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鐵鍋不沾消失

看板cookclub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2/24 00:23), 編輯推噓11(11036)
留言47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這篇很謝謝各位,推文有各種建議, 因為有人提到google鐵鍋不沾原理, google之後大意是夠熱的話,食材下去就固化, 自然不沾。 於是今天又試了一下, 確實是在很熱的時候,感覺上已經有點要冒小煙時, 把蛋(冷藏室拿出來打在碗中)倒進去, 然後等一陣子噼哩叭啦,固化,繼續冒些小煙, 用嘴巴吹一下(學鍋具廠商youtube影片), 還真的一部分不沾,然後可以吹起荷包蛋的角落, 然後就用木鏟弄一下,翻面, 再燒一下到全熟啦。 加點鹽巴,真的是很好吃啦, 而且以鍋子來說,這次就幾乎完全不沾, 但是以之前不沾鍋弄荷包蛋的狀況來看, 這樣的不沾根本就油太多,又可能溫度到油劣化, 完全不能跟不沾鍋比。 所以我很好奇在不沾的絛件下, 1.不沾鍋的塗料掉落風險,不好吃 2.油可能要到發煙點變質,好吃 大家怎麼選? -- 雖然儘量控制,不過油煙味絕對是鐵鍋重很多。 ※ 引述《ZZZZ0 (問號)》之銘言: : 標題: [心得] 鐵鍋不沾 : 時間: Sat Dec 23 01:11:59 2017 : : : 理論上有四種:熱鍋熱油、熱鍋冷油、冷鍋冷油、冷鍋熱油 : : 實務上煎沾鍋聖品 荷包蛋 只可能有前三種情況, : : 1.熱鍋熱油:很沾,所謂熱油是看到油紋的那種,下去就大面積沾 : : 2.熱鍋冷油:少少部分沾,輕刷一下就ok : : 3.冷鍋冷油:比熱鍋熱油不一點,不過還是有點沾 : : 4.冷鍋熱油:幾乎不可能,沒試過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03.152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13962722.A.171.html : 推 fake: 那熱鍋熱油過然後讓油溫稍微下降之後再下蛋的話? 12/23 02:41 : 推 sillymon: 4. 要準備兩個鍋子 一個熱油XD 12/23 02:57 : → JITER: 1.新鍋一定會沾 2.菜渣熱水沖掉就好,別洗太乾淨 12/23 06:50 : → fortrees: 有開鍋嗎 煎蛋也不會沾才對 12/23 06:52 : → sdiaa: 我1.2.煎蛋都用筷子就可以翻面的~ 12/23 07:53 : → MANSUN999: 油熱了,冒煙了之後要轉小火,不然太熱一樣會沾 12/23 09:40 : 推 liukiki: 有正確開鍋嗎?我開鍋很成功,1的情況完全不沾耶 12/23 09:54 : 推 JustOneJFS: 1完全不沾 12/23 09:57 : 推 ytwu: 1的狀況油會不會冒煙啊?我不太會掌握油溫都用2 12/23 09:58 : → paulsama: 了解鐵鍋不沾原理嗎? google很方便 12/23 10:51 : → sdiaa: 有油紋就好 冒煙已經過熱了很容易沾 12/23 10:53 : → sdiaa: 火太大 起油紋到起油煙 這中間適合放食材的時段就會很小 12/23 10:56 : 推 fancaca: 1先把鍋升到一定溫度再下油到出油紋就不沾 12/23 11:17 : 推 ylp272: 煎荷包蛋1&2都很簡單。只要鍋養的好3也ok 12/23 13:33 : → dslite: 鐵鍋不沾就是靠回鍋油長年黏在鍋底當緩衝 12/23 15:34 : → ironguy: 煎蛋會沾,不是鍋子沒先吃過一次油,就是煎法錯了。 12/23 15:57 : 推 ruj9vul3: 熱好鍋後都嘛直接甩鍋翻 12/23 16:22 : 推 jonie: 油太少,蛋很吃油 12/23 17:37 : 推 mswinnie: 不沾鍋。注意溫度控制,比鐵鍋好。 12/23 19:43 : 推 peil: 我用1…幾乎沾 (溫度200 蛋下鍋) 12/23 21:27 : → OrzOGC: 我用1.但是轉中小火 12/23 21:28 : → yaki: 2是最正確的 可以去看一些專業中餐廚師的影片 先用少許油 12/23 21:48 : → yaki: 潤鍋 鍋子夠熱時 倒掉鍋內的熱油 重新放冷油 馬上開始炒 12/23 21:50 : 推 deepsoul: 熱鍋之後放油,不用熱到冒煙,熱了就下蛋,蛋下去不要 12/23 23:29 : → deepsoul: 急著翻 12/23 23: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03.1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14046198.A.6E6.html

