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文所準備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1234567)時間13年前 (2011/03/24 20:41), 編輯推噓10(1000)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前言: 沒想到有一天能夠上來這邊PO心得文,雖然是冷門的台文所, 但還是希望能有一些回饋,能夠幫助之後有興趣想要考的人。 我本身是成大台文的學生,所以算是本科系的,但是,我在學 時後沒有想過要繼續念研究所,功課也普普通通 (還曾經考過 全班倒數幾名XD),社團、打工也是樣樣來,台文所的必考科目 ──台灣文學史,我的成績也都有點悽慘Orz,但是對於文學本身, 我是很有興趣的,在畢業工作一兩個月之後,決定繼續念下去。 其實我覺得台灣文學所,有點像是外文和中文的綜合,雖然這種 說法很不精確,但可以作為理解的切入點,台文所的必考考科 有「文學理論與批評」,這部分是西方的文學理論,以前在系上 也是用全英文的原文書;還有「台灣文學史」從清領時代的傳統漢詩文 一直到日治時期新文學,以及戰後的各種文學發展,解嚴後各項意識的抬頭, 如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等等,是很豐富的領域;以及「中國文學史」 這科大家應該比較能想像,就是中國文學的流變,就不多贅述了。 成績: 成大台文所 正取(榜首) (台灣文學與文化史44,文學理論與批評77, 華語文學文本解讀51,英文文學文獻解讀74) 政大台文所 正取第七名 (國文61,英文72,台灣文學史81,文學理論與批評68 中文史60) 清大台文所 正取 (台灣文學史108,滿分150;現代文學理論與批評65 英文94,中文史71) PS雖然說我總覺得我都是靠英文在拉分XDD 準備方式與書單 台灣文學史 建議一開始可以先讀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以及《台灣文學入門》, 前者非常簡單精要,可以先作全面性的了解。「入門」則以問題的方式呈現, 寫考古題的時候可以參考。再來可以讀陳芳明的幾本書,《殖民地台灣》、 《後殖民台灣》、《殖民地摩登》,若有時間再讀《左翼台灣》, 陳芳明還有發表在聯合文學的「台灣新文學史」共十八章,好像還沒集結成書, 所以可以找聯合文學印來看,要考政大的話還蠻有幫助的。(因為陳芳明是 台文所所長)。另外,彭瑞金的《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也寫得很詳盡, 其他我還讀了劉亮雅的《後現代與後殖民》,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 以及黃美娥的《重層現代性鏡像》等等,後面這三本我也沒有完全讀完,挑一些 你自己不懂的,或做考古題遇到的章節來讀就夠了。 清領時期的台灣文學史,可以找黃得時以及師懿琳教授的書來看, 因為我比較著重日治之後的部分,所以清領時代比較不熟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成大的台文史考得這麼慘吧XD) 這科算是台文所的必考科目,所以相當重要,除了各個時期的時代背景 要弄清楚,以及如何影響文學;詩、小說、散文、戲劇的各個發展, 重要的作家作品都要分得很清楚才行,我自己是邊讀邊整理筆記,按照 時代畫分,在讀到新的東西的時候就補充進去筆記裡面,所以筆記是非常亂的XD 寫考古題要查的時候也很方便,也容易知道自己哪裡沒讀到或不太清楚。 另外,文本我也都會找來讀,所謂文本,就是文學史中重複被提到的重要作家, 寫的重要作品,這點我自己還蠻重視的,與其看其他學者如何定位這些文本, 不如自己讀過感受一下,在稍微思考整理,那樣子寫下來的感覺會更真切! 這也是身為本系生的好處,大部分的文本老師都會印成講義給我們,在準備的 時候我也又重新讀了一遍,短篇可以讀就盡量讀,長篇真的沒時間也務必掌握 大意,大概知道這本小說在寫什麼即可。 文學理論與批評 我讀的是原文書《begining theory》(如果沒記錯的話XD) 讀這個好處是, 可以順便把英文準備起來,訓練自己的英文閱讀。其他的則有朱剛的 《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這本十分簡明扼要,也蠻好讀的, 可以把各個流派大致上搞個清楚,再來就是廖炳惠的《關鍵字200》, 每天讀個四五個,很快就可以念完一整本,作完考古題不會的字,要查詢 也很方便,尤其是清大和政大的文批都有考名詞解釋,這本書蠻有幫助的。 