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諸葛亮和曹植筆戰

看板gallantry作者 (封侯事在)時間6年前 (2018/02/13 12:26), 6年前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 chordate: 李嚴和廖立都希望孔明補復怎麼會罷免版主 01/26 17:56 : 推 teeheehee: 有這段史書原文嗎 02/02 12:38 曹植 漢二祖優劣論: 有客問予曰:「夫漢二帝,高祖、光武,俱為受命撥亂之君,比時事之難易,論其人之優 劣,孰者為先?」 予應之曰:「昔漢之初興,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長,身自亡徒,招集英雄,遂誅強楚 ,光有天下。功齊湯武,業流後嗣,誠帝王之元勳,人君之盛事也!然而名不繼德,行不 純道,直寡善人之美稱,鮮君子之風采,惑秦宮而不出,窘項坐而不起,計失乎酈生,忿 過乎韓信,太公是諳,於孝違矣!敗古今之大教,傷王道之實義。身沒之後,崩亡之際, 果令兇婦肆鎢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趙幽囚,禍殃骨肉,諸呂專權,社程幾移。凡 此諸事,豈非高祖寡計淺慮以致禍!然彼之雄才大略,似儻之節,信當世至豪健壯傑士也 。又其條將畫臣,皆古今之鮮有,歷世之希睹。彼能任其才而用之,聽其言而察之,故兼 天下而有帝位,流巨功而遺元勳也。不然,斯不免於間閻之人,當世之匹夫也。 世祖體幹靈之休德,票貞和之純精,通黃中之妙理,韜亞聖之懿才。其為德也,通達而多 識,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樂施而愛人。值陽九無妄之世,遭炎光厄會之運,殷爾雷 發,赫然神舉。用武略以攘暴,興義兵以掃殘。神光前驅,威風先逝。軍未出於南京,莽 已斃於西都。破二公於昆陽,斬阜、賜於漢津。當此時也,九州島鼎沸,四海淵湧,言帝 者二三,稱王者四五;鹹鷗視狼顧,虎躍龍驤。光武秉朱光之臣誠,震赫斯之隆怒。夫其 蕩滌兇穢,剿除醜類,若順迅風而縱烈火,曬白日而掃朝雲也。若克東齊難勝之寇,降赤 眉不計之虜;彭寵以望異內隕,龐萌以叛主取誅,隗戎以背信軀斃,公孫以離心授首。爾 乃廟勝而後動眾,計定而後行師,故攻無不陷之壘,戰無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歸心 聖德。宣仁以和眾,邁德以來遠。於是戰克之將,籌劃之臣,承詔奉令者獲寵,違命犯旨 者顛危。故曰:建武之行師也,計出於主心,勝決於廟堂。故竇融聞聲而影附,馬援一見 而嘆息。股肱有濟濟之美,元首有穆穆之容。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稱;高尚純樸,有羲皇 之素;謙虛納下,有吐握之勞;留心庶事,有日昃之勤。乃規弘跡而造皇極,創帝道而立 德基。是以計功則業殊,比隆則事異,旌德則靡短,言行則無穢,量力則勢微,論輔則力 劣。卒能握乾坤之休征,應五百之顯期②,立不刊之退跡,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 ,詩書載其勳部。故曰:光武其近優也。 漢之二祖,俱起布衣,高祖閥於微細,光武知於禮法。高祖又鮮君子之風,溺儒冠不可言 敬,辟陽淫僻,與眾共之。詩書禮樂,帝堯之所以為治也,而高祖輕之。濟濟多士,文王 之所以獲寧也,高帝蔑之不用。聽戚姬之邪媚,致呂氏之暴皮。將則難比於韓、周,謀臣 則不敵於良、平。 諸葛亮論光武: 曹子建論光武:將則難比於韓、周,謀臣則不敵良、平。時人談者,亦以為然。吾以此言 誠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誣一代之俊異。何哉?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 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所以張、陳特顯於前者,乃自高帝動多疏闊,故 良、平得廣於忠信,彭、勃得橫行於外。語有“曲突徙薪為彼人,焦頭爛額為上客”,此 言雖小,有似二祖之時也。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 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稱鄧禹曰:“孔子有回,而門人益親。”嘆吳漢曰 :“將軍差強吾意,其武力可及,而忠不可及。”與諸臣計事,常令馬援後言,以為援策 每與諧合。此皆明君知臣之審也。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 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諸葛亮回覆92共識... 是歲,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 ,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亮遂不報書,作正議曰: 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為後永戒。魏不審鑒,今次之 矣。免身為幸,戒在子孫。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齒,承偽指而進書,有若崇、竦稱莽之功 ,亦將逼於元禍茍免者邪!昔世祖之創跡舊基,奮羸卒數千,摧莽強旅四十餘萬於昆陽之 郊。夫據道討淫,不在眾寡。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 勢窮慮侮,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獲,旋還未至,感 毒而死。子桓淫逸,繼之以篡。縱使二三子多逞蘇、張詭靡之說,奉進歡兜滔天之辭,欲 以誣毀唐帝,諷解禹、稷,所謂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為也。又《 軍戒》曰:「萬人必死,橫行天下。」昔軒轅氏整卒數萬,制四方,定海內,況以數十萬 之眾,據道而入有罪,可得幹擬哉? 司馬懿非常看重黃權: 大將軍司馬宣王深器之,問權曰:「蜀中有卿輩幾人?」權笑而答曰:「不圖明公見顧之 重也!」宣王與諸葛亮書曰:「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歎述足下,不去口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7.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518495972.A.57A.html

02/13 15:53, 6年前 , 1F
孔明根本懶得理司馬懿。連簡庸都不敢在孔明面前放肆。
02/13 15:53, 1F

02/13 19:10, 6年前 , 2F
好奇曹魏的海協會成員,有無包含鍾繇在內
02/13 19:10, 2F
※ 編輯: chordate (114.32.7.252), 02/13/2018 19:21:04

02/16 14:19, 6年前 , 3F
原來這種論帝王優劣的文章這麼流行,所以才有曹髦之論
02/16 14:19, 3F

02/16 14:34, 6年前 , 4F
鍾繇不知道在魏諷案到底算不算全身而退,從魏相降回廷
02/16 14:34, 4F

02/16 14:45, 6年前 , 5F
尉。這一年鍾繇也晉升三公之列,但是這裡有華歆、王朗
02/16 14:45, 5F

02/16 14:59, 6年前 , 6F
不管是賈詡還是鍾繇都沒有出現在這裡。太尉不管這個?
02/16 14:59, 6F

02/22 03:19, 6年前 , 7F
可能徵詢偏武官的太尉的意見只會說:"啊直接用打的就好啦"XD
02/22 03:19, 7F

02/22 03:32, 6年前 , 8F
王朗若審毛玠一案 最後應該會從輕 不會像鍾繇給予免官 而這
02/22 03:32, 8F

02/22 03:35, 6年前 , 9F
等處分 恰好正是曹操所想要的吧 所以幫之後魏諷案先補了血?
02/22 03:35, 9F
文章代碼(AID): #1QWcZaLw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WcZaLw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