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Re: 在台灣消失的知名品牌

看板car作者 (Cheshire Cat)時間5年前 (2019/04/25 09:31), 5年前編輯推噓7(10345)
留言58則, 2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覺得你說蠻多錯的東西= = ※ 引述《sazabik (SAZABI)》之銘言: : 其實納智捷一開始的策略就令人搖頭,基本上是小孩玩大車,學不會走就跟著人家跑。如果汽車工業這麼簡單的丟個幾百億就能翻,世界那些主流汽車廠也不會在那裡分分合合。 : 在日產的庇蔭下可以靠代工賺幾個毛利,但走不出原本汽車工業很吃技術跟資本,又不懂的跳出窠臼的經營模式,走自我感覺良好不二價的險棋,會落在這種德性只能說咎由自取。 : 更好笑的是,台灣這種微市場你都無法立足,就趕著外銷賺名聲,當初做這種或迎合上意的主管決策,以古代早就被拖出去斬了。 汽車這麼大規模資本的產業,本來就是要去大市場才有辦法快速打平..... 而大市場有個優勢,只要你的產品力夠強,就算市占率小量一樣輾壓小市場 因此當初納牌去打中國我不覺得是錯誤的選擇 你只龜在台灣就算消費者非常買單好了,一年給你神A的銷售量也才四萬多台 問題是你新品牌在台灣根本不可能做到神A的量 做一般消費性產品和汽車資本是天差地遠的狀況 納智傑單純就是產品力的問題,用半調子的態度去做產品 : 品牌形象不建立,就不要把自己當一流,因為你們裕隆裡面的那群老人沒這個本事與視野來營造品牌形象。乖乖當三流先攻佔低價市場甚至粗糙小車,高性價比的模式起步,車主還會看上你買一部堪用的車代代步,當個日產二軍或許會讓你有生存立足點。 : 放眼跟你同價位的同級車,大部分內裝性能油耗品質形象,都甩你的產品好幾條街,要不是愛國之士的支持,不說我還以為是老闆錢太多沒處花,經營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品牌來維持身體健康(重點是花了鈔票又賠了健康,令人不勝唏噓)。該砍掉重練的不是這個品牌,而是掌舵的這群人。船看起來都要沉了,有遠見的人你覺得不會先跳嗎? : 如同HTC在走下坡的初期,我就說你周永明要換掉換人掌舵,結果你王雪紅還是放任他在那邊平行線經營,導致江山陪葬變成過往雲煙,只能說納智捷也是如此的話,不出三年這個品牌黯然下市也可能是現在進行式。 其實HTC會淪落到這種地步,用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並不單純是策略錯誤 可是這邊是車板,應該去科技版、手機版或股票版討論 我簡單講一下,現在存活下來的手機廠有哪幾種? 1. 蘋果 2. 國家保護(韓國中國) 3. 垂直整合度高(設計、生產、組裝),甚至包括自行設計SOC 不過這方面講太多就離題了 納智傑/HTC去找大市場沒錯 問題都是在他們的產品力 你產品策略想要做高端,沒問題那就要夠高端、夠強大 你產品策略想要做大量,那沒問題你的毛利就準備要拚血海 不是一邊追求高毛利還一邊想要賣大量.....那叫做癡人說夢 可能一開始市場大消費者會給你點機會,所以你會嚐到一點甜頭 然而一旦體驗不好,口碑開始發酵你就沒救了 中國就算是不成熟且扭曲的市場,也不可能讓你亂搞 : ※ 引述《jiern (jiern)》之銘言: : : 台灣汽車從解嚴之後 : : 第一個消失的自我品牌 : : 當屬 台塑汽車 : : 台塑汽車品牌 : : 1996年在王永慶強力主導下成立 : : 汽車一開始做汽油及天然氣 : : 後來還計劃做電動車 : : 年年虧損 2004年收掉自製汽車部門 : : 全力轉型做代理商 引進Skoda並取代台灣代理權 : : 也是代理不佳 被迫轉讓出Skoda代理權 : : 目前路上還是看的到有台塑汽車仍在行駛 : : 不過王永慶算是好的企業家 : : 當年台塑汽車收掉自製汽車部門 : : 王永慶宣佈 車輛保固維修及零件供應一切正常 : : 自製汽車部門旗下員工可轉往台塑相關企業任職 : : 台塑汽車收掉自製汽車部門 沒發生什麼勞資爭議 : : 員工不像太子汽車員工 還要上街抗議 : : 接下來看 納智捷如何收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17.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56155879.A.575.html

