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微國」之說

看板gallantry作者 (溫一壺月光作酒)時間15年前 (2009/03/18 01:37), 編輯推噓5(5022)
留言2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9 (看更多)
※ 引述《IamNotyet (非也)》之銘言: : 綜觀以上《公》《穀》所稱「微國」, : 則宿為男,鄫、弦為子,滕、薛為侯,虞為公。 : 邾則有稱子(如邾子克)有稱公(如邾隱公、邾莊公)。 : 這些「微國」,可稱為「不得為伯子男」的小國嗎? : 尤其是虞國,難道我們可以直接把它當作晉國的「附庸」? : 虞國的國土恐怕遠遠超過《禮記‧王制》對「附庸」的標準吧。 你又犯了跟前面一樣的毛病 前面就說過, 經過幾百年的兼併, 很多國家的地位都跟剛分封的時候不同了 你所舉的鄫、弦、滕、薛、虞、邾六國 鄫為附庸可見於左傳僖公十四年「鄫子來朝」 邾、滕為附庸可見於左傳魯襄公二十七年第二次弭兵之盟 「叔孫曰:邾、滕,人之私也。我列國也,何故視之。」 薛為附庸在你引用的隱公十一年「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即可為證 弦國缺乏記載 至於虞國, 我不知道你從哪裡知道他的國土遠超過附庸標準? 不要看到公爵就認為它土地很大好嗎? 公羊傳隱公三年說「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為公」 這些世卿或宗族封公者, 有些只有畿內采邑, 有些另有封地 虞跟虢皆屬此類諸侯, 不知道你從哪得知虞的國土遠超過附庸標準? 事實上以春秋三傳的紀錄來看, 虞跟虢國力都很弱, 絕非你所稱遠超過附庸 : 至《公》《穀》之說「微國」, : 則多用來解釋「名」、「不名」、「不日」等, : 但是其後治《春秋》者,多已同意, : 稱名與否與稱日與否,多半是「從赴」「從告」的結果,無關所謂「微言大義」。 : 也就是說,諸侯相赴告以名與日,則書,不告則不書。 : 則《公》《穀》許多解釋都成蛇足。 : 不書名則「不得以名通」,書名則「卑也」「賤之也」。 : 同是「微國」,為什麼書不書名有兩種標準? : 且魯國稟周禮甚謹,「事大,恤小」為禮的重要內容, : 豈得以其為「微國」而「卑之」「賤之」? : 由此可見,《公》《穀》之說「微國」,多不可信。 又來了 春秋義例不一定可信, 關「微國」二字什麼事? 非得打迷糊仗才能討論嗎? 之所以說春秋義例不可信, 是因為這些義例的因果關係往往是硬湊出來的 可是這跟 因 跟 果 是不是事實無關 也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拿春秋義例不可信, 在否定三傳裡頭的 因 或 果 : 至於《禮記‧王制》與《孟子‧萬章》的記載, : 則可以說,因為都是後出的文獻,難免以後世的眼光來談論上古制度。 : 《孟子》已難脫以戰國論春秋的嫌疑,〈王制〉此段更明顯是根據《孟子》而來。 : 則這兩道記載就算合於戰國以後的制度,也未必能合於春秋。 : 即使《禮記‧王制》的說法真的可信, : 則遂國又如何一定是「不得為伯子男」的小國? : 《公》《穀》所稱「微國」可還有那麼多有爵位的諸侯哩! 你舉的那幾個例子大部分都確定是附庸沒錯耶XD : 又如何一定是「不可五十里」的「附庸」? : 《公》《穀》所稱「微國」可還有虞國那種大國哩! : 那又如何非得是魯國的附庸不可? 虞國是大國這種話你還是講給自己聽就好了吧 : 魯國為了遂國跟齊國交戰的依據又在哪裡? 城壞壓境總是公羊傳明確記載的吧? 我之前就問過你, 齊魯之間在莊公十三年之前的戰事不多 能符合魯國被城壞壓境的, 只能在乾時之戰或齊滅遂之戰 可是乾時之戰發生在齊國境內 請你告訴我, 不然城壞壓境這件事能發生在什麼時候 : 所謂魯莊公十三年(齊桓公五年)齊、魯交戰的事, : 只有《史記‧齊世家》有記載,《春秋》三《傳》所不見。 : 若只憑〈齊世家〉而硬要說齊、魯當年有交戰, : 〈齊世家〉還說遂是魯邑哩!怎麼又扯什麼「附庸國」? : 總之,所謂「魯國為了遂國跟齊國交戰,因而有曹劌的三敗」的說法, : 根本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可以支持,說到最後還是脫不了「以假設證假設」的迴圈。 公羊傳的記載怎麼老是裝死看不到? 穀梁傳也記載了曹劌之盟啊 我前面就說過了, 史記的記載有它不準確的地方 但是拿公羊傳跟史記對照, 大體跟史記差不多, 細節則有出入 : 不駁,是真的懶得駁了。 : 會拿「有人說《左傳》是劉歆寫的」來說嘴的人的說法,又有什麼好駁的? 公、穀內容支持自己論點的時候, 就引用公、穀內容 公、穀內容不支持自己論點的時候, 就說那是西漢人講的 春秋義例支持自己論點的時候, 就說春秋義例可信 春秋義例不支持自己論點的時候, 就說春秋義例不可信 對你這種人, 諷刺你「有人說《左傳》是劉歆寫的」是剛好而已 -- 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56.26 ※ 編輯: IBIZA 來自: 220.132.156.26 (03/18 01:58)

