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手排車齡一年的各種疑問

看板car作者 (PCMan)時間1年前 (2022/09/22 23:13), 1年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YuenLin (娃娃喵)》之銘言: : 各位版友安安 : 目前手排車車齡大約一年 手排熱血給推! : 開起來沒有覺得得心應手,反而累積了一堆疑問QQ : 1.怎麼換檔可以減少頓挫感 : 開到現在換檔大概只有6成的機率可以無痛換檔,通常是2>3>4這個過程比較順 : 1>2 4>5我都會卡卡1>2是因為齒比差太多我實在抓不到該補油還是不該補油 補一點會比較好換,但是過頭的話會衝,要稍微練習一下 踩住離合,右腳輕輕給一點油,推入二檔,油門輕踩不放,左腳離合器慢放 多試幾次就可以銜接得比較順,但是該補多少要看當下轉速, 如果你一檔拉比較高轉,就要油給稍微多一些 記得離合器快踩慢放,即使油給多了,只要離合器慢慢放開多半不會爆衝 最差只是離合器片磨損比較快 XD 檔位不好推的話,關鍵是用手掌心去推,不要用手指抓 四升五的時候先直直上推,回空檔位置,接著手掌心朝右,用手掌把排檔往右外推到底, 維持手掌心朝右,此時順勢再往右上角推,就會進到五檔。 同理,三退二先退回中間空檔,接著手掌心朝左,用手掌往左推到底, 此時維持手掌向左,順勢再往左下角拉近就會推進去了。 試試看一律用手掌心推,很自然就會六個檔位的角度很分明,不太會推錯 分解動作是這樣,做習慣其實可以推很快 : 4>5是檔位距離差太遠要打一個閃電型,常常會花到將近一秒才可以到位 : 轉速就會降很多一定要補一點油頓挫感才不會很嚴重 有時候是離合器太晚放了 : 2.關於離合的應用 : 也是關於換檔,好奇的是大家在換檔的時候會在完全切斷離合然後才換檔 完全切斷,快速採下,入檔後慢放 : 還是說在踩的過程中進到半離合的狀態就開始換檔 : 我疑惑的點是,如果我在半離合的狀態就開始換檔轉速就不會掉太多 快速點一下油門補點油,轉速拉上去點,然後早點開始放離合就好了 : 但我又怕在半離合的模式換檔會傷變速箱跟離合器 : 所以才有這個疑問,希望各位版友幫忙解惑,或是經驗分享 : 3.退檔到底該不該補油 : 我知道正常來說要加速會進行退檔補油 : 但我疑惑的是,如果我是要停紅綠燈 : 滑行的過程中需要靠引擎煞車所以退檔 : 這樣需要補油嗎? 兩檔位轉速差很多就要補油,轉速很低的話不用,還要看當下車速 舉例,三檔 2000 轉退到二檔可能會變成拉上 3000 轉, 所以這時候你先補到 3500 左右,放開離合的時候他差不多掉到 3000 (用嘴巴講真容易... 實際上我也常常補不準 XDDD) 如果你是停紅綠燈車已經在慢速滑行了,轉速剩下 1000,這通常不太需要補了, 慢慢鬆開離合就好,除非你是二退一,轉速會突然整個拉高上去這種沒補會頓 : 因為我的1>2檔在剛起步的時候如果一檔轉速過高 : (約莫2500-3000rpm,怠速約850rpm,紅線7000rpm) : 在進二檔的時候就會很難打進去,車廠師傅說是同步齒輪損耗導致進檔不順 : 所以我現在很擔心如果我退檔不補油的話會不會其他檔位地同步齒輪也跟著磨耗 : 4.關於最省油的轉速 : 這個有點玄,可能我車子比較老所以開到時速約110的時候瞬時油耗只有13-14左右 : 但如果只開90瞬時油耗可以到17-18 : 有沒有版友分享一下手排車怎麼開最省(省油、省維修費、省保養費都可以) 首先不要大腳油門拉轉 XD 然後塞車路段盡量避開, 市區大塞車有時候比跑山路爬坡還耗油。 選用合適的檔位,高速巡航用高速檔,爬坡吃力就退檔。 用低速檔跑快速道路會很耗油,同理用五檔爬坡上不去硬踩油門重拖也是 感受一下車子跟你的互動,聽一下引擎的哀號,你大概會知道現在的檔位好不好 XD : 懇請版友大大分享!!(下台一鞠躬 我們一起加油,祝你持續可以享受手排車樂趣! -- Sent from PCMan on PCMan's P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25.1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63859634.A.AD6.html ※ 編輯: HZYSoft (111.249.125.163 臺灣), 09/22/2022 23:19:40 ※ 編輯: HZYSoft (111.249.125.163 臺灣), 09/22/2022 23:21:03

09/23 09:36, 1年前 , 1F
我覺得手排車最大樂趣,就是可自由決定切換檔位時
09/23 09:36, 1F

09/23 09:36, 1年前 , 2F
機,不用受限電腦控制
09/23 09:36, 2F
文章代碼(AID): #1ZB7kohM (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ZB7kohM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