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自行車廠商惡鬥?

看板bicycle作者 (mm)時間6年前 (2017/11/11 20:18), 6年前編輯推噓13(13061)
留言74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01的樓我沒有去看,我只是想補充一下這一篇而已 ※ 引述《incident (貴賓狗可愛:))》之銘言: : ※ 引述《loserfatotak (家裡蹲魯肥宅(T^T))》之銘言: : : 如題(づ′・ω・)づ : : 某個小惡魔論壇的兩棟大樓 : : 一開始是某店家說不賣某牌單車 : : 後來傳出另外一家自行車廠高層介入其中 : : 文章太多,懶得看完 : : 風向也很亂☻ : : 有沒有這件事的懶人包 : 先講 想看我個人的重點請end : t1000 大家都知道只是toray的一種碳纖布型號 t1000是纖維不是布 東麗不賣布,只賣纖維和預浸材,至少我一直沒聽業務說過 預浸材不是布,是布+樹脂,而且這個"布"如果是UD,學界還不稱他叫"布" : 碳纖布再和epoxy加熱加壓固化,做成一個sample : 然後去做拉伸就得到他的tensile stress : toray應該也是拿某種配方的epoxy弄出一塊碳纖維作拉伸測試吧 原文推文有說可以單純測T1000了,而是實上T1000的datasheet裡也列了 Filament Diameter 5um 纖維強度,可以測紗線,有種自動測試機德國的很好用 也可以測單絲強度,看要用MTS一台600萬的機種,或是大費周章用AFM測 : 重點誰知道東麗用啥米碗糕epoxy 所以隨便拿一種爛epoxy配t1000 就算疊層都一樣 : 也不會有相同的UTS(最大抗張強度 : 最直觀的測試應該無法當證據... : epoxy部分我也還在學,無法拿出來講... : 我個人猜拿一片碳布去做XRD可能分得出T1000 T800結構差異(不是單純照X光 用X光看順向 : 至於山姆說的電子顯微鏡如果真的是實驗室裡面那台,那光是弄sample就有的他忙哩 : 要把碳布拋光到500個原子厚度 : https://imgur.com/GrMa3cf
: 因為碳纖不能電解,只能用磨的 不是不可以,只是很麻煩QQ 不會麻煩,做超薄切片就好 如果太脆不好切,還可以用ION GUN,有錢的,就用FIB : 假設他錢很多,送去實驗室做完XRD或TEM後... : 實驗的結果是一堆倒置晶格,你在XRD和TEM上面看到的一個又一個點當然不會是原子 : 那些是X光或電子的向量...也就是晶體結構,你把他轉置後才會差不多是原子的排列圖樣 : 而且高分子擋在那邊,想要像金屬一樣看到很漂亮的繞射圖樣...不太可能 主要是順向的差異,順向的差異來自於碳化度,做2D XRD就一次搞定 : 我只想說,嘴半天不如... : 多努力賺錢買設備,充實自己的知識 : 自己沒空沒關係,可以請一些有專業知識的員工幫你做實驗 : 閒暇時間拿去騎車 遊山玩水 我覺得爽多了 : 在01戰那麼一大串我建議大家不要浪費時間去看... : 為什麼? 要戰學術就專心戰學術 要戰頂新就專心戰頂新 : 這邊戰學術,另一邊就拿頂新來坦 : 這邊戰誠信,那邊又搬法律出來 : 要不然就是 :這種牌子還有人要買? : 看完一篇還是不懂在戰什麼... : 還有好幾篇 算了 不看惹 : 重點: : 我覺得沒什麼好看的... 原文的樓我是沒去看,不過我也是覺得,路邊說唱的最好不要去戰學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13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510402727.A.94B.html ※ 編輯: yamaha8424 (111.253.131.74), 11/11/2017 20:20:00

11/11 20:24, 6年前 , 1F
所以真的想測似乎也不像幾位專家說的這麼難? @@
11/11 20:24, 1F

11/11 20:28, 6年前 , 2F
測試本來就不難 重點是你要拿甚麼東西去測 或者是
11/11 20:28, 2F

11/11 20:28, 6年前 , 3F
"測了 然後呢"的這種問題 才是最麻煩的
11/11 20:28, 3F

11/11 21:26, 6年前 , 4F
我忘了在哪看過影片 TIME 有用細紗編織的部件
11/11 21:26, 4F

11/11 21:27, 6年前 , 5F
那種細紗 是沒有預浸過的嗎?也不需要膠合?
11/11 21:27, 5F
我看不懂你的"細紗編織"是什麼,不過碳纖維出廠時就會包覆一層樹脂(上漿) 用途是整型/防斷紗/做為EPOXY和CARBON的介面補強 因為有上這層漿,所以編織的過程不會有問題 ※ 編輯: yamaha8424 (111.253.131.74), 11/11/2017 21:36:55

