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棋力」的八卦?

看板chess作者 (組合萬古常青)時間15年前 (2009/02/19 01: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關於圍棋的幾個階梯 http://www.9dgo.com/goclub/gushi/gushi08.htm 不同棋類的棋力的因素,應該大同小異,我認為權重順序是: 天份>方法>學齡>心理素質>可匹敵的對手 天份指的是計算能力,創造力,記憶力(這點,和Kasparov下棋的選手,體會最深) 至於年資,在10年內,可能有正相關,但到了一定年資,其實關係就不大了,因為該學 的都學了,新東西也只差在流行開局的新變例罷了 天份之外,就以方法和學齡最重要,方法在於找出適合自己的模式,戰術型or戰略型 一個富創造力又性喜攻殺大無畏的棋手,要他像Capablanca或Karpov一樣走簡化局面 積累局面優勢,絕對無法發揮實力 另外就是賽前準備.西洋棋第二位世界冠軍Lasker,第六位世界冠軍Botvinnik 就從中得益甚多,他們與同時代的超一流棋手下棋,續局勝率皆優於初局 Lasker(初50%,續66.7%),Botvinnik(初55.8%,續61.5%)딼註一> 而Kasparov的家庭實驗室也是出了名的,得益於超凡的記憶力,Kasparov的開局幾乎 沒有死角,加上他賽前準備極深,以1995年與Anand的世界冠軍賽第10局為例,他的前 22手都是事先準備,用時&心理優勢不可謂不大 棋逢敵手這點,體壇最出名的,就是劉易士與鮑威爾,前者是奧運跳遠連續四屆金牌 後者則在奧運拿了二銀,在世錦賽拿了二金,他們在1991年雙雙打破了高懸23年的貝蒙 障礙.當然棋壇中的一時瑜亮,就是大卡和小卡了,被認為是史上第一和第二的棋手, 除了天份,就是精進再精進,而精進的動力就在於有相匹配的對手 註一:國際象棋高級教程(p.304-306) ※ 引述《tewari (因為我已輸了......)》之銘言: :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之銘言: : :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 看板: Gossiping : :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棋力」的八卦? : : 時間: Thu Feb 12 09:24:58 2009 : : 這是棋類遊戲的科層化結果,就類似於現在各門行業都需要執照且都執照化一樣,除了商 : : 業的壟斷外也是主導知識的話語權,藉由主導話語權方式來型朔出一個獨特的社群出來, : : 又由於棋類競爭性很強,所以更能吸引後繼者繼續研究,現今的棋類也是往商業運動方面 : : 走,很自然的就會產生職業化,由於科層化的出現、職業化的形成更利於行銷和包裝,至 : : 於段位檢定,就只是科層化下所謂的分層的產物而已。再者棋是兩個人走的在怎麼樣都會 : : 有破綻,棋書只是幫助我們換一套思考模式罷了。 : 感謝kuo大轉文(八卦無權限, 好恨......) : kuo大應該是針對象棋回文吧, 但我不懂象棋...以下回圍棋 : 圍棋的話看棋書是對棋力提升有很大幫助的, 例如學新的技術或提升細算力 : 剛去八卦看了相關文 : 有板友提到棋力絕對跟 年資 vs 天份 正相關? : 其實我覺得不矛盾 : 前者是縱向比較, 後者是橫向比較 : 也就是說, 棋力會跟著你花費的時間提升(不能荒癈太久) : 而其他條件相同下, 不同的人會因天份有高低之分 : (年資是很不客觀的, 不太適合在不同人之間相比 : 例如同樣一年, 也許某甲下了50盤, 某乙卻下了300盤 : 何況學習也不只限於實戰經驗) : 張栩努不努力? 絕對非常努力 : 聽說他的興趣是詰棋(題目, 主要練細算用) : 至於"熱愛圍棋", 雖然是必要條件 : 但是我想愛的深淺不同, 還是有影響 : 前陣子網上逛啊逛的, 看到吳大師的小傳(應該是他哥哥寫的) : 以下節錄幾句: : 有一天,大舅到我們家,看見清源弟專心致志地在桌前打棋譜, : 便厲聲說道:「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沒有用,將來能拿下棋吃飯嗎?」 : 清源弟不加思索地回答:「能,我將來就靠下棋吃飯!」 : 大舅被他這樣斬釘截鐵的回答,一時弄得無話可說,只冷笑幾聲走了。 : 只能說......不愧是一代宗師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63.180
文章代碼(AID): #19d4OrkZ (chess)
文章代碼(AID): #19d4OrkZ (ch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