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Talk] 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

看板book作者 (YMJ)時間11年前 (2013/02/06 00:26), 編輯推噓23(23052)
留言75則, 2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不曉得這位作者的想法,Book版的大家覺得如何呢?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50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thinkingTaiwan+%28%E6%83%B3%E6%83%B3Thinking+Taiwan+-+%E6%83%B3%E6%83%B3%E5%8F%B0%E7%81%A3%EF%BC%8C%E6%83%B3%E6%83%B3%E6%9C%AA%E4%BE%86%29&utm_content=FaceBook 縮網 http://goo.gl/sy46O 年關將近,也到了台灣書市一年一度的大拜拜活動時間,今年一樣又去晃了晃,感受一下 台灣書市沒落的模樣。 今年跟前幾年有什麼不同呢?比較明顯的其中一項是電子書攤位變多又變大了,但是跟電 子書相關的論壇或活動卻少了,這也許是「正常化」的徵兆,也就是大家不把電子書當成 是一種值得談的新話題,它就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雖然如此,中午和出版同業聚餐的時候,大家才在講電子書和電子雜誌,即使好像眾家出 版社都把這個視為未來的大商機,可是看看實際情況,我們周邊非常少會看到有人在看電 子書,甚至其中還有人對我說,她周遭只有我這傢伙一人如此。 其實我不認為這是電子書的問題,應該說這是「不看書」的問題。即使身在出版業,但是 我看過業界有很多不太看「書」的人,大家多少都會看雜誌,可是要說從頭到尾老老實實 啃光一本書,只要你出了社會,困難指數就會立刻飆升。 雖然我們的書市每一年好像還是一直出很多的書,也一直多多少少都有暢銷書,但是買書 回家看的人確實在逐年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看好台灣電子書市場的未來,因為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 會買電 子書的跟會買很多紙本書的是同一批人,而對這種人來說,電子書只能當做紙本書的替代 品(例如出門時攜帶比較方便),他們還是優先會想買紙本書。 相反地,不看紙本書的人根本不會買電子閱讀器,更不要說花錢買電子書了。而且台灣的 市場基數又那麼小,盜版風氣也盛,雖然最近看到好多篇文章說台灣應該加強電子書市場 的開發力與豐富性,可是我卻對結果感到悲觀,畢竟這是閱讀式微的時代。 在書展裡東逛西晃,經過群學出版社的櫃位,我走了進去,仔細挑了兩本書,《我的涼山 兄弟》、《哲思之樂》。前者我翻看了一分鐘就決定要買;後者則讓我在書櫃前站了十五 分鐘以上,像是個只想白看書的小氣鬼。 我問了問工作人員,《我的涼山兄弟》賣得還不差,其實光看裝幀與簡介我也覺得這該會 是本可以產生點小話題的書。結帳時,因為消費超過五百元,還拿了個抽獎箱給我,結果 抽中一件T-shirt,於是我多撈到了件台灣勞工陣線的衣服。 順著書的話頭,我與一旁的劉總編不知為何也開始聊了起來,他聽到我也是出版人,而且 是做雜誌的,忽然拿出一本名為《陽光時務週刊》的雜誌給我看,直接問:「你覺得這本 刊物在台灣要怎麼推才能賣?」這本刊物是隔壁允晨文化的一位劉小姐給她的,稍晚我也 過去看了,其實這也不是允晨自己出版的刊物,這是一本在香港發行的「時政雜誌」,也 就是批評時事與政治的刊物,而且主題專重於中國與香港的民主事務。這次書展他們沒有 櫃位,於是跟允晨商借了一個空間來推銷,也給了劉總編一些(大概是因為群學一向很關 心社會議題)。 我拿起來從頭至尾翻了一會兒,直言到:「我說得直接點,沒辦法。這樣的刊物,在台灣 是推不動的。」 劉總編聽了有點訝異,我接著解釋,這刊物主軸講的是香港和大陸的民主議題,而台灣人 對此普遍是不關心的,台灣人談到香港,首先是講旅遊,哪裡可以吃可以玩可以買,再不 然就是談香港的競爭力、國際化如何勝過台灣,至於中國統治對於港澳的影響,雖然我們 偶爾會談「台灣有沒有可能會香港化」,但是我們並不真的關心發生了什麼事。