04/25 09:34, 5年前 , 1F
納牌一開始沒能力就想把自己定位成豪華品牌
04/25 09:34, 1F
要做豪華品牌可以啊,你就要堆料堆服務 不能拿代工的毛利來看的 一開始做品牌燒一屁股錢是一定的

04/25 09:40, 5年前 , 2F
其實u7一開始中國真的算賣得不錯 只是妥善率太垃圾
04/25 09:40, 2F
大市場就是這樣阿 消費者會給機會的 納牌就是吃了點甜頭以為可以這樣搞 結果體驗和口碑發酵後就掛了 ※ 編輯: zzahoward (59.124.117.163), 04/25/2019 09:42:14

04/25 09:54, 5年前 , 3F
便宜車有點小毛病 消費者還會想說算了反正是便宜車
04/25 09:54, 3F

04/25 09:55, 5年前 , 4F
納牌一開始就把自己當豪華品牌來賣真的是很莫名奇妙
04/25 09:55, 4F

04/25 09:55, 5年前 , 5F
高級車標準不一樣的~
04/25 09:55, 5F

04/25 10:01, 5年前 , 6F
HTC在還沒智慧手機時 還不錯 但大家都進去做時 就沒優勢
04/25 10:01, 6F

04/25 10:05, 5年前 , 7F
裕隆是有很多Know How啦.但是投入的研發經費不能和大廠比
04/25 10:05, 7F

04/25 10:06, 5年前 , 8F
如果說多賺個幾年錢能買下一個車廠拿來做應該是可以的.
04/25 10:06, 8F

04/25 10:07, 5年前 , 9F
不過誰能預料一堆車廠便宜賣的情形會大量發生..
04/25 10:07, 9F

04/25 10:07, 5年前 , 10F
做車子和做手機電玩一樣.要燒錢才玩的轉...
04/25 10:07, 10F

04/25 10:12, 5年前 , 11F
在那做出飛羚101的年代.裕隆不是不行.做不出整車的大有人在
04/25 10:12, 11F

04/25 11:20, 5年前 , 12F
結論是,你的產品力與市場脫鉤走平行線,納廠跟HTC的下場
04/25 11:20, 12F

04/25 11:20, 5年前 , 13F
我就不用多說了。
04/25 11:20, 13F

04/25 11:22, 5年前 , 14F
產品力跟錯誤的決策與方針,難道沒有關係?用事後諸葛來
04/25 11:22, 14F

04/25 11:23, 5年前 , 15F
看,時事就可以證明一切。
04/25 11:23, 15F

04/25 11:24, 5年前 , 16F
尤其當你和裕隆和宏達電的人員交手過後,你就會認為,這
04/25 11:24, 16F

04/25 11:24, 5年前 , 17F
種公司扶不起還真有他的道理在。
04/25 11:24, 17F

04/25 11:39, 5年前 , 18F
當初第一個喊出不二價不折價的好像是納智捷
04/25 11:39, 18F

04/25 11:43, 5年前 , 19F
印象中,沒有一個汽車公司是不做國產直接做國際。那一家是直
04/25 11:43, 19F

04/25 11:43, 5年前 , 20F
接做國際市場成功的?
04/25 11:43, 20F

04/25 11:44, 5年前 , 21F
向中國公司直接買VOLVO跟SAAB來玩,裕隆沒實力又不虛心受
04/25 11:44, 21F

04/25 11:44, 5年前 , 22F
不虛心受教,搞毛?
04/25 11:44, 22F

04/25 11:54, 5年前 , 23F
其實連自己國家都不支持 就不用妄想別人家會支持
04/25 11:54, 23F

04/25 11:54, 5年前 , 24F
了…
04/25 11:54, 24F

04/25 12:14, 5年前 , 25F
所有汽車品牌都先從低階玩起 納有點太急燥 然後又
04/25 12:14, 25F

04/25 12:15, 5年前 , 26F
跟不上腳步
04/25 12:15, 26F

04/25 12:22, 5年前 , 27F
低階賺不了錢.研發要燒錢
04/25 12:22, 27F

04/25 12:42, 5年前 , 28F
Tesla起手就是高階跑車等級,起手低階很難往上爬
04/25 12:42, 28F

04/25 12:50, 5年前 , 29F
最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覺得自己是高級品牌?
04/25 12:50, 29F

