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為何這麼痛恨LUXGEN

看板car作者 (物皆有時)時間7年前 (2017/07/05 09:42), 7年前編輯推噓9(909)
留言18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Anddyliu (安滴滴)》之銘言: : ※ 引述《kingfsg7326 ()》之銘言: : : 這我知道 : : 因為嚴家除了車爛、貴、要補助....之外 : :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是黨國企業 : : 幾十年前由裕隆集團包辦台灣汽車市場 : : 當時計程車的用車也只限裕隆車 : : 現在一般人不能勉強用,開始勉強公務車、警車,上次還有公家單位抱怨車爛又貴.. .. : : 而嚴家是早期老蔣江浙財閥出生 : : 而PTT是泛綠支持民進黨的 : : 因此八卦鄉民相當痛恨從中國來的企業,EX: HTC 、裕隆 : : 因此除了造車技術那些原因,還有黨與黨間的仇恨情節在 : : Luxgen最近又一直傳出要在大陸深耕、接地氣 : : 並且忽略台灣市場與消費者,因此也遭到不少砲轟 : 順便問一下華創車電的八卦? : 現在是不是離職率還是很高呢? : 以前聽過當初成立華創時 : 把裕隆汽車及中華汽車各方菁英 : 匯集起來 : 再廣納各方電子業優秀人才要把M7做起來 : 可是好景不常 : 有一陣子離職率標高 : 然後一直招新人 : 又聽說華創內部中華汽車來的跟裕隆汽車來的 : 福利有不一樣?記得好像是加班費差異 : 中華汽車的有加班費?裕隆的沒有? : 不知道現在還是這樣嗎? 我覺得是主事者的嘴臉,他們家老董說用iPhone的都是王八蛋,結果買他們家的車卻送iP hone,這不是等於叫買家去當王八蛋? 納智捷一直強調安全性,但頂級款以外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卻被更低價位的進口小車屌打。 沒有核心的引擎技術,加上奇怪的銷售手法與後勤(鎖料),賣得差也就不意外了(今年6月 納智捷S5只賣兩位數,當年說好的要月販一千輛以上的承諾呢?)。 納智捷再不調整心態,這個品牌可能也只是曇花一現。 想要鹹魚翻身,先從保固10年開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66.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499218943.A.026.html ※ 編輯: dynabook (180.217.66.7), 07/05/2017 09:43:53

07/05 09:49, , 1F
主要是老闆的心態 眼看法規要通過強制esp 趕快推出小改
07/05 09:49, 1F

07/05 09:50, , 2F
款 這麼鴕鳥
07/05 09:50, 2F

07/05 10:00, , 3F
一直都認為是曇花一現的品牌
07/05 10:00, 3F

07/05 10:03, , 4F
領補助 說好的電動車呢?
07/05 10:03, 4F

07/05 10:12, , 5F
我們不說大話
07/05 10:12, 5F

07/05 10:38, , 6F
鬼島人94愛當王八蛋 人家是真的會做生意
07/05 10:38, 6F

07/05 10:45, , 7F
直接全車系通通上 ACC LKA 可能會好點 不過他有這技術嗎?
07/05 10:45, 7F

07/05 10:45, , 8F
他家的車系只有萬年環景 Zzzz
07/05 10:45, 8F

07/05 10:52, , 9F
這種技術都是汽車零件廠研發的 花錢買就有
07/05 10:52, 9F

07/05 10:55, , 10F
我也覺得保固保修延長就好,把成本攤到後勤
07/05 10:55, 10F

07/05 10:55, , 11F
前期有活的資金進來可以RD
07/05 10:55, 11F

07/05 10:56, , 12F
眼巴巴一直看著補助跟公家機關的單子,不會成長的
07/05 10:56, 12F

07/05 10:57, , 13F
除了引擎底盤 大多子系統都是 tier-1開發或協力開發的
07/05 10:57, 13F

07/05 10:57, , 14F
花錢整合就會有
07/05 10:57, 14F

07/05 11:00, , 15F
現代就是用保固10年這招在美國站穩腳步的
07/05 11:00, 15F

07/05 13:10, , 16F
其實是顏色問題 只是鄉民不會承認
07/05 13:10, 16F

07/05 13:31, , 17F
護衛隊只能扯顏色問題了 真可憐
07/05 13:31, 17F

07/05 13:54, , 18F
做的好賣的好什麼顏色都沒差啊,做不好還要拖顏色出來護
07/05 13:54, 18F
文章代碼(AID): #1PN4F_0c (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N4F_0c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