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閒聊] 唐朝宰相

看板gallantry作者 (Thema & Variationen)時間4年前 (2020/02/29 17:36), 4年前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UMY_1oH ] 作者: 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請問王維詩人 時間: Sat Feb 29 17:32:46 2020 ※ 引述《gourmand (短歌行)》之銘言: 這篇文章帶出許多有趣的話題,想借標題先聊一下唐朝的宰相 [del] : 這時候王維大概30出頭 : 還被越調越遠 : 乾脆隱居了 QQ : 隱居了一陣子 : 猜測可能還是不太甘心這輩子就這樣 : 他寫了首詩給張九齡 : 你說他是和詩文同好唱和分享詩作也好 : 是拍馬屁也罷 : 總之當時張九齡已經當到宰相了 : 在這之後沒幾年 : 王維突然調回長安空降 : 就是張九齡關說的 說張九齡"關說"太沉重, 因為擬旨任免官員本來就是宰相的權責啊。 可以參考中唐宰相崔祐甫的小故事: ----------------------------- 崔祐甫取代政敵常袞擔任宰相, 每天都會發布十幾道的人事命令, 擔任宰相還沒有一年,已經任命了800+位的官員, 這些官員多被認為稱職的。 皇帝有一次問崔祐甫: 「有人說你擬旨任命的官員中, 很多人都是你的親朋好友, 你怎麼解釋呢?」 崔祐甫回答: 「聖上降旨要我擬旨任命百官, 我一定要熟悉這個人的才能品行, 才有辦法任命合適的官員。 只有我認識的人, 才有可能確知其才幹如何、適合甚麼職位。 如果素不相識的對象,我怎麼知道他的才能品行呢?」 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 ...... ----------------------- 相比之下,張九齡任命王維,我覺得應該還好啦 八卦是:這個任命大票親朋好友的崔祐甫還算是中唐的名相呢! 他去世後被贈官太傅,在唐朝如果說崔太傅, 不用特別說名字,大家也都知道是在指稱崔祐甫 (「豐太閤=豐臣秀吉」的概念) [del] : 在李林甫任內,王維做到了五品官 : 換算ROC制度 : 大概是次長等級的政務官 : 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才三品而已 [del] : 到最後王右丞這個外號來自尚書右丞這個位置, : 雖然並不是宰相 : 換算在ROC的制度,大概相當於部長這個位階 : 一個簡單的判別標準是 : 唐朝初期的宰相職稱叫「尚書令」 : 到李淵後期,李世民曾經坐過這個位子 : 為了避李世民諱 : 唐朝中期以後就沒有名義上的宰相職 唐朝宰相制度很有趣,所以這邊補充一下。 唐朝的宰相是多人制,有分編制內宰相、與實質宰相兩種 隋唐搞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是尚書、中書、門下, 最初的設計是:這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所以編制內的宰相一共三人: 1.「尚書令」(尚書長官-正二品) 2.「侍中」 (門下長官-正三品) 3.「中書令」(中書長官-正三品) 不過唐朝打從李淵受(ㄘㄨㄢˋ)禪(ㄨㄟˋ)以後, 第一批宰相就沒有遵從這個規律,他一次大放送任命了5人 1.李世民 - 尚書令 2.裴寂 - 尚書右僕射知政事 3.劉文靜 - 納言 4.蕭瑀 - 內史令 5.竇威 - 內史令 怎麼除了尚書令以外,跟前面說的好像不一樣? 因為「納言=侍中」「內史令=中書令」, 真正奇怪的是「尚書右僕射知政事」, 重點在於「知政事」三個字 唐朝的宰相是多人制,重大決策大概就是開會搞定, (官場行話:開會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講白了,「能進去開會的」就是宰相,誰管你是甚麼官呢~~ 官銜,參考用的啦~~ 後來除了「知政事」以外,名堂也越來越多,有: 1.同中書門下三品 2.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3.知政事 4.參知機務 5.參與政事 6.平章軍國重事 其中同中書門下三品大概是最"威"的, 例如扶植姪子當皇帝卻被姪媳婦害死的長孫無忌, 在他一生中最威的時候(李世民掛點李治即位)後, 他的官位是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至於尚書令,他曾是宰相的第一把交椅, (八卦點:李世民不但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算是唐朝第一位宰相哦) 而在在世民二弟登(ㄘㄨㄢˋ)基(ㄨㄟˋ)之後, 大家都很長眼,不敢再擔任這個職位 (就像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總裁蔣中正) 後來只有764年郭子儀曾經短暫擔任這個職位, 但那時尚書令已經不是宰相了,郭子儀也嚇死了,趕快推辭掉 [del]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43.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2968769.A.C91.html