11/11 21:30, 6年前 , 6F

11/11 21:30, 6年前 , 7F
找到了
11/11 21:30, 7F

11/11 21:40, 6年前 , 8F
在我沒看過這影片前 都以為是一塊布 然後機台切割
11/11 21:40, 8F

11/11 21:41, 6年前 , 9F
割完之後塞進模子裡成型 XDD
11/11 21:41, 9F

11/11 21:43, 6年前 , 10F
有些是這樣做,例如安全帽
11/11 21:43, 10F

11/11 21:50, 6年前 , 11F
那TIME使用的碳纖紗 就已經預浸過了是嗎?
11/11 21:50, 11F

11/11 21:51, 6年前 , 12F
有些車廠拿整塊布 也是這樣編織出來 再去切割?
11/11 21:51, 12F

11/11 22:03, 6年前 , 13F
真的有辦法從某個碳纖成品驗出其中的某種"材料"?
11/11 22:03, 13F

11/11 22:08, 6年前 , 14F
成品是指車架、球拍或是安全帽之類的
11/11 22:08, 14F

11/11 22:14, 6年前 , 15F
FIB切一個TEM sample就要10幾萬 AFM也便宜不到那...
11/11 22:14, 15F

11/11 23:06, 6年前 , 16F
我在某機車討論區看過一個論點:摩擦力跟接觸面積無
11/11 23:06, 16F

11/11 23:06, 6年前 , 17F
關,所以不管輪胎寬度,摩擦力都是一樣大啊,重機
11/11 23:06, 17F

11/11 23:06, 6年前 , 18F
裝那麼寬的輪胎幹嘛?跟路邊說唱的戰學術就是這麼可
11/11 23:06, 18F

11/11 23:06, 6年前 , 19F
怕,理論亂用,然後叫你去推翻理論,你沒辦法推翻
11/11 23:06, 19F

11/11 23:06, 6年前 , 20F
的話他的歪理就是對的
11/11 23:06, 20F

11/11 23:13, 6年前 , 21F
用四輪的觀點,如果胎款沒差,那為何bmw要用到175這
11/11 23:13, 21F

11/11 23:13, 6年前 , 22F
種窄胎,為何性能車動則245、265甚至285這種寬胎,
11/11 23:13, 22F

11/11 23:13, 6年前 , 23F
性能胎要找到窄的還找不到勒
11/11 23:13, 23F

11/11 23:13, 6年前 , 24F
上面漏打,應該是bmw i3
11/11 23:13, 24F

11/12 00:04, 6年前 , 25F
推原po專業文。我自己問到的碳纖維輪組廠表示,他們
11/12 00:04, 25F

11/12 00:04, 6年前 , 26F
並無法從其他碳纖維成品逆向工程,回推出所有的原料
11/12 00:04, 26F

11/12 00:04, 6年前 , 27F
和製作方式。尤其是環氧樹脂,差一點關鍵成分比例就
11/12 00:04, 27F

11/12 00:04, 6年前 , 28F
差很多。還不如自己好好研發,買好材料。
11/12 00:04, 28F

11/12 00:13, 6年前 , 29F
你所有物性分析工具都只能看反應後的結果 無法逆向
11/12 00:13, 29F

11/12 00:13, 6年前 , 30F
反應前的成份
11/12 00:13, 30F

11/12 00:14, 6年前 , 31F
頂多看看碳纖維編織結構而已吧
11/12 00:14, 31F

11/12 01:32, 6年前 , 32F
一般車架是直接裁切預浸材,依角度放進模具疊層。Ti
11/12 01:32, 32F

11/12 01:32, 6年前 , 33F
me的做法依影片看是先把纖維紗束編織成筒狀套上內層
11/12 01:32, 33F

11/12 01:32, 6年前 , 34F
(一般做法是氣袋)再上樹脂進模具熱壓,或是使用真
11/12 01:32, 34F

11/12 01:32, 6年前 , 35F
空的熱壓法在熱壓初期開真空在模具中含浸樹脂之後保
11/12 01:32, 35F

11/12 01:32, 6年前 , 36F
持真空狀態熱壓。
11/12 01:32, 36F

11/12 02:23, 6年前 , 37F
time的工法,和BMC有相像,BMC比較早這樣做
11/12 02:23, 37F

11/12 09:39, 6年前 , 38F
Time不是自己做布嗎
11/12 09:39, 38F

11/12 09:47, 6年前 , 39F
套摩擦力公式確實是一樣,但是材料壓力太大崩了就沒
11/12 09:47, 39F

11/12 09:48, 6年前 , 40F
摩擦力了,然後抓地力還要包含輪胎黏性,動力機械當
11/12 09:48, 40F

11/12 09:49, 6年前 , 41F
然要做寬胎,不然起步瞬間抓地力不足就燒胎了
11/12 09:49, 41F