04/25 13:42, 5年前 , 30F
去大市場是對的,但沒有自知之明是錯的
04/25 13:42, 30F

04/25 13:43, 5年前 , 31F
明明手上有的資源不是人家給的就是人家不要的,還真以為
04/25 13:43, 31F

04/25 13:43, 5年前 , 32F
自己是咖,這樣大家就尷尬了。
04/25 13:43, 32F

04/25 13:44, 5年前 , 33F
然後新品牌產品服務如果沒有破壞性創新進市場,等死啊
04/25 13:44, 33F

04/25 13:44, 5年前 , 34F
TESLA橫空出世不正是因為性能跟噱頭嗎
04/25 13:44, 34F

04/25 13:45, 5年前 , 35F
不過現在講這些都是當年大家都已經講過的事
04/25 13:45, 35F

04/25 13:46, 5年前 , 36F
這麼多年連老闆都過世了,這公司一樣不改本色
04/25 13:46, 36F

04/25 13:49, 5年前 , 37F
宏達電哪有扶不起來
04/25 13:49, 37F

04/25 13:50, 5年前 , 38F
低階哪有賺不了錢,台灣IC Design 一堆靠低階賺錢的
04/25 13:50, 38F

04/25 16:10, 5年前 , 39F
低階車打不贏VIOS
04/25 16:10, 39F

04/25 16:30, 5年前 , 40F
這邊是車版你講IC..黑人問號..
04/25 16:30, 40F

04/25 16:32, 5年前 , 41F
純國產造車也只有裕隆.是不是咖.至少比其他子公司強太多..
04/25 16:32, 41F

04/25 16:35, 5年前 , 42F
不管裕隆造車再怎麼差.至少比其他國產廠商好太多.
04/25 16:35, 42F

04/25 16:55, 5年前 , 43F
我講的是在中國啦,確實不是咖啊
04/25 16:55, 43F

04/25 16:56, 5年前 , 44F
對啊低階賺不了錢,那你高階賺到錢了嗎wwwwww
04/25 16:56, 44F

04/25 16:56, 5年前 , 45F
跑比走快你可以直接跑沒關係
04/25 16:56, 45F

04/25 16:56, 5年前 , 46F
學走路的都北七
04/25 16:56, 46F

04/25 17:43, 5年前 , 47F
去中國不是咖.但不去不行.台灣養不起國產車廠.就這麼簡單
04/25 17:43, 47F

04/25 17:44, 5年前 , 48F
雖然我不會買納牌.但我也不會去貶損夢想家就是..
04/25 17:44, 48F

04/25 17:45, 5年前 , 49F
納智捷不能打.台灣還真沒一個車廠能打的.
04/25 17:45, 49F

04/25 19:08, 5年前 , 50F
講的好像HTC沒國家保護一樣
04/25 19:08, 50F

04/25 21:39, 5年前 , 51F
你講錯了,去中國就是錯誤決定。新品牌沒有歷經幾年市場
04/25 21:39, 51F

04/25 21:39, 5年前 , 52F
檢驗,就想一步登天,從你論點就想快速打平開支和納智傑
04/25 21:39, 52F

04/25 21:40, 5年前 , 53F
決策者一樣的目光
04/25 21:40, 53F

04/25 22:28, 5年前 , 54F
台灣養不起國產車wwwww
04/25 22:28, 54F

04/25 23:17, 5年前 , 55F
也只有中國有那市場買納智捷的單
04/25 23:17, 55F

04/25 23:19, 5年前 , 56F
公司沒有大量現金是要怎麼進行研發?
04/25 23:19, 56F

04/26 16:35, 5年前 , 57F
去中國是錯誤決定?你可以說自主品牌是錯誤決定,但去中國
04/26 16:35, 57F

04/26 16:35, 5年前 , 58F
是一定要去的,不要在講幹話
04/26 16:35, 58F
文章代碼(AID): #1SmGtdLr (car)
文章代碼(AID): #1SmGtdLr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