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國內基層教練練球方向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The Point)時間1年前 (2022/07/18 01:31), 1年前編輯推噓12(13147)
留言61則, 9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ewayne (ec)》之銘言: : 那,只能說得看台灣的教練們,願不願意改變了... : 講到這個就讓我想到陳信安,當他還是現役的時候, : 每當他去美國後,回來裕隆比賽時,都會讓人懷疑陳信安到底會不會打球... : 當然一方面是裕隆不讓他打,另一方面是他自己說他「想太多」, : 想著要把國外學到的東西帶回來,想著跟大家打團隊籃球,然後就打成四不像, : 總是要到他放開來打,才會讓人感覺到原來他會打球阿... 這部分就像 塔克老師一樣 在夢想家就他節奏跟大家不一樣 每次輸球戰犯都找他 結果太陽配上球商高的桑尼、Juju 完全解放塔克得分、助攻能力 看完日韓表現 對韓國可以說是投籃能力、身高差距+戰術思維不夠熟練、進步 對日本完全就是球商差距,雖然日本被伊朗虐,但台灣除非全部骰到六,不然也難打贏日 本 日本後場比中華隊矮,只有前鋒高一些(特別是渡邊外掛身高體能),中華隊被虐是整體 球商不足的展現 對應原文 信安、岱豪從美國帶回來的技能 要嘛被低籃球思維的教練限制、要嘛被裁判吹到哭 基層教練至少像許總一樣精進自己吧 基層教的跟職業不一樣 到國家隊又不一樣 最後只能看球員天賦 那鄉民當教練就可以了 防守、擋拆、快攻 誰不會喊 : 這意思是說,就算球員學了東西回來台灣打球, : 台灣的教練有沒有那個能力跟意願「用/教」球員? : 這怪籃協也沒用,該辦的訓練營、教練營也沒少辦, : 某位HBL的名教練基本上算是年年參加了,但看看上一篇的推文, : 那些推文指的是哪位HBL教練,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的~ : 總之,現階段能做的事,首先就是先正視自己的現狀, : 別總是在那幻想國際賽還能打個八、九名,結果現實卻是在打十三、十四名的。 : 正視自己現在就是那個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的, : 才會知道現在到底是要改進,還是就擺著給他爛。 : 其次就是既然有了職籃,不管是一個、兩個、三個, : 從球團到球迷都應該要有對於「職業運動」的認知, : 但現在卻是有一群人對於「職籃」的認知就是「行銷讓我看個爽,管你國際賽去死」, : 而且這群人聲量還不小。 : 這對球員不會有任何幫助,這種認知就該盡快消滅, : 千萬不要過幾年就重現髮膠聯盟的盛況。 : 三者就是清楚思考自己的定位, : 該投資的就投資, : 想做公益就去做公益,想當國內王就去當國內王,想拼國際名聲就去拼國際名聲。 : 不管是球員或教練都需要換腦袋,尤其是教練們需要智慧去教、去引導球員。 : 一直放著陳信安在場上「想太多」,那就是裕隆教練團的錯。 : 球團跟球員願意投資讓技術成長,也要教練們願意用、知道怎麼用。 : 但目前看起來,好像也沒幾個教練能作到這樣。 : 球員們也不用在那「因為心態改變了」, : 職籃又不是鐵飯碗,先想清楚自己想拼個啥定位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202.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58079079.A.E19.html

07/18 01:36, 1年前 , 1F
你怎麼會覺得跟日本的差距只在球商,哪來的自信?
07/18 01:36, 1F

07/18 01:38, 1年前 , 2F
都輸好幾場40分了...日本只贏在球商?搞笑嗎
07/18 01:38, 2F
當然動作也輸很慘 但就這次亞洲盃 差距最大看起來是球商、體系差距影響最大 ※ 編輯: abc3268 (49.217.202.174 臺灣), 07/18/2022 01:48:22

07/18 01:47, 1年前 , 3F
會不會也有可能是下面這樣,基層教練或許大部分也有
07/18 01:47, 3F

07/18 01:47, 1年前 , 4F
在精進自己,但在學生層級贏球最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是
07/18 01:47, 4F