11/12 13:52, 6年前 , 42F
樓上認真了 其實nova只是要舉例 很多人誤用理論
11/12 13:52, 42F

11/12 13:53, 6年前 , 43F
不過 輪胎的抓地力就是摩擦力沒錯 如果沒有摩擦力
11/12 13:53, 43F

11/12 13:53, 6年前 , 44F
這種力量 輪子會像放在駐車架一樣 一直空轉
11/12 13:53, 44F

11/12 13:54, 6年前 , 45F
的確是輪胎越大 接觸面積越大 摩差力會越大
11/12 13:54, 45F

11/12 13:54, 6年前 , 46F
你所謂的攻勢有一個摩差係數 會隨面積改變
11/12 13:54, 46F

11/12 14:05, 6年前 , 47F
^^^^^^^^公式^^^^^...抱歉 更正一下選字XD
11/12 14:05, 47F

11/12 15:26, 6年前 , 48F
這還是要讓物理系的來解釋了,身為破爛路面載貨員,
11/12 15:26, 48F

11/12 15:26, 6年前 , 49F
我只知道輪胎打滑要增加載重XD
11/12 15:26, 49F

11/12 15:28, 6年前 , 50F
反正載太多太重,超出輪胎負荷就會磨損,汽機車那
11/12 15:28, 50F

11/12 15:30, 6年前 , 51F
些馬力大的跑車,起步輪胎那瞬間力道太大惹
11/12 15:30, 51F

11/12 15:33, 6年前 , 52F
若集中在小面積上,就像橡皮擦那樣會掉渣渣出來XD
11/12 15:33, 52F

11/12 15:46, 6年前 , 53F
滿想知道真正的專業人士來解釋啦...一知半解挺痛苦
11/12 15:46, 53F

11/12 16:03, 6年前 , 54F
我只是要描述那些人的套路而已,不用太認真阿
11/12 16:03, 54F

11/12 17:00, 6年前 , 55F
有能學到知識就會心癢啊XD
11/12 17:00, 55F

11/12 17:03, 6年前 , 56F
OH,剛才問了物理系的朋友,說摩擦係數是看材料本身
11/12 17:03, 56F

11/12 17:04, 6年前 , 57F
面積是影響整體摩擦力的大小
11/12 17:04, 57F

11/12 17:06, 6年前 , 58F
所以超出負荷疲勞斷裂的同時摩擦力也下降吧(我想的
11/12 17:06, 58F

11/12 22:36, 6年前 , 59F
你把摩擦力想得太複雜 有些是材料本身的問題
11/12 22:36, 59F

11/12 22:37, 6年前 , 60F
摩擦力簡單來講就是兩位體接觸會產生與運動方向
11/12 22:37, 60F

11/12 22:38, 6年前 , 61F
相反的立 至於造成變形破壞那算材料力學的問題
11/12 22:38, 61F

11/13 10:50, 6年前 , 62F
確實物理系的也跟我說那是材料系的專項,只是我想
11/13 10:50, 62F

11/13 10:50, 6年前 , 63F
跑車胎加寬是否是為了應付變型破壞的原因,雖然這邊
11/13 10:50, 63F

11/13 10:51, 6年前 , 64F
是單車板...,但是單車也常有人在說公路車太細沒有
11/13 10:51, 64F

11/13 10:52, 6年前 , 65F
抓地力低的問題,但是就使用上來說單車的我還沒碰過
11/13 10:52, 65F

11/13 10:52, 6年前 , 66F
前輪鎖死打滑,我的G5倒是很容易鎖死前輪傾倒...
11/13 10:52, 66F

11/13 10:53, 6年前 , 67F
可能我機車用的胎沒有單車好吧,哈哈....
11/13 10:53, 67F

11/13 11:18, 6年前 , 68F
容易鎖死前輪是煞車技術要練
11/13 11:18, 68F

11/13 11:20, 6年前 , 69F
不要一直鑽這種牛角尖,沒意義
11/13 11:20, 69F

11/13 11:49, 6年前 , 70F
反正我已經從朋友的物理系朋友那得到答案了~
11/13 11:49, 70F

11/13 11:49, 6年前 , 71F
至於討論區認不認真嘛...還是打哈哈好了
11/13 11:49, 71F

11/13 12:44, 6年前 , 72F
一個複雜的系統會有很多變因,怎麼可能只用摩擦力去
11/13 12:44, 72F

11/13 12:44, 6年前 , 73F
想就會有答案
11/13 12:44, 73F

11/14 21:38, 6年前 , 74F
減少形變和增加散熱...
11/14 21:38, 74F
文章代碼(AID): #1Q1kgdbB (bicyc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1kgdbB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