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陸圖書跟風炒作嚴重! 林書豪10萬字傳

看板book作者 (打馬小蝦兵)時間12年前 (2012/04/15 14:5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據新華網等媒體不久前報導,遼寧各地中小學生開學之際,大小書店及學校周邊文具店抓 住時機,上架的教輔書銷售火爆。知情人曝教課書『最快三天編出一本』,錯誤百出,質 量難以保障。 今(2012)年年初,在美國NBA當紅華裔球星林書豪紅遍全球時,他也正遭受著大陸出版界 一場聲勢浩大的『濫造』。據《合肥晚報》日前報導,從3月中下旬開始,大陸出版社計 劃集中推出十幾種林書豪的傳記、寫真集與成功學書籍,而這些圖書作者大多沒有真正採 訪過林書豪。其中一本名為《林書豪!從哈佛到全明星》的書,洋洋灑灑10萬字,據說作 者僅用10天就寫完,這裡面還算上了出版社排版校對的時間。 跟風出書現象並非個別。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透過之意)題客網、民意中 國網與新浪網,對15744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9.0%的公眾痛感當前出版社出書跟 風炒作現象嚴重,其中27.8%的人認為『非常嚴重』。調查中,20.5%的受訪者經常買書, 49.7%的人有時會買書,27.8%的人很少買書。 為何跟風書越來越多 湖南衡陽市民陳春鳳去(2011)年懷孕時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寫得不錯,讓親戚 代買一本。結果她發現,買回來的書上多了『大全集』三個字。後來她去書店時看到,和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名字相近的書籍有許多種,有的書在版式上都幾乎一模一樣。從那 之後,她買書時養成了一個習慣——將作者、出版社及版式都記得清清楚楚,以防止再買 到跟風書或盜版書。 資深圖書策劃人、北京出版人沙龍發起人張振忠告訴記者,當前大陸出版行業中跟風問題 非常嚴重。以家教類圖書舉例,近幾年,家教類圖書中的跟風出書問題主要集中在媽媽教 育、性別教育及哈佛教育等幾大主題上。其中,媽媽教育源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 ,現在市面上跟風書籍不下8種;性別教育源於《男孩窮養,女孩富養》一書,目前跟風 書籍不下50種;而哈佛教育則源於《哈佛家訓》一書,跟風書籍不下50種。 為何出書跟風問題嚴重?調查中,62.8%的受訪者認為根源在於『出版社追求利潤最大化 』,51.2%的人認為是由於『中國出版界缺乏原創性』,46.0%的人認為原因是『一般圖書 沒利潤,暢銷書才賺』,38.5%的人覺得是因為『出版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36.8%的 人認為是由於『著作權保護制度不健全,存在容易被利用的模糊地帶』,30.5%的人將原 因歸結為『當前出版市場競爭激烈且無序』,29.7%的人覺得原因是『出版社迎合公眾胃 口』。 書評人韓浩月指出,出書跟風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利益驅使。跟風出版『創作時間』短,出 貨和銷售速度快,並且銷量平穩,相對而言風險較低。跟風有利於降低包括宣傳在內的各 項成本。由於這些原因,跟風出版的短期效益不僅吸引實力不強的出版社,也讓一些實力 較強的出版社半遮半掩地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韓浩月說,有需求才有市場,部分讀者熱衷購買熱點暢銷書也是原因之一。此次調查也顯 示,77.7%的受訪者表示會去購買跟風書。中國編輯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大 學資訊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羅紫初教授認為,出書跟風問題是社會環境、出版體制、出版 者三方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當今社會人們心態浮燥,人不願靜下心來做學問、搞原創;其次,出版社管理體 制和運行機制的改變使出版企業與員工面臨的經濟壓力加重,許多出版社為了完成經濟指 標主動走上了盲目跟風的道路;此外,當前許多出版從業者缺乏進行出版策劃所需的知識 與能力,特別是缺乏創新思維,他們只能被動跟風。』羅紫初說。 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曾表示,當前我國對著作權的保護力度不夠,也是 造成出書跟風問題日益嚴重的重要原因。現有的著作權保護存在容易被利用的模糊地帶, 單獨的書名不在著作權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書名相似或雷同一般不違法。此外,即便目 前書的版式是受著作權保護的,但受害人在索賠時還存在舉證難等問題。 