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哪會不關心?我們媒體不是都有報導南方周末的事件嗎?甚至連伊 能靜被打壓的事件也都有報導啊。」 的確,南方周末事件每家新聞台多多少少都有報導(包括旺中亦然),然而只要仔細看就 會發現,相關報導大都只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翻拍網路(微博上的言論),一個是使用外 媒報導畫面(CNN、NHK等),沒有電視台會想要派記者實際去採訪,想當然爾,這樣的新 聞不僅長度很有限,連訊息內容也都是抄來的,如果觀眾不再去找相關資訊的話根本搞不 清楚來龍去脈。 為什麼大家不深入採訪和報導南方周末的情況?我認為不是因為媒體不敢報導,而是因為 不會有收視率,正因如此,媒體反而還比較關注伊能靜的消息,因為她是台灣人熟悉的對 象,還有緋聞八卦效果,當然就有報導的價值。 雖然台灣人一直談民主和自由,但是我們並不關心中國與港澳的民主自由現況,我們只關 心跟台灣有關的中國新聞,看看我們的媒體和書刊就知道,大家有興趣的是「經濟的中國 」,但「政治的中國」在台灣是沒有市場的,尤其弔詭的是,藍營的人比綠營的更加不關 心,我每次在網路上看到會傳播像烏坎村、陳光誠、南方周末等訊息的人,幾乎明顯都是 偏綠、偏獨派的朋友。 為什麼呢? 我不認為偏藍的人是鴕鳥所以不想聽到中國的負面消息,起碼多數不是如此,他們多只是 認為「反正中共很不民主,很霸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那跟我們的生活又沒有關係」,所 以懶得關心。結果是我們沒有什麼「中國新聞」,大都是「兩岸新聞」,再不然就是報導 中國又有什麼黑心貨或是山寨品了。在這樣的風氣底下,你要怎麼推一本內容大都是在講 中國大陸和港澳民主進程的刊物?更別說要拉廣告了! 為什麼台灣人對於中國與港澳的民主事務不關心呢?我自己並沒有答案,但是我覺得也許 可以把視野再放大一些來看,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台灣人沒有國際觀,我認為的確如此, 然而我們缺乏國際的相關知識與資訊只是「結果」而已,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對跟台灣無關 的事都沒有什麼興趣,咱們是個不想往外頭看的小海島,要看也只喜歡看別人怎麼賺錢而 已。 雖然我們有很多菲律賓的外勞,但是很少人知道菲律賓的國語不是英語,是「塔加洛語」 ,但名字大多是西班牙文;很多人以為沙烏地阿拉伯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同一個國家, 當然也就搞不清楚阿布達比跟杜拜之間的關係。凡此種種多不勝數,雖然看起來只是個別 的知識,但是重點是我們並沒有想要獲得對於某個外部國家或事件的完整資訊,我們可以 對某些國家不熟悉,這未必叫做沒有國際觀,但是當我們對其他所有的國家都沒有好奇心 ,這就成問題了。 說完了我的看法,劉總編又問我這種雜誌要怎麼走通路,例如放便利商店怎麼樣呢?我直 接說:「當然不行!」不要說門檻較高的超商通路了,連一般連鎖書局恐怕都很吃力,真 正要賣得動的恐怕只能走獨立書店一類的管道,因為會逛這種書店的人、會開這種書店的 老闆,本身都是比較有可能喜歡這一類刊物的人,然而這樣卻又有佈點太少的問題。 我後來也過去允晨那邊,跟《陽光時務週刊》在台灣的市場推廣主任相談,又說到這本刊 物在香港一定比在台灣吃香很多,雖然台灣的人口比香港多很多,但是這刊物放在架上, 就算封面是自焚的藏人,也一樣不會有太多人想主動翻閱,而「主動探尋」與「被動接受 」,便是台灣人和香港人對於中國民主化在關心方式上的差別,也決定了這本刊物在兩地 的銷路。 果然,這位劉小姐告訴我,在台灣這本刊物的銷售量只是香港的零頭,在香港是期期熱銷 ,在台灣卻連通路都不太上得去。現在唯一還肯放《陽光時務週刊》的通路是金石堂,當 然位置都很差,不時還會放在其他刊物後面,甚至要用問的才會提供。 