濟系網站看吧 這個不要選課選太隨便大概都可以湊滿兩學門 像是有些課程分一、二的 都修完一定就可以湊一個學門 有些科目會跨兩個以上學門 但計算上你只能當一個學門來用 比如說線性代數一、二 為『賽局與數理經濟』學門 和『計量經濟』學門 但不能只修完線性代數一、二就算修完兩個學門 只能選其中一個學門來算 不過只要修完線性代數一、二和高等微積分一、二就湊滿學門和畢業學分了喔XD 大致來說選修的話不成問題 M字頭只給碩士班修的選修大都是小班制 一班可能都不到十個 很多就是以報告為主 之前還有同學只有他一個人修一門課 然後老師寫報告讓課順利開成 變成一對一教學XD 也可以選U字頭的課是碩士班和學士班都可以修的 修課人數就會比較多 這種有些比較熱門還會是大班級 總之我是覺得選修的選擇還挺多的 只是總是會遇到有些想修的可能兩年中都沒有開就是.... 如果每個學門都只修兩學分的科目 這時候可能就會還差四學分才能畢業 這時候其實可以一學期選兩門專題 雖然只有一門可以當專題學分 但另一門雖然不算在學門學分或專題學分 但可以當畢業學分XD 畢竟專題還是比修選修輕鬆就是 只要過去簽到就好 其實如果順利的話 很多人可以在碩一就把 除了專題學分和碩士論文之外的學分修好 碩二就可以專心寫論文了 加上有些人可能大學部有修多的選修 就可以在碩士時抵免掉 而絕大部分至少都可以在碩二上時修完選修學分 再說說指導教授吧 台大經研所不用一入學就找指導教授 大概碩一的寒假會有一個指導教授說明會 會有一些教授來說自己的研究內容 當然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會過來講 然後再升碩二的暑假前登記好指導教授就好 所以大概有一學期的時間可以讓你尋找指導教授 這裡再提一下經研所好不好畢業吧 如果你胸無大志 只是想要拿一個文憑 就像上述說的 選修學分其實不難拿 那必修呢 老實說 雖然很多人說覺得很重 但其實被當的機率 我覺得其實很低 台大是用等第制計算的 其實很多老師是用排名來打分數 說難聽一點就是不要到最後幾名就好 至於是幾名 這點因教授而異 但至少不會像數學系給你一半當下去 那會不會到最後幾名呢 恩 大概很少人知道 台大會計系博士班的必修要修 台大經研碩士班的個體一和計量一 他們大概也有點無奈 他們很多人都說他大一經濟學後就沒碰過經濟了 我記得個體一之前會把他們當及格低標 而如果你考得比他們還低 我也不便說甚麼 以及還有外籍生或交換生 這個嗎 雖然我也有看過很認真的外籍生 但 恩 我還是不要多說甚麼好了 總之就這樣 話說回來 大陸學生我看過就真的還挺用功的 下一屆好像有個大陸學生一年半就畢業的樣子 至於畢業論文呢 我記得我當時在指導教授說明會 有一個很熱門的教授 說他"只"收五個學生 請想找他當指導教授的 在某天的七點來他辦公室找他 這情況自己想像吧 我之後還有好奇去圖書館看一下他們的論文寫什麼就是 而其他經研所大部分教授是只收一個最多不超過兩個 但好像TASSEL實驗室每年收不少學生 不過實驗會需要不少人力吧 說起來TASSEL實驗很多都挺有趣的 雖然常常會歧視經研所的不讓經研所的做 不過如果是台大學生的板友 在NTU版看到TASSEL的實驗 可以多多參加 也挺好賺錢的 幫他們打個廣告吧 扯遠了 不過扣除掉這個 我還是看到很多同學五月多就口試完成 然後六月就可以交紙本畢業 (比起我看過很多電機資工的朋友好像七月底口試 口試審核還被扣押到八月底才能走應該算早的) 當然如果胸懷壯志 經研所也是有可以讓你受到磨練的老師 這個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畢業 這裡就是大概自己探聽好 自己選擇好 我只能說大部分經研所的都可以在兩年畢業就是 出路的話 其實我也想知道經研所出路是什麼XD 我其實跟我當時碩士班同學不熟 看起來很多其實還是在銀行或保險工作 我記得有兩三個在同一家人壽的固定投資部門工作 銀行我也不太清楚ARM和MA這些職位有甚麼差別 不過他們感覺就比較像是也有考管理學院的人 還有去選管理學院的課的樣子(不過這些不算畢業學分就是) 如果走學術的 能出國就出國 沒有出國的可能就先在台灣和中華經濟研究院或學校當研究助理 不知道之後會不會出國就是 極少數繼續台大念博士 說起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為什麼之前推文有人說他們那屆都在準備國考就是 回到必修好了 再來講總體一好了 但老實說我對總體實在不熟 我們那年99年是陳虹如老師和陳旭昇老師合開的 陳虹如老師教的大概跟101年差不多 用Wickens的課本 從solow model教到 ramsey model 求出一些Steady State之類的 下半學期是陳旭昇老師 是教時間序列 這裡反而跟計量二教的有點重疊 教AR MA VAR等時間序列模型 以及發生衝擊時會造成怎麼影響等內容 而100和101年是總體一都是由毛慶生老師負責半學期 100年是毛慶生老師跟陳旭昇老師合開 101年是毛慶生老師和陳虹如老師合開 但至於毛慶生老師的部分 因為我沒有聽過 所以也不知道內容就是 計量一、二的部分 我又因為某些緣故可以說上三年的情形了XD 99年計量一是張勝凱老師教授 內容是根據Hayashi著的計量課本 從OLS和MLE 這裡其實就是改用矩陣表示而已 到後面的IV 2SLS GMM估計式 以及Binary Response Models之中的logit 和 probit model等 內容就大致照課本上 作業有手寫也有電腦題目 電腦當時助教是用R軟體教學 但作業使用軟體沒有限制就是 不過我還是使用R軟體來做 畢竟R軟體是免費的 其他像是matlab之類的 可能就要.... 