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文所準備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TaMaKiHoLiC)時間12年前 (2012/04/04 04:48), 編輯推噓10(1002)
留言1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所以我現在來還了(菸) 政大台文所 中文史 65 台文史 80 文批 81 英文 67 國文75 總分368(正取一) 正取最低分數331 最低錄取分數317 台大台文所 中文史 55(*1.5=82.5) 台文史 58(*1.5=87) 文學理論76(*1.5=114) 英文 60 國文 90 (口試資格:筆試總分366.50以上 且 加權後台文史>82.5 文學理論>81.00) 口試 85.67 總分470.51(正取六) 錄取最低分數466.70 心得跟心得文的部分都有,不想看心得(閒聊)的部分就直接end喔! 後面就是一些應考方法跟書目。 今年考試時間很讓人揪心,台大早政大一個禮拜考試,但政大比台大早一天 放榜(政大放正式榜台大放口試榜),所以我跟自己說,至少在放政大時要看 到自己的名字 不然就成功嶺見惹。 出乎意料的,台大口試榜偷跑了幾天,所以即便政大放榜後也無法太開心, 為了上台大,只好推出祭品文--如果台大也上了,就要來graduate版PO心 得文。 很幸運的,讓我有機會可以上來閒話john~ 先聲明(還再閒話的意思),這篇心得文比較適合像我這種半路出家、文學底 子說不上深厚的人。至於有多淺薄....呃....舉個例子來說,在考完政大的 那天,我和學長在公車上聊天,當我滔滔的和學長說我舉了那些書為例時, 順口問了《古都》作者是誰,學長瞬間翻我白眼一千遍。事實上,我自己也 不確定有沒有讀過《古都》(囧),甚至連朱家姊妹寫了哪些書都會搞混。我 沒有想要辯白,但是我是真的想不起來,所有東西都只是塞進腦子裡,漿糊 而已。如果你和我一樣,在準備台文所的時候肯定也是焦慮的。 在準備台文所的這一年,很高興遇到滿多貴人的,包括一起準備台文所的戰 友兼學長,去年的(挪台)重榜一姐,許多已經在台文所上的學姊。每當我慌 亂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線聽我靠么的人,如果可以,真心請大家認識一些 對台文敏銳一點的朋友,對他們來說,即便只是信手拈來的一句話,都會是 醍醐灌頂(認真),而且只有他們才懂你在靠么什麼(這很重要)。 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是去年升大四暑假,當時我先從台文史聖經──濤哥的 《台灣文學史綱》準備起。這一步我想是很多考台文所初步的人會起的第一 步,但是越讀越多後,會發現台灣文學史真的不只有這樣,畢竟濤哥避開滿 多問題的,真的只是史綱。 後來陳董的《台灣新文學史》成書了,成為另一套非讀不可的聖經時,從學 姊那邊翻印來的聯合文學連載已經失去優勢(QQ),正因為可能人手一套,所 以盡其所能的看熟就也成了唯一解。 我想,像我這樣半路出家考台文所的人,遇到最大的困難,應該是台大跟政 大的路線問題,如果加上清大,那就GG了。關於這個問題,學姊給我的答案 是「就以政大為主啊。政大路線很明確,連出題的人是誰都很清楚,所以至 少政大可以把握住,至於台大,呃....就是在政大之外讀的都是台大的。」 聽到這句話確實安心,卻也開始焦躁,彷彿證實了「沒有方向就是台大的方 向」這個說法。所以這裡,我想大致分成政大跟台大說明準備方向,但是並 不代表兩邊不能互補就是了(燦笑)。 政大--不諱言,政大的確比台大好準備多了,政大感覺考記憶,方向跟考 題比較好抓。   台灣文學史   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背熟背熟背熟,而且政大的台灣文學史跟文   學批評會相互滲透,滿有趣的,但是光這樣可能還不夠,如果可以,強   烈建議看完陳董的《後殖民台灣》一系列四本書,讀完會很好舉例,但   是其實老師的想法這十年來有在修正,所以書中有一些是跟他現在想法   是不太一樣的,要思考一下,而今年考的兩題申論實在跌斷小腿了(囧)   文學批評   《關鍵詞200》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的先備知識不夠,我真的看不   懂,我直覺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向有上課的朋友借陳董的課堂筆記。女性   、新批評、新歷史、原住民、現代、後現代、後殖民....這些看陳董的   講義就知道怎麼寫了,如果能到課堂上受老師親炙當然更好,畢竟老師   曾經說他不喜歡補習班來聽他的課把東西湊的四不像。   英文   呃....我想考這個所的人英文都是拿過去有的高中程度拚了吧。如果想   要安心,可以做一下考古題,但沒什麼用其實,心安而已。   國文   照理說政大的國文也沒有做考古題跟猜題的必要,說了感覺白說。   中國文學史   我用的是葉慶炳先生的《中國文學史》,因為上課就是用葉先生的書,   而且我也沒錢買書,但是我覺得這本書如果可以背的爛熟,也夠回答政   大的中國文學史了。   我習慣先認真看完一講(以講為一次讀書的單位),然後找出一講中的脈   絡(參看北宋詞的部分就知道什麼叫做一講中的脈絡),通常我會以段落   為脈絡的單位,看葉先生處理文學史脈絡,然後歷來評價,再來舉例,   最後重評並給予地位。基本上這種東西最怕貪多會嚼不爛,所以一步一   步站好,能求更多再更多就好,畢竟中國文學史很重源流及評價,背錯   人就囧逼逼了。 台大--台大的題目真的很難答,台灣文學史會跟文學理論也會相互滲透,   看考古題時會有莫名的焦慮。去年暑假時一點底子都沒有,看了考古題   之後只是暈,根本看不懂題目問什麼;寒假時看好一些,看懂了,卻知   道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回答;而現在考完了之後會去看題目,卻怎麼也想   不起來到底答了什麼、怎麼會答這種題目= =   台灣文學史   台大的台灣文學史多了古典台灣的部分,及比起政大來說更吃重的日治   ,所以這也變成準備台大的難處之一。