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閒沒事來嘴筋一下

看板five_chess作者時間12年前 (2011/12/12 15:14), 編輯推噓1(218)
留言11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0 (看更多)
下棋的時候,好的著手稱做手筋,因為下棋是用手下的。 小弟我很久沒下棋了,只剩一張嘴,因此,來發個嘴筋。 1. 改變的必要性 通常,五子棋的規則,分兩個階段:opening stage與 playing stage,相對應的,也就有opening rule與 playing rule。由於目前不存在任何opening rule是 完全沒有人為限制,因此,我傾向於把五子棋的種類 依照playing rule來分類。因此,目前,大致上就是 分gomuku與連珠兩類。 有關規則的討論,首先談其必要性,就我所知,目前 gomuku的內部(棋手或國際組織內的人)並無自發性的 規則改變的討論。 而連珠,由於受限於二十六型,目前正在進行規則試 驗,因此有改變規則的需求。 因此,對於提出gomuku規則改變的人,我建議應該就 gomuku可能遇到的發展瓶頸,提出討論,並在既有的 基礎上改革。 而對於連珠的討論,若刪除禁手,或更改長連勝負判 定,我個人傾向於認定這是在謀殺連珠的動作。 因此,不要提出因為連珠發展有瓶頸,所以要改格 gomuku的立論。 2. 討論棋的本質而非AI的本質 討論棋的本質,人類如何下棋,不應該以電腦或AI的 觀點討論,那樣就是主客不分。應該直接就棋的本質 或人類下棋的行為討論。人們有時候會因為自覺電腦 的技術很好,因此,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就教電腦 如何感恩,回家後,媽媽說,都四十好幾了,也該結 婚生個孫子給我抱抱,嘴巴上敷衍了兩句,回到辦公 室開始教電腦如何生孩子,做得到嗎? 言歸正傳,舉例來說,要討論禁手對棋的影響,我們 同意它會使的棋更難下,但是否代表人們更不願意去 下?我不知道答案,但也許比較各大網站,gomuku與 連珠的下棋人口可以得到答案。 另一方面,連珠在專業棋手間的發展瓶頸,是否與禁手 有關,這點我個人覺得是百分之百否定的,至少我認識 的十個專業棋手,有九個半喜換禁對手,不是嗎? 3. 發展新規則必須示範出大量均勢變化 有些人會說,九段下的棋我都看很清楚,事實上,我也 常常這樣。但這是嘴筋而非手筋,真實的情況是,死活 看不清,活三看不到。 要發展新的規則,就必須要示範在這個規則下的一些均 勢變化。提出新規則的人,應該要曾經經歷過這樣的規 則,並多次發現過高質量的均勢變化,並與高手切討論 無誤。 以角gomuku規則為例,目前完全不知道是否純在大量均 勢變化。以我個人下棋經驗推估,大致上有機會有疏星 的變化量,運氣好,可能有機會還有類瑞星的變化。但 運氣不好,也可能完全不存在均勢變化。 4. 下棋與左右腦 不應該用單純的左右腦理論討來探討整個下棋的過程, 套用Morris先生[1]所說的,it probably unwise to make too much of a causal link between biology and learning styles as it can lead to polarised ideas that we are either a left-brained or right-brained thinker. In reality we show a mix of different styles influenced as much by past experience as by biology. The theory gives us just one dimension to describe the vast range of difference in peoples thinking.我不反對將下棋過程與左右腦做部分連結,但不該 反客為主,否則會變成一堆非專業人士在討心理學了!比如 百分之97的右撇子用左腦控制語言,但你知道有百分之68的左 撇子用右腦控制語言。 誠然,在同一個局型,在連珠規則下,相比與gomuku需要更多 的邏輯運算,但並不代表就相對地,相比與gomuku需要更少的 局勢判斷。當然,更沒辦法推論,就會比較不受歡迎。 事實上,人腦的行為十分複雜,而下棋的過程也是,不是只有 邏輯運算與形勢判斷,有時候我們在下連珠,還會去做相似圖 形辨識,而黑棋與白棋,我們用的模式並不相同,這樣可能使 得右腦運作更頻繁。 開個玩笑,當我們殺到大龍,或禁了對手,就是"爽啦",請問 ,"爽啦"是左腦還是右腦! 5. 開局子數過少,終將流於江湖排局 比如角gomuka規則,這點與板上一些高段棋士的判斷相同。認定, 開局子數過少,終將流於江湖排局。 好在,我相信變化不會很多,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用電腦解決。 Reference: [1]R. J. Morris (2006) Left Brain, Right Brain, Whole Brain? An examination into the theory of brain laterilization, learning styl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PGCE Thesis, Cornwall College St Austelq 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4.167.84

12/12 16:20, , 1F
推!
12/12 16:20, 1F

12/12 19:34, , 2F
名實不分, 根本談不到重點. 建議修習通識「思維方法」.
12/12 19:34, 2F

12/12 19:41, , 3F
啊..我送出 ptt 的首噓了.. 你值得擁有
12/12 19:41, 3F

12/12 20:01, , 4F
第五點之前far大師說開子數多是江湖排局這次fin大師說子
12/12 20:01, 4F

12/12 20:01, , 5F
數少是排局 我看的好亂阿 = =
12/12 20:01, 5F

12/12 21:00, , 6F
首噓這個大禮實在太大了, 能幫我收回嗎 ?
12/12 21:00, 6F

12/12 21:34, , 7F
子數少,變化少,可在家研完,容易成排局。
12/12 21:34, 7F

12/12 21:36, , 8F
子數多,若開局規則不夠公平,也可能成排局。
12/12 21:36, 8F

12/12 21:53, , 9F
子數多, 選擇多, 現場沒時間算, 比較可能選到不利的變化.
12/12 21:53, 9F
※ 編輯: finite 來自: 203.64.167.84 (12/13 10:10)

12/14 17:54, , 10F
嗨FINITE好久不見~
12/14 17:54, 10F

12/15 09:01, , 11F
還活著,但可能要忙到過年前一天
12/15 09:01, 11F
文章代碼(AID): #1EvQd871 (five_ches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vQd871 (five_ch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