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外行問題

看板clmusic作者 (Conducting Art!!~~~~~~~)時間17年前 (2007/07/23 14: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pnpncat (有限如尺蠖般存在)》之銘言: : ※ 引述《geopor (Conducting Art!!~~~~~~~)》之銘言: : : 其實原因是因為兩個音的泛音疊合度高 : : 這就是為什麼兩個完全一或八度的音最和諧,相對也最單調 : 我不認為全然可以由泛音解釋@@ : 單聲部的旋律音程也一樣有合諧與否的感受 : 這跟人類心理的調性感有關 : 也就是說 對主音的記憶非常重要 其實就好比你說的所處的環境 你聽什麼音樂就習慣什麼音樂 真要說調性感,我倒也不這麼認為 : : 這我有點不同意,當時1~4是所謂的簡單數字 : : 所以八度、五度、四度是當時最早的和諧音程,其他都不是 : : 拿這些最和諧的來說好了,你現在請沒受訓練的人唱C→F : : 我想半數以上的人是沒辦法的(以我教音樂性社團學生的經驗來說) : 這有很重的環境因素 : 台灣是個極端缺乏音樂的環境 : 日常聽到的流行樂很少有音是準的 以致缺乏模仿對象 : 就像你無法要求整天聽古典音樂的人唱出藍調音程一樣 : (古典樂迷甚至會懷疑BBKing彈琴走音吧XD) : 音高想像力和合諧程度 其實不只決定於基頻率比例 : 而且這也是被文化所影響的 : 你舉的四度就是一個基礎頻率簡單卻不是最合諧的例子 : 在聽慣了上行調(主音的上五度音為屬音)的耳朵中 : 很容易意識到低音的五度泛音和四度音產生的衝突 : 於是覺得四度是個"複雜"的音程 : 換個文化環境 例如美國黑人 : 也許就會覺得四度比五度好唱 : 另外 音程的增加也會產生表現的困難 : 這時候雖然音高想像力足夠 但是卻唱不出想像的音 : 例如有些人會覺得大二度比八度好唱之類的 :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 但是我覺得簡單解釋 不需要分析這些 : 畢竟這些音程 相對於其他音程來說 確實是比較容易想像和記憶的 所以這樣講我認為是環境的訓練 還是經過訓練,訓練也就是習慣的過程 : : 說實在,這其實不簡單,而且最早的音階也不是這樣構成的 : : 我是不建議用結果去解釋原因,可是當初用純律在定音階的時候 : : 那時候關係到的可是整個畢氏理論存亡的激險呢:) : 我倒是認為最早的音階很有可能是這樣構成的XD : 我想畢氏律不能說是最早的音階 : 畢達哥拉斯出生前人類應該已經會唱歌了^^ : 雖然我們不知道原始音樂用什麼律 : 但是以心理來說 用調主音當參考點去定其他音高 : 應該會比上上下下五度來算更合情理一些 古希臘理論可由Aristoxenus那本《和諧的要素》中發現 當時的音樂理論核心由四音音列(tetrachord)組成 大體上有三種類型a.自然音的(diatonic) b.變化音的(chromatic) c.四分音的(enharmonic) 其組成由低到高音大概為a.半-全-全 b.半-半-小三度 c.四分音-四分音-大三度 要注意這邊的四分音、小三度、大三度皆非現今十二平均律下的產物 只是近似值而已,另外,根據Grove MusicDictionary 在當時的音樂理論裡(例如在Musica enchiriadis中) "全-半-全"這種音程也很常見。 而且我們可以知道當時最早的音列(不是稱為「音階」是因為沒這種概念) Aristoxenus提出兩套完整音列體系 1.大完整音列體系(great perfect system) 2.小完整音列體系(lesser perfect system) 這些音樂史上都有 你說畢氏之前的東西,甚至當時的音樂理論我都不敢說 畢竟,可知的遺物或文獻很少,只能說當時的技術恐怕沒我們想像這麼好 大致上是要補充這些東西,至於其他的回應有些同意 有些是自己沒說清楚由你補充清楚了,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20.149
文章代碼(AID): #16f4b5E6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f4b5E6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