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躲避球無法成為熱門運動?

看板ask-why作者 (不存在的騎士)時間12年前 (2011/10/06 03:51), 編輯推噓4(4013)
留言1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a001ou:接球是一個複雜且精密的動作哪可能任意去碰球 若要接強力的 10/05 23:35 : → a001ou:球 絕對要保持手指 手腕 手肘等靈敏性 而最第一線受到衝擊 10/05 23:36 : → a001ou:的就是手指 所以護具必須提供手指足夠的支撐力與緩衝 10/05 23:37 : → a001ou:但這樣的護具絕對會影響手指的靈敏性同時就跟著影響持球力 10/05 23:38 : → a001ou:持球力不足根本無法殺球 還是her有看過足以符合這樣情境的 10/05 23:38 : → a001ou:護具讓小弟知道 那就感激不盡了 一般手指的防護 通常是纏 10/05 23:39 : → a001ou:膠帶 為什麼? 就是為了提供手指的支撐力 但這類運動通常只 10/05 23:40 : → a001ou:需認真的握拳或維持某動作即可 但這在躲避球上根本行不通 10/05 23:40 : → a001ou:因為接球與殺球絕對都需要手指靈巧的配合 所以目前真有 10/05 23:41 : → a001ou:這樣的護具可符合嗎? 我目前持懷疑的態度 10/05 23:42   我們想像一種手套護具的規格:五指分開之手套護具,手指側面及背面皆以 硬質生牛皮包覆、掌心內襯6mm泡綿墊、並包覆橡膠指紋防滑墊,手指基於硬皮的 支撐力無法靈活彎曲,然而放鬆狀態下五指保有自然內曲的弧度,可將球置於其 上且指力大者亦可持球。   這樣的一種設計既可保護指關節(假設它可保護力度為A的殺球)又能讓使 用者保有殺球的能力。當然你質疑它不夠靈敏,它使平均的殺球力度(假設為B) 減弱。現在我們修改手套的設計,降低其防護力但增加靈敏度,你可以想像極端 情形就是普通的防滑羊皮手套。當手套更靈敏時,A會下降而B會上升,最後我 們會取得一個最佳的設計,這時A略高於B,既可保護大多數的球員又能盡可能 發揮殺球技術。事實上還有一些構造能防止手指往反方向折曲,如冰球手套背面 的緩衝塊,它也能在降低更少靈敏度的情況下增強防護性。   在這個問題裡,我並不同意作為你論述主體的「手指靈敏之必要性」,你彷 彿在說如果不能操作出如裸手殺球般精密的殺球,護具就不應該被使用;然而一 個實際上有理由流行的運動,即使選手的技術在護具下會受極大限制、或者護具 貴得一般人難以接觸,戴護具的比賽還是照樣舉辦。參加擊劍比賽的人沒有人喜 歡戴面罩的,又重又熱視線又不清楚又會破壞髮型,身後拉的電線也礙手礙腳, 這些設備基本上都妨礙了人們使用十九世紀以前最重要的防禦技術--閃身;現 代擊劍在歐美國家仍然流行、在台灣至少也還有固定的正式比賽,人們改用快速 的前進後退以及手部撥擋作為主要的防禦技巧。散打比賽,主要從國術的對練發 展出來,但戴上比賽規範的拳套(和拳擊手套類似)之後國術的抓拿扣技術完全 無法使用;雖然我不知道為何中華文化圈沒有發展類似國術選手參加的正式MMA 比賽,總之大部分想參與檯面上比賽的人還是去適應這樣的護具和規則。在這些 例子裡我們看到一些比較高危險性的運動在從原始型式進化到比賽制度時,人們 調整技術來適應器材,而不是說「不改變 or no」。如果人們真的想打躲避球, 當比賽規範要使用很硬的護手時,自然會出現增強指力以及單手套持球等訓練, 人們會適應在這種裝備下殺球。   所以我認為你「沒有專用護具是躲避球不流行的原因」此一主張是不對的。 我主張「躲避球不流行是沒有躲避球專用護具的原因」。 --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http://dejavu.blogdns.org/   騎士是種一旦失去存在的意義,就會崩解消失的東西  因此他們的一生總在追求著某些事物,以維持自己的存在 如果有了存在的理由,即使是一副空的鎧甲,也可以成為騎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75.180.198.48 (10/06 04:23)

10/06 14:15, , 1F
你的護具看起來無法持球阿 這樣的護具完全削減殺球威力
10/06 14:15, 1F

10/06 14:16, , 2F
接著就會有人質疑戴了這樣的護具根本殺不出球 那又何必用防
10/06 14:16, 2F

10/06 14:16, , 3F
護力這麼高的護具 文中提到的其他運動的護具跟躲避球護具
10/06 14:16, 3F

10/06 14:17, , 4F
有根本上的差異 擊劍面具事實上並不關鍵性的影響擊劍
10/06 14:17, 4F

10/06 14:18, , 5F
但躲避球手的護具則不然 另外當比賽規範很硬的護手時
10/06 14:18, 5F

10/06 14:19, , 6F
殺球根本沒威力 那請問這種無力的躲避球有誰要看要玩?
10/06 14:19, 6F

10/06 14:20, , 7F
所以躲避球才往巧固球的方向變形而不是往增加手上護具發展
10/06 14:20, 7F
  此一硬護手的舉例旨在造出一種極端情況,使AB兩項之曲線可以取得交會 點。又或者你認為只要存在任何形式有防護力的手套,殺球威力就會弱到使球類 比賽失去價值,所以該交會點必然是不能用的?  事實上人類只要拿球拍就能殺球了,即使其中大部分人都不會用球拍持球。 你如果覺得戴硬手套不能殺球,那是因為你並沒有練習過戴硬手套殺球的緣故。 很多人也覺得戴拳擊手套不能有效出拳。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75.180.198.48 (10/06 15:18)

10/06 17:02, , 8F
同意 hermitwhite 的看法
10/06 17:02, 8F

10/06 17:38, , 9F
球拍殺球跟投球是不同的東西吧
10/06 17:38, 9F

10/06 17:40, , 10F
躲避球精妙在於一樣是投球對方無法準確預測是殺球還是傳球
10/06 17:40, 10F
  那你對「戴上厚手套之後對方就能準確預測殺球和傳球」的論述為何?另, 你在此是否放棄了「戴上厚手套之後殺球會無力」的主張?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75.182.1.209 (10/07 13:02)

10/07 13:07, , 11F
其實我覺得殺球跟接球不能兩全其實根本不是問題
10/07 13:07, 11F

10/07 13:08, , 12F
真不能兩全,比賽就會逐漸讓每個人分工
10/07 13:08, 12F

10/07 13:08, , 13F
有負責接球的接球員、負責殺球的殺球手
10/07 13:08, 13F

10/07 13:10, , 14F
我覺得比起這個,世界各國的躲避球規則不同,才是主因吧?
10/07 13:10, 14F

10/07 13:12, , 15F
像台日兩地講躲避球就是只有一個球,但在國外可能很多顆
10/07 13:12, 15F

10/07 13:12, , 16F
又像小時候抱斃要出局,可是有些規則又不會
10/07 13:12, 16F

10/13 03:36, , 17F
同意h大+1 這種東西還這麼認真回 辛苦你了
10/13 03:36, 17F
文章代碼(AID): #1EZBK_tS (ask-why)
文章代碼(AID): #1EZBK_tS (ask-why)