03/18 05:07, , 1F
你要繼續這樣認為是你的事,恕不奉陪了。
03/18 05:07, 1F

03/18 05:09, , 2F
好好的舉證你又不信,好好跟你說又說人打迷糊仗
03/18 05:09, 2F

03/18 05:10, , 3F
講話一定要充滿攻擊性,才叫做討論?我只覺得你在找架吵
03/18 05:10, 3F

03/18 05:11, , 4F
信不信不是取決於合不合我意,而是可不可信。
03/18 05:11, 4F

03/18 05:12, , 5F
事實上我舉《公》《穀》大都為了證明它們不可信
03/18 05:12, 5F

03/18 05:13, , 6F
你不是書讀得比我通?那就自己繼續這樣認為好了。
03/18 05:13, 6F

03/18 05:17, , 7F
反正良醫難治該死之人,說不通就不用再說了。
03/18 05:17, 7F

03/18 10:15, , 8F
你到底舉證了甚麼你可以講一下嗎?
03/18 10:15, 8F

03/18 10:16, , 9F
周初封爵, 到春秋時代幾百年的事情了, 地位變化都不談, 這叫
03/18 10:16, 9F

03/18 10:17, , 10F
舉證? 你舉《公》《穀》大都為了證明它們不可信? 你舉春秋
03/18 10:17, 10F

03/18 10:18, , 11F
重地例的時候可不是這樣講的
03/18 10:18, 11F

03/18 10:18, , 12F
春秋義例(重地)支持自己你就說義例可信, 不支持就說不可信
03/18 10:18, 12F

03/18 10:19, , 13F
我有說錯嗎?
03/18 10:19, 13F

03/18 12:52, , 14F
潛以為討論可以更柔性一點
03/18 12:52, 14F

03/18 14:15, , 15F
戰火真猛烈
03/18 14:15, 15F

03/18 14:50, , 16F
想必本版又會有荒年XD
03/18 14:50, 16F

03/18 15:16, , 17F
虞跟虢應該都不算是很小的國家吧
03/18 15:16, 17F

03/18 15:26, , 18F
否則晉獻公為何要假道滅虢?
03/18 15:26, 18F

03/18 18:13, , 19F
cp值的問題吧,雖是小國卻有地利天險,力拼反而不智。
03/18 18:13, 19F

03/18 19:14, , 20F
虞國大不大跟誰比呢? 晉國可是兼併了幾十國才變成那樣阿!
03/18 19:14, 20F

03/18 19:14, , 21F
封公爵者 封地也不過是現在一個臺北的大小
03/18 19:14, 21F

03/19 11:16, , 22F
虞國封地多大沒記載, 無法準確講, 不過不能因為虞國為公爵就
03/19 11:16, 22F

03/19 11:17, , 23F
認為它土地大, 因為一來他是宗室分封在王畿附近的諸侯, 二來
03/19 11:17, 23F

03/19 11:18, , 24F
他是東遷成周諸侯
03/19 11:18, 24F

03/19 11:20, , 25F
宗室分封在王畿附近的諸侯本來就比較小, 東遷之後, 王畿更小
03/19 11:20, 25F

03/19 11:20, , 26F
這些東遷諸侯的土地更是被壓縮
03/19 11:20, 26F

03/19 11:21, , 27F
王畿都從千里變成兩百里了, 這些東遷諸侯的采邑能多大?
03/19 11:21, 27F
文章代碼(AID): #19lz_3sW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lz_3sW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