就考古題看來,政大的台灣文學   史具有脈絡感,而台大的台灣文學史就像要你再現當時的文學場域一樣   ,更具主題性,所以讀《台灣新文學史》也沒太大用處,頂多打一個基   礎而已,要更深入了解台灣文學的議題,得從每個老師的論文及書開始   看(說到這裡,我覺得我能考上台大真的很強運,挑對好多書),例如黃   美娥老師的《古典台灣》、《重層現代性鏡像》;梅老師的領域也十分   重要(也就是能讀就盡量讀john)。   文學理論   這是台大跟政大又一個很不一樣的部分,台大的文學理論歷年多是柯老   師出的,因為柯老師看過的書多的不可思議,所以要回答到好有一定的   難度,但今年的文學理論的確滿令人覺得新奇的,前兩題簡單但不容易   答,後兩題考的幾乎是文學史(但如果真的當文學史去答就GG了吧我想)   英文   今年英文是拉丁文嗎QAQ,台大英文也無從準備起,三個字,吃老本。   國文   不需要焦慮的一科,請大家放膽寫,但是要注意時間噢,至於為什麼拿   了90分,我也不是很清楚,其實。   中國文學史   因為是台大的學生,上過歐老師的中國文學史,也知道柯老師的風格,   所以在準備中國文學史的確比較有方向,會比較知道兩位老師要的是什   麼,雖然〈孔雀東南飛〉跟〈悲憤詩〉的比較實在跌破膝蓋,但是有幾   題滿有歐老師的感覺的。因為政大的中國文學史跟中文所的分卷,相對   來說題目會比較好答,而且台政兩校的中國文學史也沒有太大的派別問   題,所以這科變成最難背卻也最好準備的科目,   面試   就聊天啊。但是真的要把自己的自傳跟成績還有所附的備審資料看熟,   然後我小小覺得有一點底子很重要,因為教授們都會出奇不意的問一些   文學背景的問題,這些可能是你從未想過的,例如洪老師看了我的成長   背景就問我對於牛車的看法(是真的牛車),看了我的報告就問我台灣文   學要如何發展悲劇理論;張文薰老師問我有沒有關於雲林縣地景描寫的   文學作品,黃老師問我有沒有讀過雲林縣的相關史料,這些我都沒想過   啊,但還是硬著頭皮答上幾句。所以其實只要把能準備的準備好,其他   只能臨場了(肺腑之言)。 最後,我想跟讀得煩躁的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所措的朋友說:「不要緊張, 只要好好生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圖書館中,望著滿坑滿谷讀不 完的書而焦慮時,因為沒有深厚背景而無法有效判斷哪本書較具閱讀優先順 序時,我真切體會到這句話,我知道不管怎麼樣,我一次只能面對一本書, 再多再慌都無濟於事,所以我站定了,抽出了梅老師的書,一篇一句一字讀 好之後才放過自己,多了久了,始能分辨這麼多書中哪一本哪一篇是自己真 正需要的。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過程中,一定能發現有些論文跟書寫得很好 ,但其實並不完全適合用來應試(恕我冒昧) 最後,我想說幾句老實話,如果是半路出家,東西沒讀熟會忘記是正常的。 像我暑假花了一個月讀《台灣文學史綱》,兩個月讀聯合文學連載的〈台灣 新文學史〉,最後寒假瘋狂衝刺的時候,這些東西還是忘光了,還是得再重 打一次地基,所以不要怕苦,不要怕時間不夠,能夠抓一點是一點,其他只 能交給運氣。 我在底下列出我這段期間看的書 台灣文學史 台灣文學史綱 / 葉石濤著 台灣新文學史 / 陳芳明著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 / 呂正惠著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 / 呂正惠著 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 彭瑞金著 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灣作家論 : 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 / 陳建忠著 古典臺灣 : 文學史.詩社.作家論 / 黃美娥著 臺灣 : 從文學看歷史 /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編選.導讀 文學批評 (和台灣文學史相互滲透) 後殖民台灣 : 文學史論及其周邊 / 陳芳明著 殖民地台灣 : 左翼政治運動史論 / 陳芳明著 左翼臺灣 : 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 / 陳芳明著 殖民地摩登 : 現代性與台灣史觀 / 陳芳明著 台灣文學理論(我承認這一類是我加的) 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 / 陳義芝主編 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 / 梅家玲編 文學地理 : 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 / 范銘如著 評論30家 / 李瑞騰主編 霧與畫 : 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 楊照著 現代詩縱横觀 / 蕭蕭著 台灣新詩論集 / 陳千武著 殖民地的傷痕 : 台灣文學問題 / 呂正惠著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 文學論 : 文學研究方法論 / (美)韋勒克,華倫等著; 王夢鷗等譯 文學概論 / 張雙英著 小說面面觀 : 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 / 愛德華.摩根.佛斯特作; 蘇希亞譯 關鍵詞200 :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 / 廖炳惠編著 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 葉慶炳著 中國古代文學史 / 馬積高, 黃鈞主編 中國分體文學史散文卷 / 趙義山, 李修生主編 中國分體文學史詩歌卷 / 趙義山, 李修生主編 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 / 趙義山, 李修生主編 中國分體文學史戲曲卷 / 趙義山, 李修生主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3.205

