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灣生回家不回收 出版當然沒有救

看板book作者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時間7年前 (2017/01/04 14:20), 編輯推噓19(19017)
留言36則, 2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藍弋丰 產業媒體總監 陳宣儒承認身世造假、認錯道歉,其實一點都不讓人意外,早在《灣生回家》宣傳初期, 就有許多人質疑過陳宣儒的說詞問題重重、前言不對後語,當時這些「先知」卻反而遭到 很多因為愛台灣的移情作用而錯誤支持陳宣儒的人攻擊,如今他們可說一雪冤屈。當陳宣 儒來到出版社認錯道歉,這下子,球來到了出版社遠流的手上。 台灣出版界是一個極為鄉愿的世界,鮮少有人願意公開批評其他出版品,因為,出版是很 繁複的工作,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經手的書會不會有什麼錯誤,今天攻擊別人,哪天別人也 來挑毛病,那可受不了,尤其是近年來出版界「扣死當」極為凶狠,逼令編輯在短時間內 完成作業,自然顧不得品質,沒有人能承受得了仔細檢視,自然也不敢批評別人。 鄉愿的結果是,出版圈因而更加缺乏自清能力,經營階層逐漸變得傲慢。譬如知名的「毀 書不倦」譯者的劣譯問題,台灣出版圈人早就知之甚詳,該出版社內部編輯們也早就詬病 該大牌譯者自以為是,其實經常犯下國中等級的嚴重英文錯誤,更兼專業名詞看不懂的就 胡亂湊,編輯看到都要吐血,劣譯卻不准編輯修訂。出版社高層早就知道這種狀況,卻還 堅持一直跟劣譯合作。 許多出版圈人士,以及出版圈以外人士,屢屢都向出版社反應劣譯翻譯品質極差的問題, 但是社方總是不作任何處理,由著劣譯繼續摧毀許多好書。反應者若追問到底,傳言出版 社偶爾會承認,因為該劣譯與夫婿在政府、學界有極深人脈,為了許多計畫,以及學校圖 書館的固定購書,不要跟他們打壞關係。也就是說,只要賺錢,不對書的內容負責,把讀 者都當白痴。 出版社認為反正讀者又看不懂,真的嗎?讀者看到狗屁不通的翻譯,點滴在心頭,日後逐 漸不買書了,或被逼得苦練英文,從此只看原文書,然後出版社才抱怨:哎呀讀書風氣好 差,讀者都不看書,景氣陷入冰谷啊,出版要完蛋了。 可悲的是,這個出版圈公開的秘密,台灣出版人竟然無一敢出面糾舉,只敢竊竊私語,最 後竟然是中國人來抓包,才揭發了一切。由此就可知道台灣出版圈鄉愿的程度有多嚴重。 出版計畫難免會出錯,一如所有的產業都會發生產品故障、或甚至是產品有安全疑慮,若 是出了太離譜的麻煩,通常最好的建議是壯士斷腕全面回收。 這道理非常簡單,我們都還記得,在餿水油風暴中,許多誤用問題油的下游食品廠商,不 論是大品牌,或是有的只是家庭企業小店,也接受退貨、銷毀存貨,雖然這樣做會承受相 當的損失,但是可確保消費者的信任,穩固品牌形象。 不只是「特別有良心」的業者才會這麼做,翻開國際汽車業新聞,幾乎每個月都有車廠召 回車款,其他產業界回收也層出不窮,2016年最有名的回收事件,就是三星因手機爆炸二 度回收,三星在產業界總被認為是惡霸、狡詐,設計上曾經鬧出過抄襲蘋果風波,絕對不 是什麼特別善良的企業,手機剛傳出零星爆炸問題時也一度想曚混過去,但是當察覺問題 蔓延,就知道要當機立斷,馬上全球回收,因為這是商業經營上的基本常識。 但是,讀者可記得上次台灣出版業全面回收某本書是幾時? 有時候,鄉愿是出於同情對方不得已,許多出錯的出版社規模太小,回收下去還真的會周 轉不靈,同業也不好批評;有時候,出版人不是作財經商管出身,缺乏基本商業常識,有 時是品牌太小,所以投機取巧,想說下次換個品牌了事。 但是,如今出事的,是規模大、品牌老的一線出版社,更是經常出版財經商管書籍的遠流 ,而且,這次出的包非同小可,可不是校對錯誤,或是什麼版面錯誤,而是從最根本一開 始的出書計畫就充滿謊言,連推薦的作者們全都連帶受到重傷,陳芳明「很受傷」,氣得 批評「利用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才使謊言獲得存在的空間」,驚呼這是「對台灣史的巨 大傷害」。 