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登在酷吏列傳是好還是壞?補充問題

看板gallantry作者 (〞﹁〝*)時間14年前 (2009/12/25 21:56),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ucifax (虎爺:犬科動物給我滾開)》之銘言: : 史記酷吏列傳有張湯 寧成 桎都 : 這些後來都不得好死 : 但後漢書酷吏列傳的董宣等人 : 幾乎都是善終與高度評價 : 到底酷吏 應該是好詞還是壞詞呢? : 補充 那為何司馬遷跟范瞱在選的時候好像有刻意挑 : 一個挑善終的 : 一個挑橫死的 他們是不是有藉由這樣來進行褒貶? : 還是說西漢容不下酷吏 而東漢人比較推崇酷吏 雖然後漢書跟史記都有酷吏列傳, 但其實所載的"酷吏"是有程度上的不同的。 簡而言之,西漢酷吏比東漢的還要酷烈殘嚴, 也就是說倘若東漢的酷吏到了西漢,也許還會被當作循吏。(循吏一詞可見漢書循吏列傳) 范瞱的後漢書,因循了史記,漢書裡都有的酷吏列傳, 但其實在"酷"這個標準上,跟西漢已經有很大的差別。 加上所謂酷吏的出現,其實跟當時的政風有蠻大的關係。 也不能一概的用好或壞這樣明顯的二分法來論定。 西漢酷吏出現的肇端,很大的原因是政府有意裁抑地方上的豪強(族)。 你說的郅都,史記酷吏列傳有: 景帝時...濟南瞷氏,宗人三百餘家,豪猾,兩千石莫能制。 於是景帝乃拜都為濟南太守。至則族滅瞷氏首惡,餘皆股栗。 ....是時民朴,畏罪自重...至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 從這段文可以看出,酷吏一開始被賦予的政治任務。 並且經由這樣的嚴酷手段,讓人"畏罪自重"。 而這也可以視為,在漢初政尚黃老無為之下的一種反動。 但酷吏的存在成為普遍性,則是在漢武親政之後。 漢書酷吏列傳裡所載酷吏有十三人。 在漢武時的就有寧成,周陽由,趙禹,義縱,王溫舒,尹齊,楊僕,咸宣,田廣明。 而這時的酷吏,就不僅僅為景帝時單純的針對豪族。 見史記酷吏列傳義縱傳: 縱至,掩定襄獄中重罪輕繫二百餘人,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者亦兩百餘人 縱壹切補鞠,曰為死罪解脫。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 並且被武帝認為辦事效率佳,是為能吏。          見王溫舒傳:...其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天子聞之,以為能。 結果就是大家爭相仿效,搶著當酷吏,反正老闆喜歡這一套。 因此,史記酷吏列傳所擇,基本上都是酷吏中的酷吏。也就是酷吏排行榜前幾名的。 至於,像李貞,閻奉,彌僕,在當時算酷吏小咖的,則是多到不足數。 漢武之後,政風幾度改變,但酷吏基本上還是一直存在。(昭宣元成哀平,詳細不談)  見漢書酷吏傳贊:...自是以至哀平,酷吏眾多,然莫能數,此其知名見紀者也。 至於東漢,與其說酷吏,不如說為政嚴切苛刻,而這也僅限於東漢初。 (此可讀後漢書循吏列傳序可知其為政嚴切之故)但亦為時不久。 又見後漢書陳寵傳:....寵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宜隆先王之道, 蕩滌煩苛之法,輕薄箠楚,以濟眾生。....帝敬納寵言。 中葉之後,不只政治上崇尚寬和,為吏的知識份子也多好儒雅。 因此能夠被稱為酷吏,可說極少,縱使有,程度亦不及西漢。 總而論之,後漢書酷吏列傳所載諸人,僅王吉一人可以跟西漢酷吏相比。 其餘如樊曄,陽球,董宣...諸人,與其說之酷虐,不如說嚴能。 (在當時百姓亦不甚覺酷虐) 東西漢酷吏的差別,至此應該已經非常明顯。 范曄以酷吏為名作傳,如歷史學者嚴耕望亦感有不妥之論。 (見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制度) 另外司馬遷的態度其實從酷吏列傳序裡就可略窺一二 。 太史公曰: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姦偽萌起, 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 意思是法律只是工具,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過去秦代亦尚嚴刑峻法,然在上施嚴法,在下就輕犯行。 因此我想,他對當時的酷吏的評價應該不至於太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89 ※ 編輯: l12 來自: 140.112.4.89 (12/25 21:58)

12/25 22:03, , 1F
社會亂該用酷刑、社會安分就該改用教化,孔明那套我認為滿不
12/25 22:03, 1F

12/25 22:03, , 2F
錯的
12/25 22:03, 2F

01/09 17:01, , 3F
Cool~
01/09 17:01, 3F
文章代碼(AID): #1BDCIh4R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BDCIh4R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