07/18 01:47, 1年前 , 5F
未來職業甚至國際賽會用到的,就像考試作文好的學生
07/18 01:47, 5F

07/18 01:47, 1年前 , 6F
不等於會成為暢銷作家,那問題就來了,戰績=升學管
07/18 01:47, 6F

07/18 01:47, 1年前 , 7F
道,要不擇手段讓所有球員都有好學校唸,還是冒著戰
07/18 01:47, 7F

07/18 01:47, 1年前 , 8F
績差的風險讓球員提早準備更高層級,但又不是每個球
07/18 01:47, 8F

07/18 01:47, 1年前 , 9F
員都能上職業,用這個想法思考問題也不一定在基層教
07/18 01:47, 9F

07/18 01:47, 1年前 , 10F
練上
07/18 01:47, 10F
同意 就像籃球190就要打禁區、棒球天賦好就是投手+四棒,沒辦法 為了戰績、招生…

07/18 01:48, 1年前 , 11F
同意樓上想法
07/18 01:48, 11F
※ 編輯: abc3268 (49.217.202.174 臺灣), 07/18/2022 01:51:43

07/18 01:55, 1年前 , 12F
要改變樓上的狀況就需要職業聯盟、球團去挖掘更多
07/18 01:55, 12F

07/18 01:55, 1年前 , 13F
的蔡文誠這類球員,球隊成績不好,但還是可以進職業
07/18 01:55, 13F

07/18 01:55, 1年前 , 14F
拿高薪,之前台灣籃球員的目標多數就是為了保送上大
07/18 01:55, 14F

07/18 01:55, 1年前 , 15F
學,高中自然就以能在HBL贏球的方式訓練,而不是為
07/18 01:55, 15F

07/18 01:55, 1年前 , 16F
了之後能在職業舞台生存
07/18 01:55, 16F

07/18 01:57, 1年前 , 17F
現在台灣職籃如果能穩定發展,看會不會改變這樣的
07/18 01:57, 17F

07/18 01:57, 1年前 , 18F
生態
07/18 01:57, 18F

07/18 02:31, 1年前 , 19F
其實只要把"升學"這件事情解決,基層就會有明顯的
07/18 02:31, 19F

07/18 02:32, 1年前 , 20F
變化。例如中職開放高中生選秀後,雖然平鎮穀保還是
07/18 02:32, 20F

07/18 02:32, 1年前 , 21F
獨強,但是有越來越多中後段學校的好苗子被挖出來,
07/18 02:32, 21F

07/18 02:32, 1年前 , 22F
甚至受過大傷的或是機制跑掉的球員都能到中後段重新
07/18 02:32, 22F

07/18 02:33, 1年前 , 23F
來過,且教練也願意多為學生的未來規劃找想。另外,
07/18 02:33, 23F

07/18 02:33, 1年前 , 24F
家長也開始意識到球員目標要挑戰最高層級,所以會更
07/18 02:33, 24F

07/18 02:34, 1年前 , 25F
重視保護球員這一塊,甚至會讓球員去外面棒球學校加
07/18 02:34, 25F

07/18 02:35, 1年前 , 26F
強,用更科學化的方式提升自己實力,像今年就好幾個
07/18 02:35, 26F

07/18 02:35, 1年前 , 27F
選秀大驚奇,球員整體實力才會更往上提升。
07/18 02:35, 27F

07/18 04:25, 1年前 , 28F
我看超多台灣的訓練影片
07/18 04:25, 28F

07/18 04:25, 1年前 , 29F
很喜歡去教一些很華麗運球
07/18 04:25, 29F

07/18 04:27, 1年前 , 30F
nba會做的這麼順手 是基本的運球練超好
07/18 04:27, 30F

07/18 06:49, 1年前 , 31F
棒球選秀今年真的驚奇高中生相對不香了嗎?193cm &
07/18 06:49, 31F

07/18 06:49, 1年前 , 32F
147km U18代表也落選。180cm&149km 18歲一樣落選..
07/18 06:49, 32F
棒球才是真的強者生存 並且從基層改善技術 籃球教練實力完全跟不上世界