02/29 17:35, 4年前 , 1F
推認真文
02/29 17:35, 1F

02/29 17:35, 4年前 , 2F
宰相系
02/29 17:35, 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2/29/2020 17:36:02

02/29 23:44, 4年前 , 3F
郭曖:怕屁啊,本來就你不想當皇帝而已
02/29 23:44, 3F

03/01 12:17, 4年前 , 4F
唐朝真的值得研究
03/01 12:17, 4F

03/01 12:55, 4年前 , 5F
郭子儀:孽子,你想一家雞犬一起升天是吧
03/01 12:55, 5F
這個故事好像也挺適合古八版,補充一下~~ ------------------------------------------ 郭曖(郭子儀的兒子)有一次與老婆昇平公主吵架, 郭曖說: 「妳不過仗著妳爸是天子。 跟妳說,給我爸當天子,我爸還不屑呢!」 公主怒了,快車進攻找皇帝爸爸告狀, 皇帝說: 「妳不懂事,妳老公說的中肯。 假如他真的想當天子, 天下哪可能還是妳娘家的?」 於是安慰女兒叫女兒回家。 郭子儀聽聞此事,把郭曖關起來, 晉見皇帝請罪。 皇帝說: 「俗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 只是兒子女兒床頭吵架, 哪兒值得我們去計較!」 郭子儀回家以後,打了郭曖數十大板。 (資治通鑑卷224) ------------------------------------------ 君臣如此也算是佳話了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02/2020 22:27:57

03/02 23:18, 4年前 , 6F
更早時東漢就有人說做人要: 曖曖內含光
03/02 23:18, 6F

03/02 23:18, 4年前 , 7F
小郭顯然不能體會老郭給他起名的深意
03/02 23:18, 7F
更多關於「曖曖內含光」的座右銘~ #1SYvCLzA (寫出這句話的崔瑗,個性接近於火爆文青浪子, 大概是自己做不到,才會寫成座右銘吧 崔瑗的兒子崔寔,似乎比較有曖曖內含光的風格)

03/03 00:35, 4年前 , 8F
這故事真有趣
03/03 00:35, 8F

03/03 09:24, 4年前 , 9F
醉打金枝這戲曲的典故 就是從這故事來的
03/03 09:24, 9F

03/03 09:34, 4年前 , 10F
郭子儀深懂功高震主的道理,要是苛一點的皇帝,搞不好就藉
03/03 09:34, 10F

03/03 09:34, 4年前 , 11F
此機會整你了。
03/03 09:34, 11F
李善長表示羨慕

03/03 11:02, 4年前 , 12F
算互相牽制啦,郭真的要當皇帝沒名分,李唐皇室尚未
03/03 11:02, 12F

03/03 11:02, 4年前 , 13F
失去人心,大義不受支持,反過來沒郭平衡政軍及外族
03/03 11:02, 13F

03/03 11:02, 4年前 , 14F
勢力,皇室胳膊已軟,也坦不了,所以大家都克制,上
03/03 11:02, 14F

03/03 11:02, 4年前 , 15F
面別猜忌刺激,下面享富貴少干政,君臣和樂算最佳解
03/03 11:02, 15F
君臣和樂最佳解發揮到淋漓盡致,大概還是趙匡胤吧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04/2020 22:42:59

03/05 17:05, 4年前 , 16F
郭子儀參與了收復兩京,參與了聯合回紇克制吐蕃
03/05 17:05, 16F

03/05 17:08, 4年前 , 17F
如果李唐像明思宗對待袁崇煥那樣對待郭子儀,只怕提早倒
03/05 17:08, 17F
在唐代宗李豫(726-779)去世後,唐朝(618-907)還維持了128年,也不算短了 再補充一個小八卦點: 這位李豫先生在唐朝算是得到還不錯的評價, 所以去世後大家想要給他一個響亮的廟號 傳統美稱的宗字輩廟號,唐朝已經用掉了太宗、高宗、中宗等, 世宗還沒人用(漢武帝=漢世宗),所以給了李豫 不過「世」這個字在唐朝命運不好,犯諱, 所以被改成「代宗」.... 從字面上看起來說不出的怪, 好像不是正統似的, 後來「代宗」在南明的時候, 追贈為被奪門之變的景泰皇帝的廟號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07/2020 02:38:20

03/07 03:54, 4年前 , 18F
代宗? 代替誰? 旁系被選入嫡系當皇帝?
03/07 03:54, 18F
文章代碼(AID): #1UMZ23r4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UMZ23r4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