12/24 00:27, , 1F
鐵鍋燒到微冒煙再放油,接著馬上放入食材,熱鍋冷油也可
12/24 00:27, 1F

12/24 00:27, , 2F
達到不沾效果
12/24 00:27, 2F

12/24 00:28, , 3F
選用發煙點高的油
12/24 00:28, 3F

12/24 00:35, , 4F
我都用玄米油喔
12/24 00:35, 4F

12/24 00:41, , 5F
你油可以少一點阿.. 煎蛋的油我都跟不沾鍋差不多多..
12/24 00:41, 5F

12/24 00:42, , 6F
而且你應該鐵鍋還算新吧 新鍋本來就會需要多油
12/24 00:42, 6F

12/24 01:14, , 7F
我的程序是:1.用茶籽粉洗掉養鍋的油 2.開火加熱鍋子讓水份
12/24 01:14, 7F

12/24 01:14, , 8F
蒸發 3.鍋底水份蒸發完後關火下玄米油,轉轉鍋子讓油散佈開
12/24 01:14, 8F

12/24 01:14, , 9F
,我油沒有下很多 4.開中小火(內外圈都有火那種),下蛋。
12/24 01:14, 9F

12/24 01:14, , 10F
這個作法鍋有養好的話,就算沾鍋也是鏟子輕輕鏟一下就可以
12/24 01:14, 10F

12/24 01:14, , 11F
鏟下沾的食材。之前試過熱鍋熱油(看廠商是這樣教),不過
12/24 01:14, 11F

12/24 01:14, , 12F
我是新手動作太慢,老是會弄到油冒煙,覺得太不健康了就放
12/24 01:14, 12F

12/24 01:14, , 13F
12/24 01:14, 13F

12/24 01:22, , 14F
炸蛋順便來養鍋
12/24 01:22, 14F

12/24 01:50, , 15F
不用到發煙啦(除非你用的油發煙點過低...例如葵花油)
12/24 01:50, 15F

12/24 01:52, , 16F
鍋子到水珠可以再上面滾後關火放油讓他run一圈 確定鍋
12/24 01:52, 16F

12/24 01:52, , 17F
面都有吃到油後在稍微開小火熱到油紋出來就可以了
12/24 01:52, 17F

12/24 01:54, , 18F
食材會沾通常不是一下去鍋子瞬間降溫把食材咬住(鍋不
12/24 01:54, 18F

12/24 01:54, , 19F
熱)不然就是蛋白質來不及被油溫凝而整塊貼在鍋面上(油
12/24 01:54, 19F

12/24 01:54, , 20F
不熱)
12/24 01:54, 20F

12/24 01:56, , 21F
如果覺得油太多可以減少油量阿 慢慢減到你覺得會沾鍋
12/24 01:56, 21F

12/24 01:56, , 22F
的程度就可以了
12/24 01:56, 22F

12/24 01:59, , 23F
不沾鍋其實真的要說應該連油都不用放 冷鍋下去煎就可以
12/24 01:59, 23F

12/24 01:59, , 24F
鐵氟龍就已經融合油層的功能了 只是如果使用習慣不好
12/24 01:59, 24F

12/24 01:59, , 25F
就會變得很危險
12/24 01:59, 25F

12/24 06:34, , 26F
鐵鍋不沾是因為高溫讓油碳化形成保護膜
12/24 06:34, 26F

12/24 06:35, , 27F
所以鐵鍋才會是黑色的 這時候溫度不用很高也不會沾
12/24 06:35, 27F

12/24 06:42, , 28F
不過基本上只要平常多用就可以了 不用想太複雜
12/24 06:42, 28F

12/24 07:43, , 29F
我剛買了碳鋼鍋 幾天後受不了又用回不沾鍋 好好注意的話
12/24 07:43, 29F

12/24 07:43, , 30F
不沾鍋比較適合我的生活型態(需要少油、較輕巧)
12/24 07:43, 30F

12/24 07:45, , 31F
而且也不覺得有到不好吃啦 本來高溫烹調就比較不健康 想
12/24 07:45, 31F

12/24 07:45, , 32F
要吃到恰恰的蛋就趁吃外面早餐店的時候吃吧
12/24 07:45, 32F

12/24 07:50, , 33F
鐵鍋也是可以少油中溫 比較重倒是真的
12/24 07:50, 33F

12/24 09:43, , 34F
蛋跟魚用不沾鍋,炒青菜、油炸、紅燒用鐵鍋
12/24 09:43, 34F

12/24 09:53, , 35F
我還是選用不沾鍋 沒那麼多麻煩
12/24 09:53, 35F

12/24 09:59, , 36F
不沾又還不會冒煙的溫度Range很小,用薄鍋很難保持住
12/24 09:59, 36F

12/24 10:00, , 37F
基本上燒到冒煙比較穩不沾
12/24 10:00, 37F

12/24 10:00, , 38F
而且有時東西冰冰的丟下去又降溫就沾了
12/24 10:00, 38F

12/24 10:01, , 39F
建議你可以用厚的鍋子,中小火慢慢加熱
12/24 10:01, 39F

12/24 10:01, , 40F
是可以無油煙不沾鍋的
12/24 10:01, 40F

12/24 10:03, , 41F
之前我用中華黑鐵鍋是先大火乾燒到鍋子冒一點煙,
12/24 10:03, 41F

12/24 10:05, , 42F
然後轉爐心火再倒油這樣不會冒煙,再拿好食材後
12/24 10:05, 42F

12/24 10:05, , 43F
再開中火復熱,油紋變多後直接東西就要丟下去
12/24 10:05, 43F

12/25 19:20, , 44F
試過高油溫、多油再放裏粉的魚,還是黏得死死死...太難了
12/25 19:20, 44F

12/25 19:20, , 45F
手藝不佳,還是看食材來擇鍋較簡單...
12/25 19:20, 45F

03/01 12:54, , 46F
到冒煙油都快變質了吧,那個溫度實在很難拿捏
03/01 12:54, 46F

03/01 12:56, , 47F
物理不沾溫度也都快200,再厲害的油230也發煙了
03/01 12:56, 47F
文章代碼(AID): #1QFeBsRc (cookclub)
文章代碼(AID): #1QFeBsRc (cook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