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shm-cd? Blu-spec CD?

看板clmusic作者 (dewen)時間14年前 (2009/09/08 04:41), 編輯推噓11(11037)
留言48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收到 sony 的 "Feel the Difference...classic Selection"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3185 裡面有兩張片子 ( blu-spec CD & 普通 CD ), 曲目一樣. 簡單測試 : =============================================================== 普通 CD Blu-spec CD =============================================================== 1. 儲存的數位資料 完全相同 2. jitter 抖動 (低=好) 差不多, Blu-spec 略好 3. C1 error (低=好) 大勝 ================================================================ 解釋 : 1. 將片子用 ExactAudioCopy 分別 rip 到電腦, 得到兩個數位資料檔, 比對起來完全相同, foobar2k 直播聽起來感覺也一樣 ( 廢話 ). 2. jitter 值 & C1 error rate Blu-spec : http://photo.xuite.net/dewen/2079297/218.jpg
普通 CD : http://photo.xuite.net/dewen/2079297/220.jpg
這兩個值都是越低越好, Blu-spec CD 明顯勝出, 尤其是 C1 值. 以上是數據資料, 最重要的是實際的聽感. 我的 CD Player 很低階, 只有二手市場標來的 Plextor UltraPlex, 用耳機孔耳機監聽, 因時間關係, 只試聽了前兩音軌.... 粗淺感覺 : blu-spec 比較好聽, 但要仔細聽才能 "感覺" 出來, 主要是樂器的定位與層次比較清楚, 音色也比較 "鮮活".... 當然如果很閒的話, 可以用音效卡 line-in 到電腦錄下來, 再用 audacity 或 adobe audition 來分析波形, 確實是否有所不同, 不過因為有點晚了所以做罷. 假設不是心理因素, 聽感的差異確實是來自材質的不同, 而片子材質不同造成的影響, 我手頭能分析的, 就是上面的 jitter & C1 error 數據, 主要差在 C1 error rate 的數目. blu-spec 明顯少了很多. ( 以下簡稱 C1 ) C1 會對 audio CD 的音質造成什麼影響 ? 簡單的說, C1 是一種處理光碟片讀取錯誤時的矯正機制, 當 CD Player 碰到讀取錯誤時, 可以用 C1 來即時修正, 但是當 C1 出現的頻率太高, 就會來不急修正而產生錯誤, 如果這段資料讀不到空白, 會產生爆音, 如果讀錯, 就會變成干擾的雜訊. CD Player 通常會用演算法, 將相鄰的正確資料 "插入", 填補這段空白或錯誤, 讓聲音波形維持圓滑, 藉此矇混過去不被察覺. 也因此爛片子在爛 CD player 播放, 不一定會有爆音, 但是通常會出現定位不明, 高頻喪失等問題, 這就是因為 C1 的破網太多, 雖然 CD Player 努力修補, 波形還是很難看... 原則上 C1 error 出現的機率越小, 聲音越好聽, 因為失真少. blu-spec CD 的優點, 就在於使 C1 error rate 大幅下降, ----------------------------------------------------------- 普通 CD blu-spec CD ----------------------------------------------------------- C1 平均值 3.78 次 / 秒 0.8 次 / 秒 ----------------------------------------------------------- 這張 "普通 CD" 對照組, 有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 就是 "20 次 C1 / 秒" 的劣質片段, 密集出現於 "前 20 分鐘", 而不是平均分配在 72 分鐘的音樂長度. http://photo.xuite.net/dewen/2079297/220.jpg
