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寶島曼波 曼波跌倒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鸂鶒)時間17年前 (2007/07/09 19: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July 5,2007 曼波隨想 七二水災滿三週年了 http://blog.roodo.com/chionanthus/archives/3593085.html 由於《寶島曼波》提到遷村的事,想起了過去原住民遷村的種種波折:一九九六年 賀伯颱風引發的大雨和土石流,重創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石壁 部落;自九二一後地層滑動的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這些都是拖延十年未果的 遷村案;再加上七二水災和後來幾發小颱風,想要有個家真得很困難……。(至於被當 作「成功」政績的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遷村案,那又是一番心酸故事,在此先略過。) (還有其他因軍事、經濟因素而被要求遷移的歷史,摘要附錄於後*) 2004年夏天剛完成北一段縱走(6.23~6.30),六月三十日剛爬出木杆鞍部,還沒 到多加屯山,就接到颱風消息,回到台北後沒幾天,以為颱風呼嘯過了,殊不知敏督利 颱風尾更大大橫掃台灣山區,之後一整年幾乎全台灣的高山都封鎖了。後續就開始有: 中橫是否重建(台灣首次在行政程序法上辦了一回集合產官學的聽證會,)、孫海橋斷 了要不要接回去(彼時才知丹大的精采歷史)、生態工法該不該死、九二一復建工程又 受考驗、以及延續到下一年的國土復育條例草案爭議等等,眾多的問題一一浮現,…… 上週在有河book書店看了「台灣當代影像」影展中的一片《人民的聲音》(1991年 ,李道明導演),在這早期的紀錄片中,有關民生「衝突」的情況,在威權政府黑盒子 操作下,有「畜牧vs水產業」、「農業vs工業」,是這一類民間基層彼此耗損的過程, 「大家互相體諒,都是生活不好才會來做這個,共穿一條褲嘛……」。但當今的情況是 否更拉高了階層差異,在什麼都資本化的時代,所謂的「弱勢」究竟是相對哪一種權力 結構而言?這其實並非僅「官民」對立一面而已。 回到《寶島曼波》這個片子,它其實是立場鮮明、主導性明確的介入紀錄,那麼是 否有「propumentary」或「docuganda」之疑呢。docuganda的定義是這樣的: A film that uses documentary style to spread propaganda. Usually, docuganda will set out a premise and then attack any skeptics, rather than actually attempt to prove the case. The effect is that you either agree with the premise or you look like a fool. 我們先把「中立」這個貧乏的字眼與想像擺在一旁,先來看看什麼是「真實」的( 及其隱喻):停在九月二十日的日曆\不成「山形」的斷層結構\崩裂落差的田地\流 灌滲入罅隙的雨水與土石流\滯銷的香蕉(沒拍到,但新聞每年都有)\跳票的承諾\ 生存的焦慮……。 片尾有一場會議中,「文官」們在會議上哀嘆他們都只是讀書人,卻老是動輒得咎 ,他們無法突破法令規定關卡、無法控制包商怎樣……;包商則說一切都在契約上「寫 好了」,原土單價多少、級配單價多少,為何要增加預算、為何老是受批評沒有一點掌 聲……;城鄉發展局長還很擔心追加預算會惹來圖利廠商之嫌,指責監工說不能「要魚 也要肉」……。但這一些問題是出在哪一個環節?誰慷國家之慨卻遲遲不見成效?話說 回來,那些被刨空的「原土」去哪了? (參考行政程序法:http://host.cc.ntu.edu.tw/sec/All_Law/1/1-49.html )   兩個小時多的內容的確蘊藏了更多的可能,我們有所期待、也有所質疑,它可能不 足,但也可能已經太多;它是一個結案的事件,但也是一類不斷發生的典型問題。 本片人物鮮明、對比強烈,因此有「入戲」的效果,亦有筆者上一篇提過的,影片 內容與現實經驗是緊密連結、有著熟悉而重複的印象;反過來說,也正因為能與實際生 活有所共鳴,所以能自視聽感受上「確認」出什麼想法來(當然不必然百分百正確,無 論一手、二手訊息都有誤讀的可能。) Jaspers所謂的「無限的交感意志」,亦即超越 自衛(self-preservation) 的限制發展「覺知」的力量,「不唯是新近、陳腐、明顯 、或是妥貼的事物之溝通,還有矛盾、一知半解以及在我們覺知和能力限制下的事物的 交流。此種交感不僅在於人類之間,而且必須能夠為符號和標記所領受,因為有限事物 藉此來暗示未知而包攝的實在的蛛絲馬跡。」這能幫助我們在有限的心智能力上,趨近 真實和事物的核心。 雖然九二一引發的天災人禍跟戰爭難以類比,但我想用《西線無戰事》作者 Remarque在書序上的這一小幅引言,以一串「否定」來烘托(或揣測)這部紀錄片的意 旨: 「這本書既不是控訴,亦不是告解,更非一則冒險故事,因為對與死神面對面者而 言,死亡不是一則冒險故事。本書只想描述一個時代的人,雖然他們可能躲過了砲彈的 轟擊卻已遭戰爭所摧殘。」 紀錄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必脫離不了人的主體思考,攝影機的介入不可避免地會 擾動了一些氣氛,從來沒有真正的「中立」或「客觀」的呈現,一件作品的可貴或能感 動人,不是導演透過銀幕釋放出來的單向題材,而是那整體運作的氛圍,穿過自身的感 知、穿過天地的義理,直指事物核心。 ref.(民謠歌手 Jim Page 在一次對談中曾這麼說過:   「那些歲月教導我:有政治態度是對的,把社會意識融進藝術作品是正確的──至 今如此。每個人都說著同樣的觀點,既便只是一些些。我永遠不會忘記。還有,那些歲 月教導我:要就期待最好的,即使我,或我們,不會活著見到夢想成真,有朝一日它還 是會實現。如果夢想是對的,視野是美麗的,它們就會生出來。」) ref. 自由時報專題報導 <「遷」離災難 「村」夢了無痕> 遷村,其實不是新鮮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sep/6/today-life6.htm 撇開聚落因經濟考量的自然遷徙不談,要求人民遷村,可說是統治者的特權。靜宜 大學生態系主任陳玉峰就形容近代原住民歷史,是一連串的遷村史。而從台灣近代發展 史來看,漢人配合政府經濟及軍事需要所進行的遷村也不少見。 只是,在土地遭過度利用之後,遷村的目的已由早期配合國家建設,演變到目前因 家園變色而不得不然,唯一不變的是,小老百姓的命運,往往不是操之在己。 台灣的遷村史可以回溯到清朝,對象大部分是原住民族。陳玉峰說,清朝的開山撫 番;日本集中管理、掠奪資源,陸續把原住民從高山往近山遷;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 又有多次遷村紀錄。 (略) ※ 編輯: milonga 來自: 219.70.158.188 (07/09 19:33)
文章代碼(AID): #16aXjbkU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6aXjbkU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