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寶島曼波 曼波跌倒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鸂鶒)時間17年前 (2007/07/02 17:2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推廣文&秀一下簽名 XD http://blog.roodo.com/chionanthus/archives/3564071.html July 2,2007 寶島曼波 曼波跌倒 在 ptt紀錄片板主fansss的號召下,趕去in98戲院看了這一場讓所有人都感動的 紀錄片《寶島曼波》(導演:黃淑梅),大家反應有多熱烈呢,後來在板上討論 才知道,除了現場三回熱烈的掌聲(暗忍的淚水)之外,其實不是只有我想站起 來大聲叫好!這也是我這幾年來所看的紀錄片當中,最趨近真、善、美境界的藝 術作品,是一部有份量的 documentary,而不只是 documentation。 如果你關心社會與環境的現實,請把握七月五日(週四)晚上另一場放映;如果 你已經對災區重建、民間自救灰心,請更要來看,因為這是一個集各界之力困頓 數年終於成功達陣的罕見故事; 如果你怕紀錄片總是太沉重太悲哀,請更要來看,他不只是像獨家新聞逼近真實 ,更是成功突顯人和事件的核心,導演說故事和表現種種會議上的交鋒場景,遠 勝過《吹動大麥的風》,每個人物都可愛得讓人不甘與不捨;如果你擔心台語文 化的消退、疑慮建築理念如何貼近居住的本質、好奇一群災民如何自主發聲; 如果你曾經關心過樂生療養院的議題,這部片有你熟悉的「行政文化」:公家機 關行政的拖延瞞頇、工程怠慢與專業傲慢、蓋高樓塞老農民……;請來看看,真 正的草根力量如何與各方學界整合起來,推著「為民服務」的政府完成使命。 (圖:不斷與居民溝通、修改,卻又因政府廉價包工而破壞原本順應坡地的設計 ;原本在模型中緩降的階梯層次被怪手硬生生挖成落差九至十米的坡坎, 以致引發後續夯實土地安危的爭議…) 這部片把政府某些官員油腔滑調、缺乏處理職務的責任感、缺乏圓滿成事的誠心 ,只為方便行事的嘴臉、(拖了好幾個月才終於要跟國有財產局簽約、催了好幾 個月才開始要進行鑽探測試……)與處在生存和生命危險的村民處境對比而深刻 地突顯出來,但更難得的是本片並不故作「平衡報導」,各取官民兩造看法拼放 在一起;而是兼具巨觀與微觀的視野,呈現光譜兩極之內衝突、磨和的脈絡紋理 ,但導演和拍攝團隊並不只是「呈現」而已。 片中有幾段穿插著資深監工劉南宗先生訴說心得的畫外音,他說到剛開始很意外 也困惑為什麼那些村民的反應如此強烈(不過那些阿伯在鏡頭前常是妙語如珠、 讓人拍案叫絕呢),他覺得如此無法讓主事者了解問題,所以也進一步負責溝通 、詮釋的工作。其實觀眾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導演黃淑梅小姐、記者陳卉怡小姐 、建築師徐光華先生、監工劉南宗先生,他們介入的用心程度,遠超過其職業的 角色定位,負起原本政府應該盡的責任,深入了解、斡旋、驅策與監督遷村大小 事的運作,不停地奔走,慎重地推著遲鈍而笨重的工程前進,讓村民安居樂業不 只是夢想,而是使命了。 片中另一位靈魂人物,清水村自救會主委許清波先生,於片中初登場時手持著鐮 刀,踏著泥濘的田地割下香蕉,可惜著果實的美味、流利地說著市場的慘況(一 斤降至三元,如果年底無風無雨還可能補賺一些,但是若無颱風價錢也高不了) 。如果導演未與拍攝者有一定層度的互動交心和共事情感,那麼我們不會看到許 阿伯在說出災區現實情況之外,還能自在地表達人生理念、和可能連其子女都不 清楚的處世智慧。我想不待導演明說,觀眾已能在片中細細感受出那份真摯的「 革命」情感,我也常在許阿伯某個發言的片段中莫名地濕了眼框。 再說了那麼多生存困境後,也說起了「煩惱」:「我也是會煩惱,但是每次只有 十分鐘。」許阿伯咧嘴兀自笑了。 一曲〈故鄉〉歌聲響起,安居樂業的夢才終於妥實下來,「有幾間厝/用磚仔砌 /看起來普通普通……住一群人/真正善良/面上攏帶著笑容」看到這裡又是淚 水難抑……。 片子放映完畢,導演在訴說拍攝心得之外,也請了到場的陳卉怡小姐現身發言, 陳本人比片中更瘦小,但讓人驚訝的是她自訴從二十三歲開始,四、五年間都投 入在中寮災區服務,這是怎樣的一位堅毅而穩健的女子!剛開始是眼見社會上的 不公義,放心不下眼見的一切,為村民行公文、推動自救會成立、牽線其他援助 團體、督促政府行事……。 「但是結婚生子,自己建立家庭之後,我最想表達的是,能夠安居樂業、有自己 家安身立命,真的是最大的幸福。」雖然陳卉怡小姐說年輕時還不懂村民那種迫 切的、對家的情感,但是我想你們的種種努力已經真切地表現出人與土地的深厚 情懷,生存的考驗與迫切感。 「諸事不順,所以我們需要,雪亮門牙的大笑和親善友好的臼齒。我們的時代仍 未安穩、健全到,讓臉孔顯露平常的哀傷」──辛波絲卡 看了這部片讓我對這句詩有了更深的體悟和感觸。 感謝黃淑梅導演和拍攝團隊的努力,為關心社會的人民作了最好的示範,更讓紀 錄片的藝術層次更豐富、流暢而深刻。 (圖:票上的簽名) XD ref. 黃導blog一文<午夜的土石流>裡頭引用陳玉峰之語: http://www.wretch.cc/blog/meetwith&article_id=5807513 「台灣人就像這些燕子一樣,一直在找尋他的家,建造他的家園,營造他的子孫,傳 遞他的世世代代,他會愛護自己的小孩,他會在乎自己有一個好的家,他會盡他所 能地找一個安頓的地點,這是種族繁衍的意志,就像塵世間的母愛一樣。可是,他 不了解滄海桑田,台灣的本質,他還沒有深切認識到這片土地基本的命運跟她的倫 常,他還沒有融入這一片地體,他在梭尋他的家的過程裡,有時候也會找到錯誤的 家,所以,他建造的巢有一天還沒經營好就垮掉了,就像今天我們這個大地,就像 我們(指居住在山上地層滑動危險區域的村民)來這邊居住一樣啊! 也許,時間點還沒到,他就已經完成世代孵化,那是他賺到,也許還沒完成世代孵 化,就剛好碰到斷層,結果死光光! 921地震之後,我才真正了解到台灣這片土地 的本質--國土危脆,輪迴無常,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直到有一天,台灣人 不再把地震或颱風當做災難的時候,那時候才有真正的台灣文化,也就是說,他已 經跟這片土地連結在一起,他知道如何隨著這個土地的韻律來作息、來利用,來跟 她對話,這樣,才有真正的台灣文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2.100.70 ※ 編輯: milonga 來自: 211.22.100.70 (07/02 17:34)

07/02 21:25, , 1F
更想去看了...
07/02 21:25, 1F
※ 編輯: milonga 來自: 61.222.243.182 (07/03 05:08)
文章代碼(AID): #16YCL1Tr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6YCL1Tr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