其實我不用問也知道結果會如此,就跟允晨文化推出的幾本「中國暢銷書」一樣,都是香 港人和大陸人(到香港去)買,我問過很多出版同行,像是鐘祖康的《來生不做中國人》 、劉曉波的《大國沈淪》,完全都沒有人讀過,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就連劉曉波得到諾 貝爾和平獎的期間,前一年出版的《大國沈淪》該會成話題書吧?也沒有,這些都不干台 灣人的事! 告別允晨的櫃位之前,我買了本《陽光時務週刊》,搭車回家的一路上細細閱讀,直到在 家中從頭到尾看完每個單元。我要說,人家在香港會熱賣是有道理的,這不是一本堆砌時 事資訊的刊物而已,像我買的這本第38期,談的正是南方周末事件。 我算是很有在網路上關心這個事件的人了,還會自己去google資訊、找論壇來看,但是這 一期裡頭很多細節卻是我不知道的。而且我要稱讚他們的執筆者,雖然反共的立場鮮明, 但是下筆都能盡量不用情緒化的字眼,而是把事件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讓讀者用自己的 眼睛去看,如果有一些口號標語式的文字出現,甚至還有讀者會投書來指責不應該流於煽 動性作風。 再說到單元內容,我沒有看到任何一篇稿子是為了填版面而寫的(幹過出版的就知道這是 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當然更不要講會有廣編(也就是置入性行銷)。國際篇花了六頁 ,找了三個人來寫緬甸改革,深入淺出的程度讓我訝異,其中有許多一般媒體不可能看到 的面向,例如翁山蘇姬踏入國會後如何瞻前顧後,甚至也開始挑媒體發言,不願面對少數 民族。 我要說,這是一本「有大視野、有好奇心」的刊物,但是很遺憾的,我想不出來台灣有什 麼類似這樣的刊物。 跟我相熟的朋友或許會知道,我這人其實很多時候立場是很偏右派的,甚至政治立場上常 會被認為比較偏藍一些。我不欲在此為這種粗略的劃分多做解釋,我要說的是,即使是我 ,看這本刊物也覺得有不少收穫,亦不致於感到不耐。 事實上,我認為不論你認為自己是左派是右派、是藍的還是綠的、台灣該不該獨立……都 應該好好正視中國這個國家,不要以為北京和上海就是中國,不要以為全中國的人民都充 滿奴性,不要只看我們媒體所報導的「經濟的中國」。 像是《陽光時務週刊》這一類的刊物或訊息,我們可以看了以後講些不同的意見(尤其台 灣和香港情況不同),但是如果連基本的好奇都沒有,那麼就不是左右或統獨的問題了, 照我前頭說的,甚至可能是根本不想關心這個世界。 可嘆的是,我想起在書展時,我對劉小姐說的話:「這本刊物想要在台灣多賣,可能無法 直接用香港的版本。你們得要重出一個台灣版的,找漂亮一點的圖,放大一點的圖、放少 一點的字,然後刪掉幾篇文章,讓內容簡單一些。畢竟我們很多人沒有辦法一次吸收太多 的資訊,一次給太多東西會難以接受,所以你們最好走『文青風』,圖要美美的、篇幅要 寬鬆,讓人覺得拿著就可以『有感覺』,最好能有『看這個感覺好有人文素養』的質感。 」 聽來很誇張嗎?但是即便我現在仔細看過了這本刊物,肯定它的內容,我還是會做一樣的 建議。 記得前頭我說過,在群學出版社的櫃位我買了本《哲思之樂》(The Joy of Philosophy )嗎?作者Robert C. Solomon是我之前就聽過的哲學家,雖然風評不錯,不過我之前沒 看過他的書。 這本書讀來頗合我脾胃,作者言之有據而旁徵博引(但不會陷於賣弄),而且不論是分析 或歐陸的哲學人應該都讀得下去,書後還有一篇談「分析哲學毀了哲學嗎」,觀點挺有趣 的,譯筆也是穩健清晰,顯然下過不少功夫。 好奇之下,我翻開版權頁,這本才一版一刷。我問工作人員是否有再刷過,是否剛好只是 我拿到第一刷剩下的那批。答案當然是沒有,出版了兩年多,就是一版一刷,我心裡猜, 搞不好以後也沒有再刷的必要了。 然而我走到另一家大出版社,《超譯尼采》依舊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翻開版權頁看看,出 版才滿四個月,四十五刷。 歡迎光臨真實世界,這裡是台灣。 (本文轉載自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 喜好閱讀的文字工作者,現任職於出版業,與多家出版社合作擔任特約工作。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mj1123 (1.162.45.207), 時間: 02/06/2013 00:26:36 ※ 編輯: ymj1123 來自: 1.162.45.207 (02/06 00:27)

