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一本書總是看不完...

看板book作者 (Capufish)時間5年前 (2018/08/29 03:37), 5年前編輯推噓2(4210)
留言16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Mercury0625 (水星)》之銘言: : 本身滿喜歡看一些需要思考的書籍 : 所以看一本書的速度不快 : 尤其在我讀過《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對自己閱讀的品質又更要求了 : 但現在遭遇的瓶頸是 : 有時候一本書看到一半,可能之後有什麼事情耽擱了 : 變成隔了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看 : 可是由於我對自己閱讀的要求 : 想要接下來章節也讀的清楚透徹連貫,就必須把前面看過的部分再review一次 : 就好像學微積分一樣 : 學到微分的部分結束後隔了一段時間 : 想要繼續學積分的話勢必得回去複習微分的部分 : 但每次一想到需要再看一次看過的部分就有點發懶 : 導致一本書遲遲看不完 : 然後就把興趣放在下一本還沒開始看的書上面 : 不知道這種情況有沒有解 無解。而且看到你這種想法有點想翻白眼。 一邊說自己對閱讀的「品質」有要求,又一邊說「懶得複習」。 先來定義什麼叫做「閱讀品質」? 依照你文章的看法,應該是「看懂一本書」,也就是對內容瞭解。 BUT!你中間隔一段時間就忘記了,就代表之前吸收的不好。 既然吸收的不好,就代表你之前的閱讀事倍功半。 為什麼會這樣?你自己也有提到問題點在哪了。 : 我自己是想過,第一個是作筆記 : 不過我自己頂多習慣做一些結構筆記+重點提醒而已 : 而且我算有有點潔癖,拒絕在書上面做任何記號,連鉛筆都不太想寫(頂多貼便條紙) : 要達到像《如何閱讀一本書》書中提到的作筆記方法有點困難,而且也稍嫌累 如果你真的想解決問題,就先把這種潔癖改掉。 李敖有談過他的讀書法,就是直接「裁書」。 把相關的直接剪下來放在一塊,以後談論類似主題就有一大堆材料。 對我而言這是讀書的極致。 因為人的記憶有區分成長期跟短期,你的閱讀方法就是永遠停留在短期。 所以才會「看過前面」,要接著看的時候會接不起來。 前陣子有研究指出,比起短時間內把影集追完的人,慢慢追劇的人對劇情的記憶更深。 研究是說因為短時間內追完,只會停留在短期記憶,無法放到長期記憶當中。 我就在想明明都是把影集看完,為何慢慢追的人反而印象深刻? 我自己的答案是,慢慢追的人會有時間去「思考」,甚至「回想」之前發生過的劇情。 短時間內追完就是追求一個爽字,但爽的快去的也快。 你現在的情況就是想要求劇情連結情緒(那種一集結束馬上點開下一集的快感) 但時間無法配合只能慢慢看(例如一個月只看一集) 當你再接下去看,即使劇情是很緊張,但因為失去前面的「情緒鋪陳」, 你再接下去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舉例電影《鋼鐵擂台》(最近剛好想重看所以舉例這部) 如果你看到最後停住了,再過一個月接著看決賽。 跟直接從頭看到尾,看完決賽。 兩個的感動點絕對不同,差別就在於「情緒的鋪陳」。 如果真的沒時間可以看完一部電影,你至少可以紀錄一下前面發生什麼(劃線折頁) 這樣在接續後面的劇情時你的情緒(理解)才會連貫。 : 再來就是降低自己的要求,不要太完美主義 : 現在自己感覺就是除非能完美的吸收一本書,否則寧可放著不看,拒絕囫圇吞棗的閱讀 : 不過似乎也太理想化,導致書都看不完... 對,你就是太理想化。 : 也許就算隔了一段時間再回來看同一本書 : 也可以試著繼續往下讀,不一定在看下去的過程中能一點一滴回復記憶 :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版友能分享一下心得? 很難啦,而且你這種閱讀方式「效率超低」。 「想要完美吸收一本書」,卻又只想看一次就解決,你覺得可能嗎? 你真的想要「完美吸收一本書」,沒有別的訣竅,就是「多看幾次」。 如果不想筆記,也不想劃線折頁,又不想複習前面的文字。 那你就是在用吸收效率低的閱讀法。 我自己的心得,真正高效率閱讀就是「多看、多記、多想」 上面三個你一個都做不到,還想要有「完美吸收」?難啊。 推薦你一本書《雪球速讀法》:https://goo.gl/6mpUFs 想要達到「完美吸收」,這本書比如何閱讀一本書還來得有用。 因為閱讀的重點就在於理解,而理解這種事情就是要「看多」。 PS:你文章開頭談到自己愛看思考的書,我最近剛好在看電車難題。 《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為了多數人幸福而犧牲少數人權益是對的嗎?》 https://goo.gl/hu22tk 這本書對非哲學本派的超級複雜,一個電車難題又建立在另一個難題上頭。 看到一半我中間停了一個月左右,如果依照你的方式「懶得複習又不想筆記」。 我中間接下去肯定一頭霧水,硬看效果也會很差。 不過跟你不同的是,我有在書上筆記劃線折頁的習慣。 所以大約花個十五分鐘,我就回想起來之前看的內容了,再接下去就順順的,沒有障礙。 我現在一本書大概會看3~4次。 閱讀的時候一次(劃線),看完一個章節就馬上回頭看第二次(只看劃線重點) 看完整本書看第三次(再次劃線,這次是更重點式的整理) 然後把書擱著,等過陣子,再看第四次(同樣只看劃線內容) 我看四次所吸收的,應該是會比你「慢慢看一次」來得好。 看書不一定要追求什麼,爽爽看,慢慢看,也是一種方式。 但如果你要追求效率,就不要用這種效率差的閱讀方式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40.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35485068.A.B8E.html