( 上方表格, 淺藍色的線就是 C1, 明顯集中在左邊的區域 ), 是不是 Sony 的陰謀, 故意讓試聽的前幾音軌 20 分鐘, 產生明顯的 C1 錯誤, 讓音質劣化, 以凸顯 blu-spec 的好, 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會說, 那 sony 乾脆整張 "普通 CD" 的完整 72 分鐘, 都弄成 "20次 C1 / 秒" 的劣化資料, 對照起來不是更明顯, 問題是這樣做的話, C1 "平均值" 會變成 20 次 / 秒, 而一般音樂 CD 的 C1 平均值通常是 3-4 次 / 秒, 做得太明顯會被發現, 所以採用前 20 分鐘劣化 ( 20 次/秒 ), 後 50 分鐘優化 ( < 10 次 / 秒 ), 這樣平均起來還是 3-4 次 / 秒. 一般試聽如果只聽前 20 分鐘, 差異就會很明顯....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推測... 附上另一張 Sony 壓的普通 CD ( Mozart Sym, Walter ) http://photo.xuite.net/dewen/2079297/217.jpg
可以看到 C1 是平均分配的.... 所以我才會說這張對照組 "怪怪的".... 無論如何, blu-spec 技術確實可以降低 C1, 如何降低 ? 就好像 plextor 宣稱黑色托盤避免光線繞射而減低燒錄片的 C1, 藍光雷射的加持與特殊材質功不可沒, 而 C1 的降低, 也確實有助於音質的改善. 至於 blu-spec 的保存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 看誰夠猛, 可以作日光曝曬實驗 XD ) 至於 jitter 值, 越高的話出現 C1 error 的機率也越大, 但是 普通 CD 的 jitter 原本就不高 ( 平均 7.0x ), 所以 blu-spec CD jitter 7.01, 有改善沒那麼明顯. 自古以來, 音響界就存在著一些傳說, 有人說用簽字筆 CD 上劃條線, 或是墊個東東, 音質就會改善, 也有人宣稱用什麼湛藍片燒音樂, 比原版的還好聽 主要的原因就是, CD Player 的讀取, 變數較多, 尤其是一些老 CD Player, 尤其會挑片, 用不同廠牌的燒錄片餵它吃, 音質還真的不太一樣... 不同 CD Player 處理 C1 的運算方式也不盡相同, 所以音質的差異性會很大. 電腦 DVD-R 揪錯能力其實較強, C1 對音質的影響也許沒有 CD Player 明顯, 有這套對照組 CD 的網友, 也可以試試, 透過電腦程式 ( eg. Windows Media Player ) 直接播放 CD ( 數位讀取 ) 再經由音效卡 DAC 輸出時, 是否 blu-spec 與普通 CD 的差異性會降低 ? 結論 : 如果你平常都是把 CD rip 到電腦然後數位輸出給外部 DAC, 特殊材質如 blu-spec/SHM 不見得需要, 因為直接跳過 CD Player, 而 blu-spec CD 和普通 CD 根本存的是同樣的數位資料, 只牽涉到外部 DAC 的好壞, 這可能也是將來的趨勢, 高階 CD Player 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少甚至被 DAC 所取代. 如果平時是用 CD Player, blu-spec 也許會有一定程度改善, 視 CD Player 等級而定. 等級越高揪錯能力越強的 CD Player, 片子材質的差異越小. 相反的, 即使是很小的改善, 在等級越高的周邊音響 ( 擴大機, 喇叭...), 差異性也能夠被放大, 也越能聽出其中的不同之處. 多花一倍的價錢買 blu-spec 值得嗎 ? 見仁見智, 如果你已經有普通 CD 的版本, 又能確定兩者的母帶數位資料都一樣, 買的原因大概就是增加保存性, 在 CD Player 放起來 "可能" 會比較好聽. 如果一些歷史老錄音, 在製作 blu-spec CD 時, 類比母帶有經過重新優化處理, 那敗入的慾望就會增強很多, 畢竟 Sony 在這方面似乎做的不錯, blu-spec 第一軌顧爾德的郭德堡變奏曲, 好像比我以前聽的版本要好上很多.... 哼聲超清楚的..... ( 20 幾年前買的日本版, 有空再挖出來確認一下 ) 最後補一張自己燒的 CD-R, 太陽誘電的五彩片子, Plextor Premium 4X 燒, http://photo.xuite.net/dewen/2079297/219.jpg
C1 最大不超過 20, 平均 0.l7, 數值比 blu-spec 還漂亮, 用 UltraPlex 聽起來, 感覺也真的比 blu-spec 還好聽...XD 不過如果拿到 CD Player 去放, 結果就很難說了, 因為變數太多.... 我自己的經驗, 用早期三菱湛藍片 http://photo.xuite.net/dewen/2079297/1.jpg
燒出來的 C1 & jitter 等數值, 測起來也許輸給原版 CD, 但是拿到 CD Player 去放, 音質卻比原版還好聽, 也許這又牽涉到折射率之類的不明東東, 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很玄.... 總之, 喜歡就敗吧....( 我也想敗了, 可以推薦一些曲目嗎 ? 謝謝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19.141 ※ 編輯: dewenhsu 來自: 220.134.119.141 (09/08 04:53)