07/18 06:51, 1年前 , 33F
然後整場被選上的第一位哭。最後一位的孩子也在哭
07/18 06:51, 33F

07/18 06:57, 1年前 , 34F
最近榖保跟平鎮在次級盃賽(大概1.5軍)都被較差學
07/18 06:57, 34F

07/18 06:57, 1年前 , 35F
校球員翻掉比賽都有。對方投手是台南海事高一生之
07/18 06:57, 35F

07/18 06:57, 1年前 , 36F
類的驚奇。台南海事幾乎是第三級的學校了(32強以
07/18 06:57, 36F

07/18 06:57, 1年前 , 37F
後)。另外U18代表36名單還有出現羅東高工的球員。
07/18 06:57, 37F
※ 編輯: abc3268 (49.217.202.174 臺灣), 07/18/2022 07:07:03

07/18 07:17, 1年前 , 38F
學生比賽賽制上真的要做大幅度的更動,就像當年棒球
07/18 07:17, 38F

07/18 07:17, 1年前 , 39F
為了保護投手加上投球數限制的規定
07/18 07:17, 39F

07/18 07:19, 1年前 , 40F
當不能只靠跑跑跑 體能來贏球的時候 自然會去想辦法
07/18 07:19, 40F

07/18 07:19, 1年前 , 41F
找別的方式
07/18 07:19, 41F

07/18 09:18, 1年前 , 42F
高中算基層嗎 如果算的話 我記得松山跟南山的教練
07/18 09:18, 42F

07/18 09:18, 1年前 , 43F
都會去美國自費進修啊
07/18 09:18, 43F

07/18 09:38, 1年前 , 44F
樓上大大世界一堆教練或者都會找資源來交流。甚至
07/18 09:38, 44F

07/18 09:38, 1年前 , 45F
中國也是。但是真的走出來或者走成果還是很少。另
07/18 09:38, 45F

07/18 09:38, 1年前 , 46F
一種就是送孩子去海外取經這個也是。真正還是給靠
07/18 09:38, 46F

07/18 09:38, 1年前 , 47F
自己找出一個模式突破。美國籃球不是聖經。但他們
07/18 09:38, 47F

07/18 09:38, 1年前 , 48F
給你更需要讓你自研突破得想法而已。
07/18 09:38, 48F

07/18 09:39, 1年前 , 49F
就像我之前有提過找洋將來對抗同隊得還能分享經驗
07/18 09:39, 49F

07/18 09:39, 1年前 , 50F
技術。但是事實上還是提升有限。各國都是..整個改
07/18 09:39, 50F

07/18 09:40, 1年前 , 51F
變風貌很難。亞洲籃球我感覺改的最多就是日本跟菲
07/18 09:40, 51F

07/18 09:40, 1年前 , 52F
律賓
07/18 09:40, 52F

07/18 09:47, 1年前 , 53F
日本到了2010附近打球感覺還是像我們早期龍三柔巧
07/18 09:47, 53F

07/18 09:47, 1年前 , 54F
快類型。菲律賓就是美式拉風球。現在他們就都不是
07/18 09:47, 54F

07/18 09:47, 1年前 , 55F
07/18 09:47, 55F

07/18 09:53, 1年前 , 56F
也就是說 你可以拿來做實驗看看 適用性的原則。但
07/18 09:53, 56F

07/18 09:53, 1年前 , 57F
是球員在養成時期能否因材施教還是讓他們學會了後
07/18 09:53, 57F

07/18 09:53, 1年前 , 58F
能否自主成長都是很大的課題。譬如你用了球員也是
07/18 09:53, 58F

07/18 09:53, 1年前 , 59F
練了 但不見得馬上有成效。或者教了太多學生吸收消
07/18 09:53, 59F

07/18 09:53, 1年前 , 60F
化不下變成反效果?。這東西到高中要速成有時候也
07/18 09:53, 60F

07/18 09:53, 1年前 , 61F
很難。所以真的是很大一門學問
07/18 09:53, 61F
文章代碼(AID): #1Yr4TduP (basketballTW)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r4TduP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