推薦人劉克襄則嚇到「以後不敢隨便幫人推薦新書。」楊照則只能苦笑不作評論。因為這 也是出版界的陋習:大出版社或認識的編輯來找名家推薦,名家常常忙到根本沒有時間看 書,只因為人情或題材就推薦了,許多時候甚至連推薦文都是出版社代擬的,這當然也是 一種欺騙讀者,但是整個出版圈習以為常,楊照大概知道沒看書就掛名推薦也是謊言,不 能以陋習為理由推託,所以只能苦笑不談。 出版人竊竊私語,稱這是「台灣出版史上最大的騙局」,事情如此嚴重,遠流總會負起一 線出版社的責任,帶頭做出正確示範吧? 遠確緊急召回編輯團隊開會。出了這麼多商管書籍的源流,根本不用開會也知道就是要立 即全面下架回收吧?結果竟然躊躇了,董事長王榮文說,《灣生回家》一書從編輯角度來 看,確實有小瑕疵,在於編輯被騙,推說「此事牽涉到整體出版業及閱讀產業的成熟度」 ,還突然好像事不關己似的站到高點上說「整體出版界可以從根本問題來討論處理方式」 ,又說,由於放假日還沒接獲讀者反映,等上班後再了解狀況。 編輯被騙的說詞,真是可笑,日本《產經新聞》岡山支局長吉村剛史,2013年訪問陳宣儒 2個小時,就立即察覺她所言處處充滿矛盾,對歷史的認識很膚淺,最後逼使陳宣儒坦承 說謊,自承不是日本人,而是台灣人;資深出版人管仁健,沒見過陳宣儒本人,光是看她 發表的說詞,就察覺處處漏洞;而許多熟悉日本的文史工作者,更早就看出許多破綻,提 出質疑。 所以編輯為何會被騙?編輯在整個出版流程中,與陳宣儒交談討論絕對超過2小時,卻沒 有察覺有問題?是因為編輯工作太血汗,忙著出版流程,導致沒時間思考、懷疑?或是, 把雜事指派菜鳥進行,因為沒有吉村剛史的專業,因為對日本不熟悉,因為對相關歷史一 無所知,所以沒能2小時就發現「處處充滿矛盾,對歷史的認識很膚淺」?若是這樣,遠 流認為這樣的編輯就已經足堪查對史實重任,所以沒有對不起讀者?又或是,編輯當然早 就察覺有問題,只是出版社認為題材好,一定賣,所以還是逼著編輯做這本書? 無論是哪個原因,之後遠流洋洋得意書得獎、賣了五萬本,現在出事了,卻只是「考慮如 何善後、甚至絕版」,好像絕版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就是最終手段,就是對讀者絕大的恩 惠了一樣;遠流又認為,書只是陳宣儒的身世相關部分有問題,其他是OK的。 真好,餿水油事件時,很多受害食品廠商,應該早點聽聽遠流的開示,糕點不再做,賣出 去的就算了,絕版就好,幹嘛退貨回收呢?餿水油只佔產品中很小小小部分啊,其他原料 都是好的啊! 三星也來聽聽遠流的開示,當手機爆炸時,只要絕版就好了,幹嘛回收呢?手機會爆炸, 只是電池有機率會有問題而已啊,其他如觸控螢幕面板、處理器、麥克風、揚聲器...... 通通都是好的啊!然後三星還可以道貌岸然的說,整體手機產業界可以從根本問題來討論 處理方式。還可以說等看看消費者有反應再說,有很多消費者還願意繼續用手機,這下可 省了好多錢呢! 如果三星竟然這麼做的話,它的多年品牌經營就一夕玩完。 遠流倒是有一點說對了,「此事牽涉到整體出版業及閱讀產業的成熟度」,身為一線出版 社、老品牌,卻抱持這種只想賺錢不想負責的幼稚態度,被讀者發現,一家經常出版商管 書籍的大出版商,卻連基本商管常識都沒有,連公關危機處理的標準流程都不知道,那讀 者又如何相信你出的書,對讀者有任何幫助呢? 出版人最喜歡說書不是產品,如果老牌一線出版社對自己出的書是這種態度的話,那書真 的不是產品,因為比產品還不如。讀者多年來已經受夠了品質越來越差,內容越來越不確 實,一邊讀還要一邊懷疑的書,寧可相信原文,以及會隨時有人來挑戰抓包的網路文章, 所以出版市場才會進入超級寒冬。當出版社如此自取滅亡,也不需要去拯救了,因為早就 已經無藥可救。 http://tinyurl.com/j7oavu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46.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83510831.A.857.html

