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biker ]
討論串[新聞] 內側車道汽機車混流 路權、交安兩難
共 5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39(9推 48噓 36→)留言93則,0人參與, 4年前最新作者fbi0072004 (史密森)時間4年前 (2020/02/17 08:31), 編輯資訊
3
0
1
內容預覽: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4347621. 內側車道汽機車混流 路權、交安兩難. 台北市試辦取消內車道禁行機車,遭質疑機車事故增多,路權和安全如何兼顧,市府陷兩難,除等評估結果出爐,學者也建議,一整條路最好是同一標準,有一貫性和連續性,不要標準不同。. 北市交工
(還有546個字)

推噓6(7推 1噓 1→)留言9則,0人參與, 4年前最新作者paul324 (冬城飛雪)時間4年前 (2020/02/17 13:39), 4年前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以同樣的邏輯,也可以說:. (因為道安條例的汽車實際上包含四輪和兩輪,為避免混淆,以下的"汽車"專指四輪). 1.機車駕駛人抱怨汽車穿梭在內側車道,車速快相當危險. 2.汽車行駛內側車道,會增加內側車道混合車流的程度,交通安全與車. 流混合呈正相關,混合高、交通安全的風險就更大. 結論:內側車道禁行
(還有38個字)

推噓5(5推 0噓 9→)留言14則,0人參與, 4年前最新作者phoenixzro (yooo)時間4年前 (2020/02/17 15:22),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假設車種分流可以提升安全為真. 以四線道為例,有一二三四車道,其中內側三四車道禁行機車. 那麼我們可以得知各車道有什麼車種. 車道一:汽車 / 機車. 車道二:汽車 / 機車. 車道三:汽車. 車道四:汽車. 再回到車種分流可以提升安全這件事情上. 無論怎麼禁行機車,機車一直都是在混流的情形. 而相
(還有87個字)

推噓1(6推 5噓 23→)留言34則,0人參與, 4年前最新作者orzmaster (哈榭爾)時間4年前 (2020/02/20 20:48), 編輯資訊
1
0
1
內容預覽:
就線形不連貫而已,再瞎掰啊。. 從公路總局到地方交通局的交通運管與交通工程並不符合專業,甚至大專院校專家學者的發言與作為也大多如此,當然,他們並沒有說出真正的理由,讓人有各種猜測也只是剛好。每當作為台灣統治當局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組織在談交通安全的時候,絕-對-不-要-相-信-他-們就是了,一切都是瞎
(還有731個字)

推噓8(12推 4噓 21→)留言37則,0人參與, 4年前最新作者orzmaster (哈榭爾)時間4年前 (2020/02/24 22:10), 4年前編輯資訊
0
1
1
內容預覽:
https://www.ptt.cc/bbs/car/M.1510393759.A.A14.html. 文章代碼(AID): #1Q1iUVeK (car). 設計層面就是NG的東西. 拿來作為政策全面使用. 把40年前原本正常的設計改掉. 然後這20年. 政府各部門對公路交通的業績檢討報告. 意思
(還有312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