公眾票選最信任的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居首 出書跟風愈演愈烈會帶來哪些問題?調查中,受訪者首選『讀者會對書籍失望,甚至反感 』(56.8%),其次是『將會引發出版市場的不良競爭』(47.3%),排在第三位的是『降低讀 者對出版社的信任度』(47.2%)。其他還有『在資訊化時代中,書籍的生存將會更加舉步 維艱』(47.0%)、『降低書籍原創者的積極性』(45.7%)、『導致經典書籍越來越少』 (42.9%)。 『出書跟風是對出版業資源的巨大浪費。』張振忠指出,在中後期加入跟風的作品往往收 益不好,最後只落得堆在書庫,等待兩塊錢(以人民幣計價)一本被賤賣的命運。羅紫初表 示,出書跟風現象愈演愈烈不僅將影響出版業的內容創新,降低出版產品質量,嚴重影響 出版效益的實現,還會無法滿足讀者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降低出版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跟風出版不僅損害出版業的文化形象,讓出版業變成即便沒文化也能做得風生水起的山 寨行業,最終還會讓讀者對傳統出版喪失信心。』韓浩月指出,倘若傳統出版不能發揮嚴 謹的出版態度、高質量文字、領先的策劃創意、長期的出版經驗及龐大的作家資源等優勢 ,掉進跟風出版的漩渦,在當前紙質書的生存本就艱難的時期,只會讓大家對傳統出版社 更加失望,從而更加遠離紙質書籍。調查顯示,時下42.9%的受訪者在買書時會挑出版社 ;63.2%的人坦言當前值得信任的出版社並不多。 在給出的全國著名出版社中,沒有一家出版社的公眾信任率超過50.0%。具體而言,排在 前五名的分別是『人民文學出版社』(47.0%)、『三聯書店』(37.5%)、『清華大學出版社 』(35.2%)、『商務印書館』(34.8%)、『北京大學出版社』(31.2%)。 其他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8.0%)、『中華書局』(20.4%)、『人民郵電出版社』 (19.5%)、『上海譯文出版社』(17.1%)、『鳳凰出版傳媒集團』(11.0%)、『作家出版社 』(10.6%)、『長江文藝出版社』(8.8%)、『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7.9%)、『華夏出版 社』(7.7%)與『中信出版社』(6.3%)等。其中,6.5%的人表示對所有出版社都不信任。 文化是出版的根,沒有文化的書等於沒有靈魂的軀殼 怎樣才能減少出書跟風現象?調查中,57.4%的受訪者希望完善現有著作權保護法律法規 ;46.4%的人建議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44.9%的人呼籲出版社將『內容為王,原創至上 』擺在首位。受訪者的其他建議還包括『出版行業內部組織加強引導與監督』(43.8%)、 『提高出版從業人員的素質』(37.2%)、『對於粗製濫造跟風書籍,讀者給予抵制』 (32.3%)、『提高民眾鑒賞力』(28.8%)等。 張振忠表示,當粗製濫造的跟風書達到臨界點,跟風者就會得到市場的懲罰,跟風行為也 會終止。因此,目前出版市場不需過多干預,但需要進行適當引導,特別是政府應盡快完 善相關法律法規,詳細界定『跟』的標準和規則,預防和懲治『跟風出版』的過當行為。 張振忠建議出版行業自身應形成創新風氣,以創新為榮。各出版單位應制定科學的出版規 劃,限定『跟風圖書』的出版數量比例,同時提升創新能力。負責圖書出版的人員除了練 好基本功外,還應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專業型』編輯往『雜合型』編輯轉變。 『出版的浮躁之風不可長。』知名作家李鳴生認為,每一個圖書出版從業人員應學會在金 錢面前堅守行業操守與底線,用長遠的眼光去做更長生命力的書籍。『書是用來傳人的。 它不是曇花一現,不是過眼雲煙,更不是短命垃圾。出版業要對得起讀者,對得起後人! 』 『對於出版來說,經濟只是手段,文化才是目的。』中國出版界前輩劉杲認為,出版產業 的關鍵在於內容,根基在於文化。文化是出版的根、出版的命,沒有文化的書,等於沒有 靈魂的軀殼。 http://www.nownews.com/2012/04/12/91-2803800.htm#ixzz1s5cfTRqG 台灣也差不多,書店走一趟就知道了,什麼林書豪成功學、林書豪傳奇、...... 最討厭跟風書了,還要砍一堆樹,結果浪費一堆紙張居然是出版一堆垃圾。 http://ppt.cc/QEVO -- 岳父,別這樣,被岳母看見了不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198.245.225

04/15 23:01, , 1F
林書豪送給年輕人的十二份禮物,我猜內容跟賈伯斯差不多
04/15 23:01, 1F

04/18 15:48, , 2F
因為台灣人愛湊熱鬧
04/18 15:48, 2F
文章代碼(AID): #1FYd5dQz (book)
文章代碼(AID): #1FYd5dQz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