04/04 05:52, , 1F
有神快拜
04/04 05:52, 1F

04/04 07:15, , 2F
那個國文成績(望
04/04 07:15, 2F

04/04 09:24, , 3F
XD
04/04 09:24, 3F

04/04 09:44, , 4F
不過我是聽說台大文概是看該年誰教?
04/04 09:44, 4F

04/04 09:47, , 5F
所以近兩年風格丕變據說是和文概換人教有関
04/04 09:47, 5F

04/04 09:56, , 6F
然後有認識的台文學長姐很重要,我自己完全沒認識的
04/04 09:56, 6F

04/04 09:58, , 7F
學長姐,準備方向之類的只能靠自己。很崩潰......y
04/04 09:58, 7F

04/04 18:19, , 8F
文概是台文所老師出的,只是近年變成兩個老師出!
04/04 18:19, 8F

04/05 20:17, , 9F
阿維學長~(二樓快拜啊,這是你學長!)
04/05 20:17, 9F

04/05 22:58, , 10F
我是說樓樓上。
04/05 22:58, 10F

04/06 00:13, , 11F
你竟然先po了……過分!
04/06 00:13, 11F

04/07 00:24, , 12F
朝聖推!!!
04/07 00:24, 12F
文章代碼(AID): #1FUs8wRm (graduate)
文章代碼(AID): #1FUs8wRm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