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比特斯拉還精準! MIT無人電動小巴終於亮相

看板car作者 (給貓)時間4年前 (2019/08/26 19:57), 4年前編輯推噓13(16342)
留言61則, 2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標題:比特斯拉還精準! MIT無人電動小巴終於亮相 內文: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車輛中心全MIT研發製造的自駕電 動小巴士「WinBus」今天亮相。經濟部表示,該車已達智慧駕駛SAE Level 4標準的自動駕 駛能力,不需人為介入就可以完成所有駕駛與環境監測功能,全車由台灣隊20家廠商從0到1 打造。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與其他只有1種定位系統的自駕車如特斯拉相比、該車有高達3 種,配合地形地貌選擇最佳定位,精度可以從他廠的30公分縮小到20公分,預計2年內商用 化、力拚輸出海外。 科技專案支持、車輛中心打造的首部MIT電動自駕小巴,今天在經濟部亮相並開放試乘,當 場並展示「無駕駛」自行繞行會場一週。 經濟部表示,而該小巴目前已達到媲美Google技術的智慧駕駛SAE Level 4標準,在固定式 封閉場域內,車輛不需人為介入,就可以完成所有駕駛與環境監測功能。根據國際分類,SA E L4條件下,駕駛者可在條件允許下讓車輛完整自駕,啟動自動駕駛後不必介入控制,車輛 即可以按照設定的道路規則自行駕駛,原則上「真的可以放手」由電腦控制自行上路。而目 前Google Waymo、Uber等符合L4等級自駕車,可在完備的基礎設施下自行載運乘客。 沈榮津表示,與其他只有1種定位系統的自駕車如特斯拉相比、該車有高達3種定位系統,可 配合地形地貌選擇最佳定位,精度可以從他廠的30公分縮小到20公分。他也強調,特斯拉等 自駕車使用影像辨識,而「WinBus」應用影像辨識外,還有測距及車與車間、車與路邊設 施的通訊技術。 沈榮津也說,希望2年的沙盒試驗後、就可量產製造。經濟部也強調,目前各地方政府已有5 縣市、9個區域希望導入高彈性的自駕小巴服務模式,經濟部也將於明年開始推動無人載具 實證運行,希望打造用於市區高運載、偏鄉低運量高彈性、物流載運及自駕船等計畫。 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也說,未來此自駕小巴將自第4季起在彰濱工業區試運行,與勤崴、 中華電信、宏碁智通團隊合作,進行串聯周遭觀光工廠的試驗模式,未來希望在國內試運行 後,可將系統及服務模式一併輸出海外。 而該車全MIT也涉及到20個供應商組成的國家隊,分別是由輝創打造的感測系統,上銀、六 機提供電控模組、技嘉生產決策與控制系統,英業達生產T-BOX、勤崴提供圖資技術、輝達 (Nvisia)晶片、有量提供電池等。 網址: https://ec.ltn.com.tw/m/article/breakingnews/2896591 心得: 自動駕駛有比特斯拉好嗎?不會連Ford也打不過吧? 不過蠻想看他上路的樣子,至少制衡BYD在電動巴士的獨佔。 雖然是掛鄉民最痛恨的artc的牌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191.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66820654.A.155.html

08/26 19:58, 4年前 , 1F
固定式
08/26 19:58, 1F

08/26 19:58, 4年前 , 2F
封閉場域
08/26 19:58, 2F
※ 編輯: dcoog7880 (220.141.191.105 臺灣), 08/26/2019 20:01:47 ※ 編輯: dcoog7880 (220.141.191.105 臺灣), 08/26/2019 20:02:57