02/06 00:44, , 1F
完全正確的事實,這就是台灣
02/06 00:44, 1F

02/06 00:58, , 2F
這就是台灣
02/06 00:58, 2F

02/06 01:28, , 3F
真精闢的分析,大推~!
02/06 01:28, 3F

02/06 01:30, , 4F
到底是什麼造成台灣人變得那麼瑣碎,對別人的事務事不關己的模
02/06 01:30, 4F

02/06 01:31, , 5F
樣呢?
02/06 01:31, 5F

02/06 05:47, , 6F
香港回歸後關心政治的書籍和雜誌才漸漸抬頭,不然以前
02/06 05:47, 6F

02/06 05:47, , 7F
香港和台灣的書刊出版狀況都一樣,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02/06 05:47, 7F

02/06 05:49, , 8F
有人不知道香港八卦書刊和腥羶雜誌的風氣如何?
02/06 05:49, 8F

02/06 05:53, , 9F
超譯尼采在香港也賣得不錯好嗎...
02/06 05:53, 9F

02/06 05:54, , 10F
哲學的書在香港就賣得比較好?
02/06 05:54, 10F

02/06 05:57, , 11F
對別人的事漠不關己但八卦板每天可是很熱鬧的喔
02/06 05:57, 11F

02/06 06:00, , 12F
書的質感和編排本來就是賣點之一,國外還有人專門以設計
02/06 06:00, 12F

02/06 06:00, , 13F
書腰為生的耶
02/06 06:00, 13F

02/06 06:00, , 14F
而且還上了TED大談自己的創作概念
02/06 06:00, 14F

02/06 06:01, , 15F
書本來就不該侷限在糊成一團的文字上,這是我的想法
02/06 06:01, 15F

02/06 06:08, , 16F
麥可桑德爾教授的書在台灣也是大賣...大家都很關心啊
02/06 06:08, 16F

02/06 06:09, , 17F
我覺得完全就是台灣人就是追求潮流,優秀的出版社可以
02/06 06:09, 17F

02/06 06:10, , 18F
努力製造一股潮流.想鑽錢的就出一些翻譯小說最快
02/06 06:10, 18F

02/06 08:45, , 19F
台灣人不買電子書主要是電子書的選擇不多吧,這是雞生蛋蛋
02/06 08:45, 19F

02/06 08:45, , 20F
生雞的問題.我很愛書,但買書可不一定以紙本書優先,像是最
02/06 08:45, 20F

02/06 08:46, , 21F
近一本爬出窗外消失的百歲人瑞亞馬遜暢銷書,紙本要快七磅,
02/06 08:46, 21F

02/06 08:47, , 22F
電子書只要二十便士,十塊台幣都不到,這連考慮都不需要就按
02/06 08:47, 22F

02/06 08:47, , 23F
下去買了
02/06 08:47, 23F

02/06 08:52, , 24F
答案很簡單,因為台灣只想當自己,我們自認文化獨立於中國
02/06 08:52, 24F

02/06 08:52, , 25F
對中國跟香港的事務自然漠不關心。
02/06 08:52, 25F

02/06 08:55, , 26F
媒體都被壟斷,以後有書念可能就該偷笑了.
02/06 08:55, 26F

02/06 09:09, , 27F
八卦版是很熱鬧但是很多人都是在酸啊~
02/06 09:09, 27F

02/06 11:05, , 28F
我不太懂為何最後要提超譯尼采,這本書不好嗎?
02/06 11:05, 28F

02/06 11:08, , 29F
兩個字,"不好"。
02/06 11:08, 29F

02/06 11:42, , 30F
台灣人真的很不國際,看起來很開放,和全世界都有往來,
02/06 11:42, 30F

02/06 11:42, , 31F
可是大家卻一點也不想關心這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
02/06 11:42, 31F

02/06 11:43, , 32F
所以新聞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只有八卦和流行
02/06 11:43, 32F

02/06 12:40, , 33F
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的 不過我個人倒是很喜歡國
02/06 12:40, 33F

02/06 12:41, , 34F
際上的東西 反而對台灣跟中國的文化漠不關心 很慚愧
02/06 12:41, 34F

02/06 13:47, , 35F
check 同作者有寫關於超譯的[介紹] 可以看看
02/06 13:47, 35F

02/06 15:03, , 36F
推一個 我也認為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的關心僅限於旅遊、經
02/06 15:03, 36F