09/08 09:25, , 1F
這一篇文章值 1000 元
09/08 09:25, 1F

09/08 09:33, , 2F
不錯哦 板主可以M一下~
09/08 09:33, 2F

09/08 11:50, , 3F
大推~
09/08 11:50, 3F

09/08 14:32, , 4F
推用心測試~ 訊號的世界太複雜@@" 聽得開心最重要XD
09/08 14:32, 4F

09/08 16:46, , 5F
推 我覺得要排除心理因素可以考慮盲測
09/08 16:46, 5F

09/08 16:47, , 6F
不過我相信SONY是有意地將C1 error密集安排在前20分鐘
09/08 16:47, 6F

09/08 21:57, , 7F
感謝分享
09/08 21:57, 7F

09/08 23:49, , 8F
這也表示如果直接轉成無失真用電腦聽就根本沒差:P
09/08 23:49, 8F

09/09 08:18, , 9F
HDD Player哪台值得買 ? LINN KLIMAX DS 太貴買不起
09/09 08:18, 9F

09/09 09:08, , 10F
naim HDX
09/09 09:08, 10F

09/09 11:46, , 11F
買 Linn Sneaky DS 吧 :P
09/09 11:46, 11F

09/09 13:22, , 12F
Linn Sneaky DS 900 多英鎊,價位還可以接受說 聲音不知怎樣
09/09 13:22, 12F

09/09 21:08, , 13F
我想說的是 等級越高的CDP 差異才會更大 然後雖然你常常
09/09 21:08, 13F

09/09 21:09, , 14F
提到jitter 可我總覺得你不是真的清楚jitter
09/09 21:09, 14F

09/09 21:10, , 15F
至於nero的cd測試 我覺得那是非常粗糙的一個工具
09/09 21:10, 15F

09/09 21:11, , 16F
很多燒錄片都能得到非常非常優秀的結果 甚至比XRCD/
09/09 21:11, 16F

09/09 21:12, , 17F
藍光CD還優秀 但我不認為那表示他們在cdp的聽感會更好
09/09 21:12, 17F

09/09 21:14, , 18F
把燒錄片的資料層放大 你會發現cd用來辨識0/1的pit land
09/09 21:14, 18F

09/09 21:15, , 19F
是不規則的(或是嚴謹的說 形變程度比較嚴重) 相較之下
09/09 21:15, 19F

09/09 21:16, , 20F
好的壓片製程能得到更銳利與平整的pit/land 能超越正規
09/09 21:16, 20F

09/09 21:17, , 21F
壓片的燒錄片應該只有數位母盤是特例 有認識音樂燒錄玩
09/09 21:17, 21F

09/09 21:18, , 22F
很大的朋友 可以去問看看 燒錄片是否能贏過良好的壓制片
09/09 21:18, 22F

09/10 04:00, , 23F
假設高階CDP在不同材質都讀到100%數位資料,音質會有差別?
09/10 04:00, 23F

09/10 04:01, , 24F
假設有差別, 是來自哪裡 ? jitter ?
09/10 04:01, 24F

09/10 04:03, , 25F
老實說我也搞不明白, 我用過最高階的 CDP 就是 UltraPlex
09/10 04:03, 25F

09/10 04:05, , 26F
我的習慣是 CD 買來轉數位檔就收起來了....
09/10 04:05, 26F

09/10 04:06, , 27F
主要是怕不小心去刮傷, 還有小孩子的魔掌....
09/10 04:06, 27F

09/10 04:12, , 28F
會燒片子主要是放車上聽,不過現在也改成 iPod+Rockbox了
09/10 04:12, 28F


09/10 04:15, , 30F
PlxTools 測的圖, 不過據說這種 jitter 是相對的值
09/10 04:15, 30F

09/10 04:16, , 31F
真正的絕對 jitter 值要用專業的儀器才能測
09/10 04:16, 31F

09/10 04:16, , 32F

09/10 04:17, , 33F
jitter 是啥老實講我也搞不清楚 ( 汗....)
09/10 04:17, 33F

09/10 04:19, , 34F
數值漂亮的燒錄片在 CD Player 下確實不見得比較好
09/10 04:19, 34F

09/10 04:19, , 35F
簡單的例子就是 CD-RW 片子拿到老 CD Player 根本無法唱
09/10 04:19, 35F

09/10 04:21, , 36F
所以這篇把壓製片拿到電腦下測試並與燒錄片比較,並不客觀
09/10 04:21, 36F

09/10 04:22, , 37F
理論上應該用壓片工廠的專業儀器來測會比較好
09/10 04:22, 37F

09/10 08:55, , 38F
其實你單純就你的使用情況敘述就好 然後造成這些差別的
09/10 08:55, 38F

09/10 08:56, , 39F
不是data 如果真的是data錯誤 用內插法亂補 或是直接丟
09/10 08:56, 39F

09/10 08:56, , 40F
靜音 那你聽到的會是破音 爆音 或是嚴重失真到已經不是
09/10 08:56, 40F

09/10 08:57, , 41F
音質好不好的問題了 你聽過快壞掉的老錄音帶唱的聲音嗎
09/10 08:57, 41F

09/10 08:58, , 42F
或是你CD刮的亂七八糟再丟去放 那種情況才是你說的data
09/10 08:58, 42F

09/10 08:59, , 43F
loss/error 正常的cdp+正常的cd 讀出正確資料基本不難
09/10 08:59, 43F

01/23 00:42, , 44F
另一個版本的對照比較
01/23 00:42, 44F




01/23 00:49, , 48F
rip 下來的數位資料一模一樣....
01/23 00:49, 48F
文章代碼(AID): #1AfM_nOK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AfM_nOK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