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沒看過文學名著前,適合讀文學解析書嗎?

看板book作者 (沒有個性的人)時間14年前 (2010/01/31 19:5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RLin (NONE)》之銘言: : 是這樣的, : 我之前跟圖書館借來了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 : 雖然不能說不愉快啦, : 但是在看正文時, : 翻了十幾頁, : 我發覺我為了「想起這個人是誰」而往前翻了幾次。 : 為此, : 我開始質疑是不是要先看過這本書所提到的書, : 再來回頭看會比較好。 : 〈同樣的問題讓我將「小說的藝術」擺放在書架上三年之久、 : 不敢碰「普通讀者」〉 如果不是為了研究目的的話,多讀讀本身就有創作經驗的作者對文本的解析或詮釋, 我個人覺得是不錯的,至少不至於像有些正經八百的學院派評論,會壞了讀者對文學 的胃口,尤其是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艾柯這類型的作者,既有創作經驗,又有淵 博的學識,對於文本的解讀通常有出人意表的觀點,納博科夫的小說技術不用多說, 他的「文學講稿」自然也是這類創作者文論的系譜,這類型的文論多多少少都強調文 學本身的重要,特別重視讀者的位置,以及閱讀文學作品帶來的樂趣,當然,如果對 這些文論所提到的文本有先行接觸,再讀這些創作者文論,自然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但即使是沒有讀過文論中所提的文本,光是這些創作者們如何出入於古今中外的文 本,展示他們獨特的觀點與思維,已經非常的吸引人,更不用說可以從中認識更多也 許我們一生中都沒有機會接觸的文本與作者,畢竟時間有限,吾人不可能窮盡所有的 文本,能夠藉著這些本身就是讀書大家的創作者們,跟著他們的閱讀歷程與經驗,功 利一點來看,是一種時間的減省;放大視野來看,這些創作者文論本身就是最精采的 文學作品,它不只可以引領讀者到其它文本的奇異世界,它本身就構成了一座令人目 不瑕給的美麗花園,可以跟著這些作者作一趟美妙而華麗的文學旅行,正如卡爾維諾 曾說過的,沒有比作一個讀者更幸福的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252.189

01/31 21:42, , 1F
大推!!
01/31 21:42, 1F

01/31 22:58, , 2F
推!!!!!!!!
01/31 22:58, 2F

02/01 23:09, , 3F
感謝意見。
02/01 23:09, 3F

02/02 15:23, , 4F
02/02 15:23, 4F
文章代碼(AID): #1BPN08r1 (book)
文章代碼(AID): #1BPN08r1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