最後一本是(也是最厚的一本XD)是《文化研究的基礎》,這本非常難讀, 但我還是硬生生的看了兩遍,遇到文化研究分析方面的題目,會比較能應付。 文批是非常難的科目,但也是我最喜歡的科目,因為各種「主義」本身本來就 不好理解,(如馬克思主義、後殖民主義、後結構主義等等),在閱讀的過程 中,最重要的是要一邊思考、吸收,讀完之後最後能反問自己,看能不能夠 舉出一兩個例子來印證,若能找到人討論,會更事半功倍。 中國文學史 這一科反而是我最不熟悉的,因為我從來沒有上過這門課,所以全靠自己摸索, 但有高中國文的底子,其實不算太難,我的書很簡單,只有兩套,一是劉大杰的 《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中下三冊,以及宋裕的《中國文學史800題》上下冊, 先把各個朝代的文學流派整理成筆記,寫考古題遇到不會時再查800題,劉大杰的 史觀是非常唯物的,也是受當大陸共產制的影響,所以難免有些偏頗,這時候再讀 宋裕的可以平衡一下。這科我沒有求高分,只要能夠大致寫出來就好了。 其他 成大考的和別人最不同,還有華語文本解讀,以及外文文獻解讀(日英文二選一) 這兩科幾乎無法準備,前者只能靠平時多累積閱讀經驗,後者則是有空時後 翻翻英文文章,背一背單字如此而已。政大英文要多做考古題,把考古題出現的單字 背下來;清大英文非共同考科,台文所的英文大多也和這個領域有關,一樣多做考 古題,後半部的英翻中,要能掌握整句意思,也要把中文寫得流暢才好。 其實我正式開始準備大概是從十月開始,並不算早,尤其今年日期提早許多, 時間並不是很充裕,一開始多衝刺中文史,因為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 其他的,大概是每天都保持讀書的習慣,我並不是能夠一天讀八小時、十小時的那種人, 尤其文學的東西很耗腦力,我又還有打工要維持生計,所以把握時間、講求效率, 該記的年代等等東西要記下來,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思考」,文學現象背後 可能的原因,文本帶給你的感受等,我覺得這是台文所所需具備「思辨」的能力! 另外就是,不要因為怕自己還沒念完,就不敢做考古題,念完一遍就勇敢面對 考古題吧!XD 作考古題可以讓你了解每個學校的出題方向、形式,你同時也會知道 自己哪裡還讀不熟,需要再加強;不過麻煩的是,文學院的題目都是申論題, 我的建議是,還是可以試著寫,自己分配時間,看能不能夠在有限時間內把自己 的想法表達清楚,這也是很重要的訓練,再來,就是考試的時候真的遇到不會的題目, 千萬不能空白,空白就完全拿不到分數,還是要根據蛛絲馬跡,把你所會的展現給教授 看,我想多少會有一點點分數。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一方面也私心的覺得, 台灣文學在將來應該是有發展潛力的,也應該會有更多人投入這個領域才對, 祝考上的各位在學術之路上都順利,正在準備的人繼續努力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212.39 ※ 編輯: ponyocat 來自: 115.43.212.39 (03/24 20:48) ※ 編輯: ponyocat 來自: 115.43.212.39 (03/24 20:52)

03/24 21:16, , 1F
推~強者同學XD
03/24 21:16, 1F

03/24 21:16, , 2F
原PO高手!!
03/24 21:16, 2F

03/24 21:21, , 3F
是說榜首考試那天坐我前面XD
03/24 21:21, 3F

03/24 21:41, , 4F
台灣文學真的需要更多人投入
03/24 21:41, 4F

03/24 21:50, , 5F
原po超強!但政大台文正取一到底幾分啊?真可怕......
03/24 21:50, 5F

03/24 22:15, , 6F
強者
03/24 22:15, 6F

03/25 11:56, , 7F
是社團學姐, 推一個=D
03/25 11:56, 7F

03/26 16:44, , 8F
台文推一個
03/26 16:44, 8F

03/27 22:35, , 9F
鄰居推一個 你真的很了不起XD
03/27 22:35, 9F

06/01 14:51, , 10F
推推
06/01 14:51, 10F
文章代碼(AID): #1DYpleGs (graduate)
文章代碼(AID): #1DYpleGs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