08/29 06:56, 5年前 , 1F
很有用的分享
08/29 06:56, 1F

08/29 10:08, 5年前 , 2F
不錯的建議
08/29 10:08, 2F

08/29 12:51, 5年前 , 3F
...
08/29 12:51, 3F

08/29 12:58, 5年前 , 4F
有些部分不太同意 比如看書快慢和記憶關連上 我個人的情況
08/29 12:58, 4F

08/29 12:58, 5年前 , 5F
是 若能「入迷」的看 不但速度快 看完之後也可以保持長期記
08/29 12:58, 5F

08/29 12:58, 5年前 , 6F
憶 如果看的斷斷續續 就難以投入不但讀的慢 也難形成長期記
08/29 12:58, 6F

08/29 12:58, 5年前 , 7F
憶 我覺得差別是在於一次整體性的吸收內容 比一次次慢慢讀
08/29 12:58, 7F

08/29 12:58, 5年前 , 8F
更有效率
08/29 12:58, 8F

08/29 13:03, 5年前 , 9F
不過若是要完全吸收 必須看兩三次這點是同意的 而且最好短
08/29 13:03, 9F

08/29 13:03, 5年前 , 10F
時間內重看 不停加深記憶 這才是記一輩子的方法
08/29 13:03, 10F
我自己的經驗是,閱讀進入心流是最能吸收的狀況。 但如果原po達到心流狀況,應該不會中斷一本書。 至於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這點我還是認為跟閱讀有關。 有很多人不都有「看了卻忘光光」的問題困擾,這就是沒有進入到長期記憶。

08/29 23:23, 5年前 , 11F
你再去看一次原PO說的
08/29 23:23, 11F
看兩次了,哪裡有問題嗎? 就是懶得複習,又懶得筆記,簡單一句就是想一次順著看完啊。 但如果中間間斷,要恢復知識連結最好的方式還是筆記劃線折頁。 你再看一次我這篇。

08/30 02:02, 5年前 , 12F
我自己反而會覺得 就算第一次閱讀把內容都放在短期記憶
08/30 02:02, 12F

08/30 02:02, 5年前 , 13F
也沒關係,但是我會貼便條紙加註我覺得我需要記住的部
08/30 02:02, 13F

08/30 02:02, 5年前 , 14F
分,然後透過寫文章或是分享來整理我自己的結構,如果
08/30 02:02, 14F

08/30 02:02, 5年前 , 15F
有沒搞清楚或忘記的部分就在透過便條紙回去看。因為我以
08/30 02:02, 15F

08/30 02:02, 5年前 , 16F
前也是會邊做筆記便看,但覺得很容易打斷閱讀的心情。
08/30 02:02, 16F
我是會簡短寫一句心得,日後再看就會快速回想自己當時看的想法。 ※ 編輯: Capufish (1.172.77.65), 08/30/2018 09:31:15
文章代碼(AID): #1RXQICkE (book)
文章代碼(AID): #1RXQICk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