01/04 14:37, , 1F
遠流都已經宣佈接受退貨了,貼這篇的意思是?
01/04 14:37, 1F

01/04 14:40, , 2F
該劣譯與其夫婿 講的真白
01/04 14:40, 2F

01/04 15:28, , 3F
我記得的剛好都是史帝芬金的書:談寫作跟牠這兩本
01/04 15:28, 3F

01/04 17:13, , 4F
說得好!
01/04 17:13, 4F

01/04 17:30, , 5F
中肯+1
01/04 17:30, 5F

01/04 17:52, , 6F
既然都認錯了 不能貼?
01/04 17:52, 6F

01/04 17:54, , 7F
上次的全面回收,就聯經的 資本社會的十七個矛盾 啊
01/04 17:54, 7F

01/04 17:54, , 8F
不到一年前...那次其實沒有洪蘭或這個黃厲害,
01/04 17:54, 8F

01/04 17:55, , 9F
只是幾個領域內學者,讀者在檢討而已
01/04 17:55, 9F

01/04 17:56, , 10F
相對而言,那本書的讀者更少...XD
01/04 17:56, 10F

01/04 18:10, , 11F
上次全面回收是前幾天吧 12/30回收通靈童子完全版
01/04 18:10, 11F

01/04 19:09, , 12F
為什麼通靈童子要全面回收呢? @@a 這是漫畫對吧?
01/04 19:09, 12F

01/04 19:56, , 13F
沒關係 自己把自己滅亡後 第一怪政府 第二怪消費者就好
01/04 19:56, 13F

01/04 19:57, , 14F
我都可以預測到時會找個好朋友寫一篇: 為何台灣人不看書了?
01/04 19:57, 14F

01/04 20:10, , 15F
這篇只能同意
01/04 20:10, 15F

01/04 21:38, , 16F
感覺應該同意,但是看看作者,不禁想問
01/04 21:38, 16F

01/04 21:38, , 17F
請問《台灣漫畫月刊》可以退貨嗎?
01/04 21:38, 17F

01/04 22:17, , 18F
汽車、智慧型手機、餿水油的利潤跟出版差太多........
01/04 22:17, 18F

01/04 22:19, , 19F
雖然我也覺得應該給退,但拿這些產業來類比不妥當
01/04 22:19, 19F

01/04 22:26, , 20F
文章本身是沒什麼錯 不過有點模糊焦點了吧 左打右打戰到
01/04 22:26, 20F

01/04 22:26, , 21F
劣譯去 跟灣生案件沒關係啊
01/04 22:26, 21F

01/04 23:03, , 22F
以輕(常見劣譯)明重(從頭造假)
01/04 23:03, 22F

01/04 23:06, , 23F
這是藉由灣生一事提到整個出版界問題,不是只說灣生
01/04 23:06, 23F

01/04 23:29, , 24F
毒害20幾年的洪蘭 遠流卻只當沒事 真是出版界典範哪
01/04 23:29, 24F

01/04 23:31, , 25F
洪蘭的問題是國內學者王道還、潘震澤首先揭發的 不是中國
01/04 23:31, 25F

01/04 23:33, , 26F
學者 洪蘭的書在對岸也有不少讀者 看中國亞馬遜評價可知
01/04 23:33, 26F

01/04 23:36, , 27F
通靈童子完全版回收的那本有瑕疵 聽說缺了幾頁
01/04 23:36, 27F

01/05 08:56, , 28F
請問《台灣漫畫月刊》可以退貨嗎?
01/05 08:56, 28F

01/05 09:30, , 29F
老實說洪蘭有些我流的翻譯也是造假,原文根本沒有的東
01/05 09:30, 29F

01/05 09:30, , 30F
西她自己加進去,或者翻成跟原文不一樣的意思
01/05 09:30, 30F

01/05 11:38, , 31F
我記得有人提過洪蘭有開放退貨?
01/05 11:38, 31F

01/05 12:33, , 32F
01/05 12:33, 32F

01/05 12:59, , 33F
01/05 12:59, 33F

01/14 00:04, , 34F
01/14 00:04, 34F

01/31 13:25, , 35F
01/31 13:25, 35F

03/27 13:56, 5年前 , 36F
話說這篇文章為什麼沒有原文連結?
03/27 13:56, 36F
文章代碼(AID): #1OR9GlXN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