08/26 20:04, 4年前 , 3F
給點牡蠣吧,至少有成果了,反觀...
08/26 20:04, 3F

08/26 20:09, 4年前 , 4F
不如加個鐵軌吧?
08/26 20:09, 4F

08/26 20:10, 4年前 , 5F
封閉場域?實際上路呢,呵呵
08/26 20:10, 5F

08/26 20:11, 4年前 , 6F
講自駕車怎麼會是拿Tesla當標竿XD 宣傳不等於技術
08/26 20:11, 6F

08/26 20:15, 4年前 , 7F
tesla可是level 2.9 無限接近3呢
08/26 20:15, 7F

08/26 20:22, 4年前 , 8F
美國的大學生真厲害==
08/26 20:22, 8F

08/26 20:37, 4年前 , 9F
其實Ford的自動駕駛技術排名在Tesla前面~
08/26 20:37, 9F

08/26 20:38, 4年前 , 10F
人家是為了省錢呀 裝一堆是要賣多少錢?
08/26 20:38, 10F

08/26 20:46, 4年前 , 11F
封閉所以是LV4啊...可以開放就是LV5了
08/26 20:46, 11F

08/26 20:46, 4年前 , 12F
有什麼好噓的 = =
08/26 20:46, 12F

08/26 20:51, 4年前 , 13F
只要有插光達,就會比只想靠鏡頭的特斯拉精準啦
08/26 20:51, 13F

08/26 21:03, 4年前 , 14F
該鼓勵好嗎…科研是靠小事累積起來的
08/26 21:03, 14F

08/26 21:05, 4年前 , 15F
又自悲心作祟
08/26 21:05, 15F

08/26 21:09, 4年前 , 16F
重點是法規沒過 真的做出來也不能上路
08/26 21:09, 16F

08/26 21:19, 4年前 , 17F
不做 台灣政府在幹嘛 做了 又要靠杯 怎麼嘴都行
08/26 21:19, 17F

08/26 21:19, 4年前 , 18F
法規修法就好
08/26 21:19, 18F

08/26 21:32, 4年前 , 19F
自衛超爽笑死
08/26 21:32, 19F

08/26 21:33, 4年前 , 20F
實驗室裡比tesla好容易,商用化就..呵呵
08/26 21:33, 20F

08/26 21:43, 4年前 , 21F
其實台灣有團隊拿到路上測試的許可了啦
08/26 21:43, 21F

08/26 21:43, 4年前 , 22F
搞錯了,LV4不代表就一定是封閉場地
08/26 21:43, 22F

08/26 21:44, 4年前 , 23F
推MIT
08/26 21:44, 23F

08/26 22:34, 4年前 , 24F
贏過後段班的特斯拉有什麼好開心的
08/26 22:34, 24F

08/26 22:48, 4年前 , 25F
話說Level幾是有機構認證嗎?還是說自己說了算?
08/26 22:48, 25F

08/26 22:52, 4年前 , 26F
整數八成沒毛病,後面加小數點ex2.5之類的都自己喊的
08/26 22:52, 26F

08/26 23:03, 4年前 , 27F
SAE的自駕車分級其實是為了好溝通(車輛具備哪些功
08/26 23:03, 27F

08/26 23:03, 4年前 , 28F
能),但不一定Level4就比Level23厲害
08/26 23:03, 28F

08/27 01:07, 4年前 , 29F
tesla的優勢就是數據很大可以拿來做model training
08/27 01:07, 29F

08/27 07:59, 4年前 , 30F
你裝光達裝多一點 配傳統雷達 加上攝影圖像解析當然準
08/27 07:59, 30F

08/27 07:59, 4年前 , 31F
,一台賣你幾千萬
08/27 07:59, 31F

08/27 08:07, 4年前 , 32F
領頭羊Waymo或Criuse離真正商業化都還很遠
08/27 08:07, 32F

08/27 08:07, 4年前 , 33F
但看看現階段哪家技術領先的是不靠lidar?
08/27 08:07, 33F

08/27 09:07, 4年前 , 34F
開放場所就Level5了..一樓是在?
08/27 09:07, 34F

08/27 09:42, 4年前 , 35F
至少有個開始,怎樣都強過樓上一堆只會嘲笑的
08/27 09:42, 35F

08/27 10:06, 4年前 , 36F
...我猜上路會卡成狗 太小看現實變因處理了
08/27 10:06, 36F

08/27 10:07, 4年前 , 37F
沒實際道測 兩年就想量產?那至今模擬里程多少了呢
08/27 10:07, 37F

08/27 10:09, 4年前 , 38F
Waymo超過100億miles 而Tesla實際里程也有10億
08/27 10:09, 38F

08/27 10:10, 4年前 , 39F
有起頭是好事 但喊兩年是不是太自負了點?
08/27 10:10, 39F

08/27 10:14, 4年前 , 40F
喔 而且目標是2年直接商用?那抱歉 這比較像圈錢口號
08/27 10:14, 40F

08/27 10:18, 4年前 , 41F
樓上可以問一下經濟部技術處在想啥 一堆案子都被要
08/27 10:18, 41F

08/27 10:19, 4年前 , 42F
求2年商業化 只好一直畫大餅吹泡泡
08/27 10:19, 42F

08/27 10:20, 4年前 , 43F
台灣科專就短視近利 以為投入少少錢1~2年就能量產
08/27 10:20, 43F

08/27 10:28, 4年前 , 44F
這真的扯 其他案子就算了 這是超重大的交通安全項目
08/27 10:28, 44F

08/27 10:29, 4年前 , 45F
沈自己八成也知道 所謂商用 最差結果也就是公費或關係廠
08/27 10:29, 45F

08/27 10:29, 4年前 , 46F
商人情買個意思 跟S3 EV一樣
08/27 10:29, 46F

08/27 10:31, 4年前 , 47F
最後八成變遊園車吧 X的 最好不要一個好項目就這麼毀了
08/27 10:31, 47F

08/27 10:34, 4年前 , 48F
在台灣,官員喊目標是不可能會有超過四年以上的數字的
08/27 10:34, 48F

08/27 10:34, 4年前 , 49F
你是大陸客吧? XDD 這麼不懂台灣
08/27 10:34, 49F

08/27 10:37, 4年前 , 50F
最可怕的是八字還沒一撇就得先想技術對應的商業模式
08/27 10:37, 50F

08/27 10:39, 4年前 , 51F
技轉哪家廠商 什麼都要國產化 然後給你少少的錢
08/27 10:39, 51F

08/27 10:41, 4年前 , 52F
高層急功好利 加上某些計畫主持人得過且過自保心態
08/27 10:41, 52F

08/27 10:42, 4年前 , 53F
最後成果就是沒技術實力的玩具 拿去發個新聞稿騙騙
08/27 10:42, 53F

08/27 10:43, 4年前 , 54F
民眾我們有投注很多在自駕車研發上喔XD
08/27 10:43, 54F

08/27 10:45, 4年前 , 55F
嗆屁喔~ARTC這計畫可以從2010開始算 都要10年惹
08/27 10:45, 55F

08/27 10:46, 4年前 , 56F
經濟部進來攪屎訂這種時程很哭R
08/27 10:46, 56F

08/27 10:48, 4年前 , 57F
這個也不是真的沒技術 至少壓成本的技術我們超行的...
08/27 10:48, 57F

08/27 10:48, 4年前 , 58F
問題是太早想商轉往往會因階段成果大差 然後胎死腹中
08/27 10:48, 58F

08/27 10:49, 4年前 , 59F
隨便講一個好了 做煞車的六機好像還沒ESC呢
08/27 10:49, 59F

08/27 10:51, 4年前 , 60F
至於團隊實力 ARTC也不是最好 新聞發最多倒是真的
08/27 10:51, 60F

08/27 12:48, 4年前 , 61F
看到一群老人你知道的
08/27 12:48, 61F
文章代碼(AID): #1TOyak5L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