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關於MIMO OFDM System for 802.16 WMANꨠ…

看板comm_and_RF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6/22 01: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以之前修課的印象試著答一下,有錯誤的話,請大家多多包含囉 ※ 引述《ck881256 (豬北鼻)》之銘言: : 大家好 我目前在做MIMO OFDM System for 802.16 WMAN : 想請問三個問題 : 1. : 在模擬MIMO使用STC的情況時 : 由於有多重Tx傳輸的關係 : 我在receiver input量到的SNR都會比SISO來得大 : 請問這個時候是否需要為了公平起見 : 以我量到的SNR為主來畫BER圖呢? : (比如說如果同一份程式 使用SISO傳會量到25dB : 而改成MIMO就會量到28dB(兩條Tx的情況=>Tx power會變成2倍) : 那我在登記的時候要把MIMO的case登記25dB還是28dB呢?) 在模擬多重Tx 時,假設n根天線,為了讓訊號的功率仍為一 每根天線的Power都應該是SISO傳輸情況時的1/n : 2. : 人家都說MIMO會有Diversity gain (STC的情況下) : 這個原理我了解 數學公式上寫得很清楚 : 不過我不懂的是為什麼很多通訊課本跑出來的BER : MIMO跟SISO在高SNR的情況下會漸漸分離呢?? STC 的 coding gain 會改變BER的斜率 所以會漸漸分離 : 因為我的想法是 不管MIMO還是SISO : 在每一個subcarrier上看到的信號都是flat fadding : 而該subcarrier的錯誤率基本上就是被SNR所決定 : (等同於被AWGN在constellation上的圈圈大小所決定) : 因此我認為只要是SNR-per-tone相同 不論MIMO還是SISO都會跑出相同的錯誤率 : 尤其是如果在AWGN的情況下(不加上channel) 應該兩者是完全相同的吧 >?< : 至於Diversity gain的部分 : 我的認知是只有在有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的情況下才會讓MIMO跟SISO出現差異 跟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 無關 MIMO 是SPACE Diversity,利用的是不同天線看到通道不同,衰減程度不同而得到 Diversity Gain,你可以試著給每對天線間獨立的flat fading channel 也可以看到MIMO 得到的效果 : 因為SISO的performance完全決定在每個subcarrier上的SNR : 所以如果有些subcarrier的SNR比較低 那就會拖累整體的BER : 然而MIMO因為有多條Channel : 所以就算一條Channel上的某個Subcarrier的SNR爛掉 : 只要其他條的SNR夠好 整體平均下來就可以把該Subcarrier的SNR拉高 : 而讓整體效果比SISO好 : 不知道我的想法有沒有錯 : 不過不管怎樣 我還是認為"相同的SNR就一定會跑出相同的BER" : 打個比方好了 在SISO case中 某個subcarrier SNR是20dB : 若此時剛好是傳送64QAM 那肯定BER不會太好(可以對照課本上64QAM在20dB的錯誤率) : 不過如果今天是MIMO case 而且某條上的SNR是27dB : 那麼整體平均下來就等同於該subcarrier的SNR被拉高成將近27dB : 所以MIMO的表現會優於SISO : 然而這樣的錯誤率是27dB時的錯誤率 不可以拿來跟SISO 20dB的錯誤率相提並論 : 而要跟27dB時的AWGN來相比才對 : 因此我認為MIMO STC的lower bound應該就是AWGN MISO的lower bound 好像就是AWGN,MIMO還有機會再往內縮 : 也就是說只要Tx/Rx夠多 且使用STC傳輸 : MIMO可以將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的"selective"能力幾乎消除 MIMO 是 "空間的分集" 而非"頻域的分集" 也就沒有把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 消除的效果,要消除frequency selective ,除非你在時域或頻域做 展頻,但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 這是我的想法 不知道正不正確 : 我目前最困擾的就是我看到有些課本上畫的圖很扯 : 2x2 MIMO跟1x1 SISO的BER曲線在10^-6錯誤率的水平線上對應的SNR竟然差了快要10dB : 然後他們又沒有講清楚是用哪種Mapping : 也沒說用怎樣的Channel coding & Channel model : 還有這個SNR是整體SNR還是單獨看某個Subcarrier上的SNR 一般都是看整體SNR : 所以覺得很混亂 怕觀念被搞壞了 所以想請教一下各位先進們 : 最後想再請問一下 STC應該不會提升Channel capacity吧!? : 只有Multiplexing才會提升囉 :O : 3. : 這個是小弟最近在做的東西: ICI Cancellation under high mobility : 不過同樣在模擬的地方碰到了一點非技術性的問題 <=意思就是觀念不好 所以卡在那邊 XD : 我們都了解有doppler effect的時候 : Channel的power會隨時間而忽大忽小 : (當然 平均上來看還是維持在定值 但暫態的變化其實還蠻劇烈的 : 最大跟最小可以差到20dB) : 而power大的時候 當然模擬是沒啥問題 : 但是如果模擬到一半 Channel進入deep fade區域 : 根本就什麼東西都解不回來了 所以實驗就變得非常沒有意義 : 我想請問的是 在實驗的過程中 : 我是不是可以動態調整AWGN的power : 使得每個OFDM symbol收到時的SNR都相同 來做觀察呢? : (當channel power大的時候 AWGN也跟著調大 : 小的時候 AWGN也跟著調小 但不管怎樣 我都會讓整體的SNR維持在定值) : 因為似乎這樣才能真正觀察到ICI對信號的影響 : 而且固定SNR的方式模擬出來的圖好像會比較有公信力?? : 以上是幾個小問題 請各位前輩們有空的話幫忙指導 解惑 : 感激不盡! 謝謝! 若要單純看 ICI 造成的影響,何不直接先把Noise 關掉? 怎樣模擬才有公信力,這就要看一下相關的論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6.199
文章代碼(AID): #16Uh7Pwi (comm_and_RF)
文章代碼(AID): #16Uh7Pwi (comm_and_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