而100年和101年是由陳釗而老師教授 陳釗而老師是100年新進來的老師 兩年他教學內容有點差異就是 教學方式老師有自己編輯的講義 100年主要是參考Hayashi 和 Hansen 兩本教科書 但Angrist J. & J. Pischke 和 Wooldridge這兩本也有參考一點 內容跟99年類似 1. Introduction 2.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3. Asymptotic Theory for Least Squares 4. Single-Equation GMM 5. Extremum Estimators 6. Binary Response Models 7. Panel Data Models 大體上是OLS到IV 2SLS GMM 以及後面的Binary Response Models 但101年前面著重在考慮這個模型估計式是不是identied之類的 比較偏向定義方面 探討估計式是不是唯一解 以及後來教了Quantile Function和 Causal Effect之類的 Quantile Function好像是陳釗而老師主要研究的 只是我覺得教這個好像有點太難了點就是 而且跟我原本知道的計量一好像差有點多 然後下半學期才開始講原本100年一開始講的OLS 就比較像是原本計量一內容 陳釗而老師的作業也主要是紙本和電腦混和 不過100年是給比較長的時間做一次作業 可能兩星期後交 而101年比較會把一次作業分兩次交 可能前幾題下次交 後幾題下下次交 電腦的部分一樣是教R軟體 但繳交作業可以用任一軟體 這裡感覺好像及大部分都會用matlab 可能是因為他們總體毛慶生是用matlab的關係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第一個寫出來的人是用matlab的關係 計量二99~101年都是陳宜廷老師教授 陳宜廷老師主要是用自己的講義教授 一開始在講大樣本理論的中央極限定理 M-Estimation Method 和QMLE 以及它們的Test 下半學期是時間序列 Stationarity 、White noises、IID檢定 以及後面的 AR MA ARCH GARCH等MODEL 三年教的都差不多 只是教的內容越來越少 像99年最後有教個Markov-Switching Models 但100年只有稍微提一下 而101年因為放假太多就完全沒有提到了 計量二的作業以電腦作業為主 而且以模擬為主 一樣是用任意軟體都可以 這裡也是大都看到是用matlab居多吧 這裡就不禁想抱怨一下 每次作業的Code都會覺得很多人似曾相似 有些還記得把變數名稱改一下 ABC改個XYZ 但嚴重的就完全一樣了 然後模擬作業不太可能有人結果一模一樣 但就是有人會一模一樣給你看 不過之前改大學部經原情況也差不多 大概有出Mankiw教科書的習題 有作業答案寫的 跟我手上解答一模一樣就算了 連圖都整個影印一樣的一份給我是怎樣XD 只能說這種大概哪個階段就都是這樣吧 當然以後情況可能不會像我說的那樣 每年必修老師可能會不一樣 據我所知明年計量二應該會換老師 而其他我就不清楚了 現在課程還沒有出來 所以以上說的清況就當參考就好 好像還有什麼想講的 等想到或有人有疑問再補充吧 越說越凌亂了 先這樣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3.162

07/08 21:54, , 1F
推~寫得太棒了!!! 另外可以請教一下讀書風氣及同學間
07/08 21:54, 1F

07/08 21:55, , 2F
互動這方面嗎??
07/08 21:55, 2F

07/08 21:59, , 3F
07/08 21:59, 3F

07/08 22:58, , 4F
原Po原來是數學系QQ
07/08 22:58, 4F

07/08 23:05, , 5F
07/08 23:05, 5F

07/08 23:13, , 6F
推~~~
07/08 23:13, 6F

07/08 23:29, , 7F
為何妳讀三年經研所XD
07/08 23:29, 7F

07/09 14:37, , 8F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第一個寫出來的人是用matlab的關係 (XD
07/09 14:37, 8F

07/09 21:00, , 9F
模擬作業一模一樣...,還真有種XD
07/09 21:00, 9F

07/12 17:34, , 10F
推助教 讀書風氣我覺得跟計量成績一樣雙峰分配
07/12 17:34, 10F

07/12 17:37, , 11F
同學間互動就 分群,有些人可能整個碩班都不會講到話吧
07/12 17:37, 11F
文章代碼(AID): #1Hsi6Gd7 (gradu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si6Gd7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