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這到底怎麼煞住的?

看板car作者 (我是帝雉)時間1年前 (2022/07/02 10:28), 1年前編輯推噓7(7013)
留言20則, 9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身為遊覽車司機,來給個不專業回覆 遊覽車常見的煞車系統: 1. 一般的氣壓煞車 (等紅燈的時候有時候氣太飽會放屁的那個,一直踩放踩放,到後來 會沒有煞車,很刺激) 2. 排氣輔助煞車 (透過機構把排氣的地方堵住,讓引擎廢氣排不出去,進而降低功率 轉速,達到煞車效果。 3. 油壓減速煞車系統 (透過油壓打入變速箱,讓阻力變大。 4. 電磁煞車系統 (電磁線圈在傳動軸上面,啟動甚至造成反向的阻力,進而減速。 分析: 影片中這台是日系的遊覽車(有人補充是韓國底盤),應該就是1. 踩到底 2. 3. 4. 根本來不及,除非 本來開著。(開著的話可以連動煞車,同時作用) 只能說這位大哥非常幸運,也極有可能是空車,這個煞車力道,乘客基本上一定 往前撞,不是瘀青就是重傷,也可能因為是空車才煞得住,滿載的話就很吃力了。 我也曾經遇過,上排的乘客剛好在走動,直接摔一個骨折,那就又是另外一個故 事了… ※ 引述《ULTIMA1002 (晚點再說)》之銘言: : https://youtu.be/Rdw77FlzrrU
: 裡面的遊覽車從看到反應到剎車應該不到一秒吧, : 然後剎車距離只有幾公尺, : 目測時速應該有50, : 這樣遊覽車煞的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93.1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56728910.A.D0B.html ※ 編輯: ac8297q64885 (27.52.193.110 臺灣), 07/02/2022 10:31:24

07/02 10:32, 1年前 , 1F
這台是韓國底盤...
07/02 10:32, 1F

07/02 10:33, 1年前 , 2F
日韓差不多,我修正
07/02 10:33, 2F
※ 編輯: ac8297q64885 (27.52.193.110 臺灣), 07/02/2022 10:33:59

07/02 10:34, 1年前 , 3F
韓國車配備可能會好一點 大宇跟現代油壓煞車似乎是
07/02 10:34, 3F

07/02 10:34, 1年前 , 4F
標配
07/02 10:34, 4F

07/02 10:35, 1年前 , 5F
其實還有一套 風龜彈簧 漏到沒氣會壓死煞車鼓
07/02 10:35, 5F

07/02 10:35, 1年前 , 6F
不過力道似乎不足以煞停 但是可以防止溜逸
07/02 10:35, 6F

07/02 10:36, 1年前 , 7F
那個太不主流了,也很少很少用到
07/02 10:36, 7F

07/02 10:37, 1年前 , 8F
風龜彈簧那個算是手煞車那一路的
07/02 10:37, 8F

07/02 10:58, 1年前 , 9F
一台遊覽車到底有幾套煞車系統啊?
07/02 10:58, 9F

07/02 11:00, 1年前 , 10F
韓巴跟日巴明明差很多 舒適性韓車勝
07/02 11:00, 10F

07/02 11:45, 1年前 , 11F
主煞車、排氣煞車、輔助煞車、手煞車共四套
07/02 11:45, 11F

07/02 12:39, 1年前 , 12F
韓國車就是歐系車啊,沒聽過韓國歐巴嗎?
07/02 12:39, 12F

07/02 12:50, 1年前 , 13F
氣壓煞車沒氣是會咬死吧?
07/02 12:50, 13F

07/02 14:07, 1年前 , 14F
二三四算是輔助的減速器 電磁還不能一直開著會過熱
07/02 14:07, 14F

07/02 14:07, 1年前 , 15F
真正要煞停還是要靠踏板主力煞車 然後要注意Air
07/02 14:07, 15F

07/03 12:40, 1年前 , 16F
想順便問一下 在台北公車上如果要等一百多秒的紅燈
07/03 12:40, 16F

07/03 12:40, 1年前 , 17F
時 常會看到司機在儀表板左邊拉一根疑似手煞車的東
07/03 12:40, 17F

07/03 12:40, 1年前 , 18F
西 然後車子也會有很大的排氣聲出現 為什麼大客車
07/03 12:40, 18F

07/03 12:40, 1年前 , 19F
拉手煞車也會排氣啊?
07/03 12:40, 19F

07/04 07:42, 1年前 , 20F
那個就是我所說的1。同一個系統喲
07/04 07:42, 20F
文章代碼(AID): #1YlwrEqB (car)
文章代碼(AID): #1YlwrEqB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