02/06 15:04, , 37F
商、奇聞軼事 關心中國政治的人大抵也是替自己的藍綠統
02/06 15:04, 37F

02/06 15:05, , 38F
獨價值辯護 對中國的教育、社會問題等幾乎毫不關心
02/06 15:05, 38F

02/06 15:10, , 39F
國際化跟大陸...
02/06 15:10, 39F

02/06 15:36, , 40F
稍微有內容的雜誌我推大誌 其他真的都很功利導向...
02/06 15:36, 40F

02/06 19:18, , 41F
請問那個國家是很國際化的代表?具體的表現是什麼?
02/06 19:18, 41F

02/06 19:19, , 42F
所以國際化要關心到怎樣的程度才叫國際化?要關心多少個
02/06 19:19, 42F

02/06 19:19, , 43F
國家才叫國際化?
02/06 19:19, 43F

02/06 20:49, , 44F
新加坡就很國際化,他們直接面臨到國際人才的競爭
02/06 20:49, 44F

02/06 20:49, , 45F
還有不要討論無聊的定義問題嗎,所有人都知道台灣人大部分
02/06 20:49, 45F

02/06 20:49, , 46F
都對國際事務很冷漠
02/06 20:49, 46F

02/06 23:17, , 47F
回上面幾樓 這作者恨死超譯尼采囉
02/06 23:17, 47F

02/07 00:18, , 48F
台灣人有島民思想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會關心的人就是會
02/07 00:18, 48F

02/07 00:19, , 49F
關心,不會關心的人自然就不會去接觸囉。
02/07 00:19, 49F

02/07 01:21, , 50F
原來是降謝謝解惑!
02/07 01:21, 50F

02/07 01:50, , 51F
看看最近的臥軌事件就很明顯了嗎 月台上月台下2個世界
02/07 01:50, 51F

02/07 01:51, , 52F
事不關己的乘客甚至破口大罵 明明長遠來看這是牽動大家的
02/07 01:51, 52F

02/07 01:51, , 53F
但只要短期眼前與自己利益無關 台灣人不只冷漠還反過來咬
02/07 01:51, 53F

02/07 01:52, , 54F
受害者
02/07 01:52, 54F

02/07 02:02, , 55F
短視近利
02/07 02:02, 55F

02/07 02:03, , 56F
國小時老師就說台灣人是一盤散沙,現在仍然是一盤散沙
02/07 02:03, 56F

02/07 02:56, , 57F
其實不只台灣人 美國人也不太關心其他國怎樣啊 當然國際怎
02/07 02:56, 57F

02/07 02:57, , 58F
樣很重要 但眼前台灣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社會問題
02/07 02:57, 58F

02/07 02:58, , 59F
經濟問題 甚至是主權問題 但這些看國際怎樣怎樣也不見得能
02/07 02:58, 59F

02/07 02:59, , 60F
解決 讀書風氣跟國際化等等問題不該全部混在一起談 台灣人
02/07 02:59, 60F

02/07 02:59, , 61F
不是一團散沙 會讓你這樣覺得這是我們的教育把我們變成這
02/07 02:59, 61F

02/07 03:00, , 62F
樣的 這不是我們該關心的嗎 但經濟不好誰又有空管教育
02/07 03:00, 62F

02/07 03:01, , 63F
我們可以從國際其他國家的經驗找答案 但一直批評自己的同
02/07 03:01, 63F

02/07 03:02, , 64F
胞 不如去多看一本書 想想解決辦法
02/07 03:02, 64F

02/07 13:01, , 65F
看BOOK版討論的文章就知道程度了 根本不易外
02/07 13:01, 65F

02/07 13:02, , 66F
只會討論熱賣書。但是熱賣書通常不是好書
02/07 13:02, 66F

02/07 13:02, , 67F
還有推文推薦的一些書。有些根本廢到不行,講出來給人笑
02/07 13:02, 67F

02/07 20:20, , 68F
書版還好吧 蠻多不是暢銷書的討論啊 很多人出社會就不看書
02/07 20:20, 68F

02/08 10:41, , 69F
為什麼超譯尼采會賣這好的原因 原po有了解過嗎??太偏頗
02/08 10:41, 69F

02/11 10:13, , 70F
不看電子書還是有很多人看實體書.兩則沒關係..
02/11 10:13, 70F

02/11 10:13, , 71F
電子書攤位根本只是展示show girl你沒認真逛書展吧..
02/11 10:13, 71F

08/12 20:21, , 72F
獨價值辯護 對中國的教 https://muxiv.com
08/12 20:21, 72F

09/14 21:04, , 73F
看看最近的臥軌事件就很 https://daxiv.com
09/14 21:04, 73F

11/06 16:33, , 74F
台灣人有島民思想又不是 https://noxiv.com
11/06 16:33, 74F

12/31 03:10, 5年前 , 75F
//noxiv.com https://muxiv.com
12/31 03:10, 75F
文章代碼(AID): #1H4JA-KA (book)
文章代碼(AID): #1H4JA-K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